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緣由天定:見者有份

字數:3622   加入書籤

A+A-


    為了支持江斯南,江千鶴把京城錢莊的部分夥計調到星輝樓做事,有能幹的掌櫃和夥計在經營,江斯南反倒清閑起來。
    他每日在星輝樓二樓憑欄觀市,看顧客往來,聽四方口音交匯,反倒悟出許多經營門道。倘若遇到達官貴人,他便硬著頭皮接待,舉止從容,言談間不露商賈之氣,反顯世家公子風範。貴人們見這個江家少爺談吐不俗,便也樂意結交。
    今日剛送走一批貴客,江斯南長舒一口氣,感歎道:“原來與人周旋比練披雲劍法更難。父親一個人撐起這個家,真不容易啊。”
    他趁著午後人稀,換上一身普通布衣,悄悄溜出星輝樓,沿著街邊閑逛。市井喧囂撲麵而來,小販吆喝、孩童嬉鬧、騾馬嘶鳴,皆與樓中雅席清茶截然不同。
    他駐足聽一老者說書,講的是先帝微服私訪事,心中忽有所動:權勢如樓台高閣,而民心似街巷流水,二者看似相隔,實則互為根基。
    江斯南穿過一條窄巷,前麵有一個男子背著大包小包,正急匆匆趕路,不小心掉了一個包袱。
    江斯南上前彎腰拾起包袱,還未來得及呼喚,那人已經拐入岔道不見蹤影。
    這時,從他身後傳來一聲低喝:“這位公子,你撿到他人的包袱,見者有份啊。”
    江斯南轉身,見一位青年立在身後,眼珠子賊亮,笑意卻不達眼底。“什麽見者有份?”
    青年一把搶過包袱,動作麻利地解開包袱,裏麵露出一個白玉麒麟。他拿在手上掂了掂,眼中冒精光,“公子,這可是宮裏才有的東西,發財了!”
    江斯南不動神色看著這個青年,隻淡淡道:“既是失物,就該交予官府處置。”
    青年冷哼一聲:“你傻啊,這個寶貝至少值五百兩銀子,要不你給我五十兩,我讓你獨吞,否則誰都別想拿走。”
    江斯南垂眸輕笑:“你倒是會做生意!”
    青年不耐煩:“動作麻溜點,不然施主找回來,咱們就得見官!”
    “好!”江斯南摸了摸袖中,掏出一錠銀子,“我身上隻帶了十兩。”
    “算了,十兩就十兩,可別到處說這事兒,免得惹禍上身。這白玉麒麟來路不凡,我看你也豪爽,咱們各取所需,就此兩清。”青年拿過銀子,把包袱塞回給江斯南。
    青年塞完銀子轉身就走,江斯南望著青年背影,忽而一笑,低聲道:“白玉麒麟,來路不凡......哄誰呢?”
    江斯南沿著七拐八拐的巷道,拐進了一條幽靜胡同深處,來到一座破屋子前。他朝門縫裏望去,隻見方才那位青年正在熬粥。
    青年把稀粥端到床邊一位麵色蒼白的老婦人麵前,輕聲道:“娘,吃點東西吧。”
    老婦人喝粥有些急,被嗆得咳嗽起來,青年急忙輕拍她的背,“娘慢點喝,我今日拿到碼頭拖欠的工錢,還得了點賞銀,日後定讓您吃好穿暖。”
    老婦人眼中泛淚:“兒啊,難為你了……”
    屋內陳設簡陋,牆角堆著幾件舊衣,藥罐在爐上咕嘟作響。
    江斯南靜靜看著,手中的白玉麒麟微微發燙。他輕輕敲開門,青年一愣,隨即緊張得舌頭打顫:“你......”
    江斯南把青年叫到屋外,輕聲道:“你那點把戲,我早看穿了,無非是利用人的貪念行騙罷了。”
    青年臉色變得煞白,後退半步:“聲音小點!你究竟想怎樣?”
    江斯南把玩著那枚“白玉麒麟”:“我見你孝心可嘉,也不為難你,特來歸還這塊大理石雕。”
    青年聲音發顫:“公子千萬別告官,我這就把銀子還給你。”說著就往身上摸。
    江斯南按住他的手,“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呂剛。”
    江斯南凝視他片刻,將“白玉麒麟”遞還,“你對這京城街巷之事了解多少?”
    呂剛怔怔地接過麒麟,喉嚨發緊:“我打小就在京城裏混,這大街小巷的事,沒有我不知道的。公子,你想打聽什麽?”
    江斯南說道:“你今後也別再幹騙人錢財的勾當,幫我做事,每個月給你一百兩銀子,如何?”
    “一百?”呂剛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公子……您說的是真的?”
    江斯南掏出一張銀票放到呂剛手裏:“這是第一個月的工錢。”
    呂剛的手微微發抖,望著那張銀票,又抬頭看向江斯南,眼圈開始發紅,“公子……我從前走歪了路,您這般信我,我呂剛若再有二心,天打雷劈!”
    “好,從今以後,你把京城大小街市給我盯緊了,發現什麽奇怪的人或事,就到星輝閣找我,注意不要打草驚蛇。”
    呂剛的聲音裏帶著哽咽:“小的明白!”
    ......
    呂剛第二日便當起了該溜子,在街巷市井間穿行如風,耳聽六路,眼觀八方。
    他穿著舊衣裳,嘴巴關得牢,絲毫沒有暴發戶的跡象。他不再行騙,卻比從前更懂得察言觀色。
    他混跡於茶館酒肆,聽人閑談;出沒在碼頭鏢局,尋找人來人往中的蛛絲馬跡;到青樓賭館留意人群,卻不沾惡習。他常隻以一杯清茶、一碟花生逗留片刻,聽罷便走,夜晚則將所見所聞細細記下。
    呂剛會寫的字不多,大多數用畫圖代替文字,屋簷、人影、刀光、信鴿,一一勾勒在紙上。江斯南看著那些簡陋卻精準的圖畫,點頭道:“你能記下這些,已是難得。”
    呂剛告訴江斯南,京城的人口已經比三年前多了兩成,民居比往年擁擠不少。現在大舜國四海升平,按照這個趨勢,今後人口必定還會增加。
    他建議江斯南買塊地皮屯著地,將來蓋房出租,穩賺不賠。
    江斯南聽後,直誇呂剛有眼光,是個做生意的料。
    他向父親提起此事,江千鶴見兒子難得這麽積極,心中倍感安慰。他望向院外炊煙嫋嫋,城垣如畫,緩緩道:“地可買,但不可隻為斂財。”
    江千鶴提筆寫下“利以義製”四字,交予江斯南,“若要經營,當為百姓謀一棲身之所,房屋不必奢華,價格卻要低,使貧者有所居,市場不亂,此乃長治久安之基。”
    江千鶴把京城的生意交由江斯南全權打理,自己則回到濟州,忙於其他事務。
    之後,江斯南令沙管事在城西購置荒地十餘頃,設高牆工坊,令人看守,嚴禁外人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