第23章 太極拳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A+A-


    太極太極,一聽就是道教的東西。
    皇帝對吳曄層不出窮的手段十分歡喜,吳曄總是能給他貢獻一些新鮮有趣的事物。
    “愛卿能給朕演練一番那太極拳?”
    皇帝一副饒有興趣的模樣,讓吳曄多少有些感觸。
    這貨在許多事物上,都能看到他對生活的熱情……
    唯獨在當皇帝上,屬於爛泥扶不上牆。
    吳曄默默點頭,其他人給他退出一個小小的空間,吳曄沉肩放鬆,長吐一口氣……
    然後雙手畫圓,開始演練太極拳。
    他所演練的這一套,乃是後世融合,專注於表演的武術,十分好看。
    隻見吳曄時而快,時而慢,時而剛柔相並,時而猛然爆發,動作如雷……
    一時間,哪怕是那些對吳曄有意見的文臣,也不得不承認他演練拳法的時候,真的很好看……
    太極拳,這種新奇的【舞術】,與道教的陰陽之道,不謀而合。
    在這個時代,拳腳為主的傳統武術,並沒有登上曆史的舞台。
    民間習武,本就以刀劍為主。
    能用兵器,誰會願意專注隻能是附屬的徒手拳術?
    隻有到明清時期,朝廷從官方層麵禁武,刀兵受限的民間,才逐漸發展出燦爛的拳術文化。
    所以這些士大夫看吳曄表演太極拳,自以為是一種新奇的【舞蹈】,或者是一種類似五禽戲的導引之術。
    但隨著吳曄畫風一轉,太極拳開始快慢轉化,隱約多了幾分簡潔肅殺之意。
    吳曄的太極演練,從一開始偏向於套路的大開大合,變成原始太極拳剛猛迅捷……
    在動靜和剛柔之間轉化,又讓眾人看到了太極拳另外肅殺的一麵。
    “好……”
    隨著吳曄一番演練結束,宋徽宗首先拍掌叫好。
    “先生這太極拳,朕都想學!”
    “這太極拳來自何處?”
    麵對宋徽宗好奇的表情,吳曄隻是淡淡回了一句:
    “雷祖麾下,真武蕩魔天尊!”
    “是北極四聖的真武大帝嗎?”
    作為崇道之人,宋徽宗一口道出真武大帝的身份。
    北極四聖的信仰,以前朝尊奉北帝派,而尊奉四聖之首的天蓬元帥而聞名,後北宋開朝。太宗打壓和大唐李氏綁定太深的天蓬信仰,短暫信仰過北極四聖中另外一個神仙黑煞將軍……
    但真武信仰,是要數百年後,朱棣大興武當山才會逐漸為人所熟知,目前的他,隻是一個存在感相對不高的神仙而已。
    提起道教的一切,宋徽宗馬上不困了。
    “真武蕩魔天尊,不是北極紫薇大帝麾下?”
    “真武是北極驅邪院的一員,但同時也是雷部神祇,雷祖乃是雷部之主,所以同樣統禦真武……”
    吳曄的說法讓他宋徽宗更加感興趣了。
    道教的神仙體係,向來各有說法。
    因為這個宗教基本上從創立開始,就是山頭各立,每個門派對於神仙的理解不同,排位也要非要壓別人一頭。
    天師道奉老君,所以別的門派就要捧出一個靈寶天尊,元始天尊……
    後邊的道派,也是各尊各的,混雜不堪。
    吳曄走的是神霄派的路子,自體係然要完善後世影響深遠的雷部神靈體係,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做為雷部之主,怎麽強調都行。
    要知道宋徽宗也許在別的地方忽悠他可以,在道教上,沒有一點紮實的基礎是真忽悠不了。
    他隻是個昏君,並不是無能之輩。
    所以吳曄給他簡單解釋一下雷部,這個新奇的設定,讓他十分好奇。
    “難怪先生求雨比別人強,別人不知雷祖,隻求麾下雷神,哪有先生這般厲害?”
    “天尊乃是長生大帝下界之時,留下的一縷分身!”
    吳曄隨口編了一個身份,將雷祖和宋徽宗又綁定起來。
    一聽原來雷祖就是自己,皇帝喜笑顏開,就差被吳曄釣成翹嘴了……
    “真武與吾昔日下界之時,告我大帝下界應劫,乃是大慈大悲之事,隻是天機蒙昧,哪怕您也要忘記前世威德。
    所以真武傳下太極拳,是要讓微臣謹記,長生大帝下界,德行有餘,武功不足。
    就如這陰陽太極,孤陽不長獨陽不生,陰陽平衡,才是破劫之道!”
    吳曄一番話,皇帝聽著還沒什麽,旁邊的文臣已經怒目而視。
    宋得朝不正,太祖本來就是黃袍加身,造反稱帝。
    所以終宋一朝,對於武將的打壓,是刻在骨子裏的本能。
    取而代之的,是對文人前所未有的尊崇。
    吳曄但凡露出一點要平衡文武的意思,都能換來百官敵視。
    不過好在,他也就是一個妖道而已,在別人看來他就是隨口一提。
    “武力?”
    宋徽宗若有所思,吳曄將他的變化看在眼中,默默點頭。
    他不指望能一下子改變一個人,或者這個病入膏肓的王朝……
    能給這皇朝續命幾分,他都算對得起自己身上的香火供奉。
    他對宋徽宗的【養成】,從來就是潛移默化,種下心理暗示的種子。
    這一切,隻是剛剛開始……
    還遠不是生根發芽的時候。
    “先生的通真觀中,當有雷祖和真武蕩魔天尊之位……”
    宋徽宗輕描淡寫將關於武力的討論放在一邊,吳曄也沒有強求。
    仿佛這個所謂的【武力】,僅僅說的是太極拳本身。
    皇帝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趙構身上,就是這小子翻牆偷窺,卻惹出一段小風波。
    換成以前,也許他會責怪這個兒子。
    但今日他為吳曄辯解的樣子,卻讓皇帝多看他一眼。
    趙構生母韋氏原是宮女,因與徽宗寵妃喬氏結為“金蘭契”才獲臨幸。即便生下趙構後,韋氏僅封婕妤,長期未獲晉升,在後宮存在感薄弱。
    出身卑微的他,自然得不到皇帝的重視。
    但今天他那一番童言無忌,卻也幫自己在百官麵前出了一口氣。
    “九哥兒……”
    “父皇!”
    趙構見皇帝喊自己,趕緊躬身聽訓。
    “你今日衝撞了先生,朕本打算罰你,但先生似乎與你頗為投緣,那就你跟在他身邊學習吧!
    先生之能,你若能學得一二,以後也能為我分憂!”
    趙構的眼淚驀地流出來,卻不肯做聲,他低下頭,默默擦去眼淚。
    過了一會,他高聲喊了一句:
    “是,聖上!”
    他這番真情流露,不但出乎皇帝的預料,也觸動了他心中不曾觸碰的柔軟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