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守候:托付
字數:3848 加入書籤
蕭關山單腿跪下,摘下麵巾,說道:“娘娘,末將是宮裏侍衛蕭瑒,有要事稟告。”
崔書梅說道:“大膽,你可知夜闖嬪妃寢殿是殺頭重罪?”
蕭關山垂首:“末將知罪,但若不說出真相,娘娘性命堪憂。”
崔書梅心頭一震,借著燭光凝視他的麵容,指尖輕顫:“你……究竟是誰?”
蕭關山閉了閉眼,聲音沙啞:“一年多前,翠薇坡畔,您救下的那個垂死之人,便是我。”
崔書梅想起這件事,點了點頭:“沒想到救的人竟然是宮裏侍衛。”
蕭關山一滯,沒有接話。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娘娘救我性命,我的命就是娘娘的,我本不該隱瞞。可宮中有人正在加害娘娘,您每日服用的湯藥裏麵,被人動了手腳,日積月累,會損傷心脈,終致不可逆之症。”
崔書梅猛然攥緊被角,眸中驚疑不定:“難怪我總覺心悸乏力,太醫卻隻說是體虛。”
蕭關山從身上取出一個小瓷瓶,“這是秘製的丹藥,娘娘服下,可改善體質,他們送來的湯藥,不能再喝了。”
崔書梅望著那瓷瓶,沒有說話,也不敢接,指尖微微顫抖。
蕭關山把瓷瓶放到桌上,柔聲道:“娘娘放心,末將會保護您和小皇子。”
蕭關山悄然離開,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
之後崔書梅依言停飲湯藥,暗中服用蕭關山所留的丹藥,一個月後,氣色漸潤,心悸之症隨之消除。
她向成德皇帝請旨,把衛弘馳接到長寧宮親自照料,皇帝見她身體好轉,欣然應允。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衛弘馳已經三歲,稚嫩可愛,深受成德帝寵愛。這時,皇後和慧貴妃開始了立儲之爭。
慧貴妃的皇子衛弘睿十歲,能文能武,聰慧有加,而皇後撫養的衛弘宸年僅三歲,體弱多病,還不怎麽會說話,最後皇帝下令冊封衛弘睿為儲君,皇後因此懷恨在心。
春日賞花會如期在禦花園舉行,後宮嬪妃和官員夫人們齊聚園中,笑語盈盈。崔書梅和衛弘馳在園子裏玩起了捉迷藏。
衛弘馳咯咯笑著越跑越遠,崔書梅不得不追著他穿過花園,來到假山石徑。
忽然,她瞥見魏皇後的貼身侍女正和一位官員夫人密語交談,神色詭譎。崔書梅心頭一緊,放輕腳步,抱著衛弘馳隱於假山後悄然靠近,屏息凝聽。衛弘馳以為還在遊玩,小手緊緊捂住嘴巴,學著母妃的樣子,側耳聆聽。
隻聽那侍女低聲道:“皇後娘娘說了,等拿到另一半藏寶圖,重新立了太子,奪了大權,複國的機會就來了,到時候,硨祿國的舊部自會裏應外合,大事可成。”
那官員夫人說道:“那一半藏寶圖,我們的人正在加緊搜尋,一旦找到,立即送過來。”
侍女笑道:“好,皇後就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崔書梅聽到這樣的話,心中如驚濤駭浪,冷汗浸透指尖。她強壓震驚恐懼,捂著衛弘馳的嘴,悄然退離假山,往長寧宮疾步而去。
但她的腳步聲驚動了假山那頭的人,侍女轉過假山,看到崔書梅急匆匆的背影,眼中冒出凶光,喊道:“崔賢妃……”
崔書梅嚇得心口劇跳,抱緊衛弘馳就跑。
兩日後的朝堂上,有官員參了崔尚書一本,說他的門生勾結讀書人在會賓樓飲酒議論時政,誹謗朝廷,還呈上讀書人寫的詩稿為證,字字譏刺聖上昏聵、為君不賢。
成德帝震怒,當即下令徹查,崔尚書被革職待審。消息傳入後宮,崔書梅心急如焚,知道此禍源於她發現了皇後的秘密。
她強忍悲痛,托心腹內侍火速前往蕭關山住處外的路口,用樹枝在花園劃下三角形記號,這是他們遇到緊要事情時使用的聯絡暗號。
當夜,蕭關山悄然潛入長寧宮,崔書梅把假山後所聞一五一十告知蕭關山,“皇後欲借藏寶圖複辟硨祿舊部,動搖國本,構陷我父親,下一步就該對付我和馳兒,請蕭侍衛帶馳兒出宮,隱姓埋名,遠走高飛,永遠不要回皇宮。”
蕭關山沉聲道:“娘娘放心,末將拚死也會護小殿下周全。不僅是小殿下,我想把您一起帶出宮,遠離這是非之地,過自由快樂的生活。”
“自由快樂的生活?”崔書梅苦笑,眼眶微紅,“倘若嬪妃私自離宮,必定令龍顏蒙羞,屆時滿門抄斬,我如何能走?”
“娘娘……”蕭關山聲音顫抖,一時不知如何勸說,隻覺心如刀割。
崔書梅說道:“我必須留在宮裏,父親還需要我施以援手,你帶馳兒走,便是護住了我崔家的血脈,也是我唯一的請求。”說著朝蕭關山一拜。
蕭關山趕緊扶起崔書梅,虎目含淚,重重點頭。“娘娘先準備一下,一個時辰後我過來接小殿下。”說完轉身就要走。
“你要做什麽?”
蕭關山說道:“皇後想利用寶藏複國,我就去奪了她的藏寶圖,讓她的陰謀成不了。”
子夜,蕭關山蒙麵翻牆入院,潛入皇後寢宮,避過巡夜太監,直逼內室。他迅速點了守夜宮女的睡穴,掀開床榻帷帳,驚醒魏皇後,封住其啞穴,劍指咽喉:“藏寶圖在何處?”
魏皇後說不出話,顫抖著指向妝台暗格。蕭關山讓魏皇後起身去拿。魏皇後抽出暗格中的羊皮卷,交給蕭關山,蕭關山迅速將羊皮卷塞入懷中,點了魏皇後的昏睡穴,隨即翻身躍出窗外,消失在夜色中。
蕭關山施展輕功,在宮殿屋頂穿梭如電,不多時便回到長寧宮。崔書梅把熟睡中的衛弘馳和一個包裹交給蕭關山,蕭關山輕輕點了孩子的睡穴,裹入鬥篷,背在身後。
“娘娘……”蕭關山背起孩子,最後望了一眼崔書梅,心口如被千鈞重壓,眼中滿是眷戀與不舍。
“走吧。孩子就拜托你了,莫回頭,隻管走遠,不用擔心我。”崔書梅強抑淚水,指尖輕輕撫過孩子沉睡的臉頰,終是轉身走入內殿。
蕭關山咬牙轉身,踏著夜色躍上宮牆,身後傳來一聲抽泣,卻被冷風卷散。
蕭關山背著衛弘馳疾行於宮牆之外的密林,夜露沾衣,寒意刺骨。他不敢停下來休息,唯恐追兵追來。身後皇城漸遠,燈火如豆,終被黎明前的黑暗吞沒。
蕭關山離開後的第二日,崔書梅的宮女向侍衛們哭喊著小皇子被賊人偷走,皇帝震怒,下令嚴查。崔書梅因為兒子的離開,憂思成疾,一病不起。
魏皇後明白其中必有蹊蹺,便暗中命心腹徹查。結果是,武功高強的侍衛蕭瑒不知所蹤。魏皇後冷笑,知道是崔書梅勾結蕭侍衛故布疑陣,卻又無可奈何。
朝堂上,皇後的兄長魏仲卿為了奪權,掀起了“詩稿”風波,蔓延到全國,不少官員牽連受審。朝堂陰雲密布,文人噤若寒蟬。
成德皇帝剛丟了兒子,又逢朝政動蕩,一怒之下,將崔尚書貶為庶民,削籍歸鄉。崔尚書含冤離京,途中遭刺客伏殺。
崔書梅聽聞噩耗,心如死灰,再也支撐不住,一個月後撒手人寰,臨終前念著:“馳兒,永遠不要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