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豐亨豫大,警戒心

字數:4793   加入書籤

A+A-


    在反對聯金滅遼上,皇帝和鄭居中算是盟友。
    可是在造船上,鄭居中卻和他意見相左。
    這位老臣雖然並非那種剛正不阿的存在,但也有其正氣的一麵。
    可是當他將【正氣】撒在自己身上的時候,皇帝也不太好受。
    “鄭先生不懂!”
    趙佶麵色不善,去也不想跟鄭居中多言,隻是擺擺手,讓他不用說下去。
    蔡京將這一切看在眼中,低頭思索。
    他似乎看到了某些希望。
    “其實以我大宋國力,造區區幾艘小船出海,不過等閑之事!
    陛下有心完成先賢遺憾,迎回神農秘種,太宰何必掃興?”
    張居中動了動嘴唇,想要說有沒有神農秘種都不一定,可他話到嘴邊,就隻能咽回去了。
    吳曄雖然預言有功,讓人高看他一眼。
    可儒家之人,講究敬鬼神而遠之,對於神異之事一直半信半疑。
    但鄭居中還是將自己的意見埋在心裏,不再頂撞皇帝。
    因為他看到趙佶眼中的惡意,已經十分明顯。
    在他成為道君皇帝的路上,容不得半點意外。
    他歎氣,拱手,對皇帝服軟。
    這個小小的意外,一掃而空。
    大殿裏,有個人一直沒說話,就是早就回來的童貫。
    他聽著皇帝和鄭居中的對話,腦子裏想的卻是關於吳曄的部分。
    出海……
    這個吳曄也跟他想象中差不多,是不擇不扣的妖道啊。
    始皇帝出海尋仙藥的故事,他當然知道。
    在他看來,這就是當年徐福忽悠了皇帝,將大量的錢財和資卷走的政治遊戲。
    無論是多麽英明的君王,涉及到長生二字,都會變得不理智。
    始皇帝如此,他眼前這位皇帝一樣如此。
    趙佶有個【成仙】的夢,他們這些人都是站在趙佶夢想上吸血的人。
    吳曄鼓動皇帝出海,在出海的過程中,他也會得到巨大的利益。
    出海的人員,物資調動,還有各種規製,他這個通真先生理論上都能插手。
    尤其是,出海還需要道人隨行吧?
    這裏邊也存在巨大的利益。
    他偷偷看了蔡京一眼,這個巨大的工程,首先蔡太師就要咬上一口。
    蔡京能吃飽,自己怎麽也能分口湯?
    而至此,童貫對於吳曄的觀察,終於有了個大致的論斷。
    隻要,他心有貪欲就成。
    這樣的人,才能被利益誘惑……
    隨著鄭居中的攪局,皇帝也沒有了議政的心思。
    他看了蔡京一眼,比起鄭居中,還是蔡京說話好聽啊。
    這場議政隨著鄭居中攪壞趙佶的心情而結束。
    結束後,皇帝獨留蔡京,童貫二人。
    童貫按照慣例,給皇帝提了一嘴前線宋軍英明神武的事跡,滿足了皇帝的虛榮心。
    蔡京在一邊,也在觀察童貫。
    卻發現他對【聯金滅遼】一事,隻字不提。
    他有些意外,這家夥難道真放棄了聯金滅遼的打算,不應該啊……
    要知道這件事本身,帶來的利益不可估量。
    “還是兩位愛卿,深得朕心啊……”
    皇帝被童貫和蔡京一番吹捧,心情好了不少。
    不管如何,蔡京和童貫知道他想聽什麽,也知道他想要什麽。
    他們隻會滿足自己的一切需求,而不是跟某些人一樣掃自己的興。
    趙佶的自信心,在兩人的吹捧下,又膨脹起來。
    “說起來,這鄭居中確實不識抬舉,陛下別怪臣一介武夫不懂禮數。
    臣隻覺得,有些人就是罔顧事實,為了批判而故意找事。
    他們的做法,無非就是想通過找陛下的毛病,而沽名釣譽罷了!”
    童貫說完,給蔡京使了個眼色。
    蔡京心領神會。
    停了童貫的話,果然皇帝對鄭居中又怨恨起來。
    鄭居中、蔡攸,王黼等人,都是皇帝扶植起來打壓蔡京的。
    他鄭居中在自己麵前裝什麽清高,難道他的底子就幹淨。
    皇帝越想越氣,蔡京默默點頭。
    童貫這一手,確實幫他狠狠打擊了政敵。
    鄭居中跟蔡京本是政治上的盟友,甚至蔡京複相,他也出手幫過。
    隻是複相後,他沒有得到自己應得的利益,覺得蔡京有負於他,所以轉而反對蔡京。
    皇帝將他提起來,打壓自己,蔡京本來是無視的。
    因為他在朝堂中經營多年,一個太宰的虛位,卻不足以製衡自己。
    尤其是他上次逼宮,本就想讓皇帝妥協,以獲得有名無實,節製朝堂的公相之權。
    但自從兩次逼宮都被吳曄打斷之後,自己的日子就不太好過。
    他這邊出現頹勢,他哪個好大兒,還有鄭居中,都展現出了主動的攻勢,這讓蔡京最近的日子,變得有些難受。
    如今童貫拉他一把,正是他奪回皇帝好感的時候。
    “其實如今天下,早就盛世太平,豐亨豫大……”
    蔡京低頭作揖,已經能想象到皇帝聞言喜悅的模樣。
    他卻沒發現,皇帝聽到豐亨豫大四個字,笑容逐漸僵在臉上。
    所謂豐亨豫大,出自易經。
    “豐亨豫大”由《周易》的“豐”“豫”兩卦演變而來。
    豐象征富足、豐盛;亨意為通達順利;豫指安樂和順;大表示昌盛宏偉。
    蔡京的意思,無非是表示在自己治下,天下承平、國庫充盈、百姓安樂。一副盛世景象。
    可是這四個字,他看過。
    在先生國運的時候,留在他紙條上的文字。
    趙佶猶如被一盆冷水潑下,瞬間冷靜下來,隻是怔怔地看著蔡京。
    蔡京抬頭,滿是疑惑。
    皇帝想象中的喜悅並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看向他的目光,多了一種疑惑,一種警戒。
    他怎麽了?
    饒是久經朝堂的老狐狸,他也摸不準趙佶這變幻不定的心情。
    他用求助的目光,轉向童貫。
    童貫同樣疑惑不解,搞不懂蔡京這一馬屁為啥拍在馬腿上。
    兩個人都是老狐狸,盡管趙佶什麽都沒說,可他們也看到了趙佶眼中的警戒心。
    這份警戒,不應該針對蔡京。
    “朕知道了,兩位愛卿先回去吧!”
    趙佶收起自己的情緒,隻是淡淡結束了交流。
    “臣,告退!”
    蔡京和童貫帶著滿臉疑惑,離開了垂拱殿。
    而皇帝閉上眼睛,腦海裏還盤懸著四個字。
    豐亨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