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詩會邀約,張誠欲揚名

字數:6869   加入書籤

A+A-


    張誠張大爺如今可了不得。
    童生功名雖隻是塊敲門磚,
    但在他身上,
    硬是鍍上了一層二十四K純金的晃眼光芒。
    走在沭陽大街上,
    那肚子腆得更高了,
    看人用的都是新研發的“眼角餘光斜下四十五度瞥視法”,
    仿似多看平頭百姓一眼都能汙了他新晉“文氣”。
    這幾日,他忙著接收各路狐朋狗友的吹捧,
    忙著應付他爹娘新一輪“光宗耀祖、
    衝擊府試”的殷切期望,
    忙得腳不沾地,
    感覺自己已然是沭陽文壇一顆冉冉升起、勢不可擋的新星。
    正巧,本縣致仕的劉老翰林家發來請柬,
    邀約縣中才俊赴一場初夏詩會。
    這劉老翰林雖已退養,
    但在地方上聲望極高,
    他家的詩會,
    向來是沭陽士子圈層身份的象征。
    往年,這種高端局是絕不會落到張誠頭上的。
    但今年不同了!
    他張誠,是童生老爺了!
    捧著那張灑金描紅的精致請柬,
    張誠激動得肥手直抖,
    仿佛捧著的不是請柬,
    而是通往人生巔峰的VIP門票。
    “哈哈哈!看到沒有!
    劉翰林家的帖子!
    爺如今也是有名號的人物了!”
    他揮舞著請柬,
    在書房裏趾高氣揚地踱步,
    對著兩個伺候筆墨卻肚裏沒半點墨水的小廝炫耀。
    小廝們自然是一頓猛誇,
    誇得張誠飄飄然,
    差點以為自己下一刻就能七步成詩,
    才驚江北了。
    然而,激動勁兒過了,
    一股心虛感很快冒了出來。
    詩會…那可是要當場作詩的!
    他張誠肚子裏的那點存貨,
    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吟詩作賦?
    那是啥玩意兒?
    能當飯吃嗎?
    一想到要在那麽多真正的讀書人麵前出醜,
    甚至可能被孫誌遠那幫人當眾奚落,
    張誠就感覺頭皮發麻,
    剛挺起來的肚子又下意識縮了回去。
    不行!絕對不行!
    他張大爺丟不起這個人!
    眼珠子滴溜溜一轉,
    很自然地就又落在了窗外正安靜擦拭廊柱的蘇惟瑾身上。
    對!
    還有蘇小九!
    這小子邪性!
    能讓他中童生,
    肯定也能幫他揚名詩會!
    “蘇小九!滾進來!”
    張誠扯著嗓子喊道,
    底氣又足了起來。
    蘇惟瑾應聲而入,垂手而立:
    “少爺有何吩咐?”
    張誠將那張請柬拍在桌上,
    下巴抬得老高,
    用施恩般的口氣道:
    “瞧見沒?劉翰林府上的詩會!
    爺賞臉帶你小子去見識見識!”
    蘇惟瑾心裏門清,
    這肥豬哪是好心帶他去見世麵,
    分明是又想把他當槍使。
    他臉上適時露出“受寵若驚”和“惶恐”:
    “謝少爺恩典!
    隻是…小人愚鈍,
    怕去了給少爺丟人…”
    “知道丟人就給老子好好辦事!”
    張誠不耐煩地打斷他,
    小眼睛裏閃爍著貪婪和急切。
    “聽著!
    在詩會之前,給老子準備好幾首…
    不!十首!
    準備好十首頂頂好的詩!
    要那種一念出來就能震住全場,
    讓劉翰林都拍案叫絕的!
    聽見沒有?”
    他似乎覺得光命令不夠,
    又畫起大餅:
    “辦好了,爺重重有賞!
    以後在張家,爺罩著你!
    要是辦砸了…就菊花處子秀!”
    他冷哼一聲,威脅意味十足。
    蘇惟瑾心中冷笑連連。
    十首震古爍今的好詩?
    這蠢貨以為千古名篇是大白菜嗎?
    還一薅十棵?
    但他麵上卻愈發恭順,連連點頭:
    “是是是,小人一定竭盡全力,
    不敢辜負少爺期望。”
    退出書房,蘇惟瑾走在回廊下,
    眼神卻已變得深邃銳利。
    詩會…這倒是個意外之喜的機會。
    原本隻是想借著張誠這塊跳板拿到科舉資格,
    一步步往上爬。
    但考場風波和趙教諭的疑慮讓他意識到,
    或許可以更快一些。
    一直完全藏拙,固然安全,但也容易真正被埋沒。
    需要適當地、有控製地露出一點鋒芒,
    吸引真正能識別人才、或許能提供助力的目光。
    而這次詩會,正是天賜良機!
    張誠這蠢貨隻想出風頭,
    卻根本不懂詩的優劣。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
    十首?
    不可能。
    但一兩首足夠驚豔的“殘句”或意境超絕的“半成品”,倒是可以“準備”。
    既要符合張誠那半瓶水晃蕩的水平,
    不能太過完美嚇到人(主要是怕這蠢貨背不下來露餡),
    又要靈光閃動,
    有真正打動人心的力量,
    足以在眾多陳詞濫調中脫穎而出,
    引起像劉老翰林這種真正懂行之人的注意。
    甚至…可以刻意留下一點“斧鑿”的痕跡,
    或者一點與張誠平日言行不符的、
    更深沉的感慨,埋下更多的疑點和伏筆。
    超頻大腦開始飛速運轉,
    浩瀚的記憶庫中,
    無數詩詞歌賦如同星河般流淌而過。
    不能直接用那些注定流芳百世的千古絕唱,太紮眼。
    需要篩選、改編、
    甚至原創一些符合這個時代審美、
    卻又帶著超越性靈光的句子。
    “寫”什麽呢?
    初夏詩會…主題無非詠物、抒懷、即景…
    有了!
    蘇惟瑾眼中精光一閃,
    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
    就“準備”兩首吧。
    一首詠物,一首即景。
    詠物的那首要精巧,
    帶著點少年人強說愁的淡淡憂思,
    適合張誠那種為賦新詞強說愁的調調。
    即景的那首,則要豁達開闊,
    暗藏一點不易察覺的抱負,
    最後再故意留下一兩句略顯“瑕疵”的收束,
    好似力有未逮,
    這樣才更符合張誠“偶得佳句卻又功底不深”的人設。
    完美。
    他幾乎已經能看到,
    當那半闕清詞麗句從張誠那粗俗的嘴裏結結巴巴念出來時,
    在場眾人那驚訝、懷疑、又不得不鼓掌的精彩表情了。
    也能想象到,
    劉老翰林那等閱盡千帆的老者,
    眼中可能會閃過一絲怎樣的探究光芒。
    蘇惟瑾加快腳步,
    回到自己那狹窄的住處。
    他需要立刻將構思好的詩句記錄下來,
    並精心設計好如何“自然”地讓張誠“得到”這些詩,
    以及如何“不經意”地提醒他該如何在詩會上“表現”。
    魚餌要做得香甜,鉤子要藏得隱蔽。
    這一次,他不再滿足於僅僅在幕後操縱。
    他要借著張誠這張破鑼嗓子,
    唱一出屬於自己的開場戲。
    沭陽的才俊們,準備好驚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