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舊筆記本的秘密

字數:4972   加入書籤

A+A-


    周日下午,林夏提前十分鍾到達轉角咖啡館。她小心地將那個舊筆記本放在靠窗的桌麵上,仿佛它是一件易碎的珍寶。
    宋言準時出現,眼下有淡淡的陰影。“我幾乎一夜沒睡,”他坐下,目光落在筆記本上,“一直在想它可能藏著什麽。”
    “那我們開始吧。”林夏將筆記本輕輕推到他麵前,“這是你父親的遺物,應該由你來翻開。”
    宋言深吸一口氣,手指有些顫抖地觸碰到磨損的封皮。他翻開筆記本,從中間部分開始瀏覽。大部分是零散的詩句和創作靈感,偶爾夾雜著日常瑣事的記錄。宋辭的字跡時而工整,時而潦草,能看出他在不同心境下的狀態。
    “看這裏。”林夏指著一頁角落的速寫——簡筆畫著一隻破繭的蝴蝶,下方寫著一行小字:“真正的蛻變需要勇氣。”她隻是側身觀看,並未觸碰筆記本。
    宋言湊近細看:“這是父親去世前三個月畫的。他那段時間經常畫蝴蝶,母親還笑他返老還童。”
    他們繼續翻閱,在筆記本的後半部分,發現了幾頁被整齊撕掉的痕跡。殘留的紙邊上,還能看到些許墨跡。
    “這些是被撕掉的頁麵。”宋言用手指輕撫撕痕,“看起來很整齊,像是刻意為之。”他的臉色凝重起來:“父親從不會撕掉自己的筆記。他說過,即使是失敗的創作也值得保留。”
    他們仔細檢查撕痕處的殘留墨跡,在某一頁的夾縫中,林夏憑借敏銳的觀察力,發現了一個幾乎難以辨認的字:
    “...影...”
    “影子?”宋言皺眉,“父親那組失蹤的新詩,標題好像就與影子有關。”
    他們繼續尋找線索,在筆記本的最後一頁,宋言發現了一串看似隨意的數字和符號:
    185135132518/ 2085/ 7185514
    “這看起來不像隨手的塗鴉,格式太規整了。”林夏湊近細看,敏銳地注意到了其中的斜杠,“而且還有分隔符。”
    宋言沉思片刻,拿起筆:“這可能是最簡單的替換密碼。在很多簡單的密碼裏,字母表的順序就是密鑰,A=1,B=2,C=3,依此類推。”
    他在餐巾紙上飛快地換算第一組數字:
    18=R, 5=E, 13=M, 5=E, 13=M, 2=B, 5=E, 18=R
    “R E M E M B E R...”林夏輕聲拚讀出來,眼睛一亮,“Remember!是‘記住’!”
    “那麽第二組,”宋言繼續換算,筆尖因為激動而微微發顫:
    20=T, 8=H, 5=E
    “The!”兩人幾乎異口同聲。
    “第三組,”林夏已經拿過筆,接著寫下去:
    7=G, 18=R, 5=E, 5=E, 14=N
    “G R E E N...&nember the Green(記住那綠色的)。”
    這個發現讓他們精神一振。但“記住那綠色的”什麽?筆記本裏再沒有其他明顯的線索。
    林夏思考著這個問題,同時用手輕輕摩挲著筆記本的封皮,忽然感覺到內襯有些異常。她小心地探入手指,在封皮內側摸到一個微小的凸起。
    “這裏好像有東西。”
    宋言遞給她一把小剪刀,她小心翼翼地剪開封皮內襯的一角,取出了一張折疊得很小的紙片。
    紙片上是一首短詩,字跡急促,仿佛在極度緊張的狀態下寫就:
    「當影子取代本體,
    當模仿成為真實,
    我的聲音被竊取,
    在光天化日之下。
    尋找那本綠色的筆記,
    在蝴蝶停留的地方。
    真相終將破繭,
    在適當的季節。」
    詩的下方畫著一隻簡筆蝴蝶,與之前看到的速寫風格一致。
    “綠色的筆記...”宋言重複著這個詞,眼中閃過震驚,“父親確實有一本綠色封皮的筆記本,但我以為在整理遺物時丟失了。”
    “蝴蝶停留的地方...”林夏沉思,“是指某個具體的地點嗎?”
    他們同時抬起頭,目光交匯,異口同聲:
    “植物園!”
    宋言激動起來:“父親生前最愛去植物園的蝴蝶溫室!他說在那裏能找到創作的靈感!”
    這個發現讓他們既興奮又不安。興奮的是終於有了明確的線索,不安的是詩中暗示的“聲音被竊取”——這印證了宋言關於那組新詩手稿的猜想。
    “我們需要去植物園一趟。”宋言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但那裏那麽大,具體要在哪裏找?”
    宋言重新讀那首詩:“‘在蝴蝶停留的地方’...蝴蝶溫室裏有個休息區,父親常坐在那裏寫東西。也許...”
    他突然停住,眼中浮現出回憶的神色:“父親去世前一周,我們一起去過植物園。他確實在休息區的長椅下藏了什麽東西,當時我以為他在開玩笑。”
    這個細節讓尋找的範圍大大縮小。
    他們決定下個周末就去植物園。離開咖啡館前,林夏小心地將那張紙片收好。
    “這件事先不要告訴任何人。”宋言叮囑,“在找到確鑿證據前,我們不知道可以信任誰。”
    林夏鄭重地點頭。她明白這件事的嚴重性——不僅關乎宋言父親的文學遺產,更可能揭開一個隱藏多年的秘密。
    回到家,林夏反複讀著那首短詩。“當影子取代本體”——這句話讓她想起蘇晴那張總是帶著完美笑容的臉,以及她看宋言時那種複雜的眼神。
    如果宋辭的懷疑是真的,那麽蘇晴這些年以宋辭研究權威自居的行為,無疑是對真相的最大諷刺。
    睡前,林夏收到宋言的信息:
    「謝謝你的陪伴。這件事對我意義重大。」
    她回複:
    「真相值得被追尋。我會一直在你身邊。」
    那個夜晚,林夏夢見了一片綠色的森林,無數蝴蝶在林中飛舞。在森林深處,一個模糊的身影站在光中,向她伸出手,仿佛要交付什麽重要的東西。
    醒來時,晨光初現,她的心中充滿了決心。
    周一到學校的路上,林夏一直在思考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如果宋辭真的發現了有人竊取他的創意,為什麽不公開揭露?為什麽要用這種隱晦的方式留下線索?
    課間時,她向宋言提出了這個疑問。
    “父親是個極其重視隱私和尊嚴的人。”宋言輕聲解釋,“而且,蘇老師曾經是他最得意的學生。我想,他可能想給她改過的機會。”
    “但對方似乎沒有領情。”林夏說,“否則就不會有那首偽造的《蟬鳴之時》了。”
    宋言的眼神暗了暗:“是的。而且我擔心,如果父親真的是因為這件事承受巨大壓力,導致健康狀況惡化...”
    他沒有說完,但林夏懂得那份未盡的痛苦。
    放學後,他們一起去圖書館查閱植物園的資料。在一本舊版的植物園指南中,他們找到了蝴蝶溫室的詳細平麵圖。
    “看這裏,”林夏指著圖中的休息區,“長椅在這個位置,後麵是一片熱帶灌木。”
    “如果父親真的在那裏藏了東西,經過這麽多年...”宋言的聲音帶著擔憂。
    “總要試試看。”林夏握住他的手,“為了真相。”
    走出圖書館時,夕陽正好。金色的光芒灑滿校園,將一切都鍍上溫暖的色彩。
    “無論結果如何,”宋言看著遠處的落日,“我很感激有你在身邊。”
    林夏微笑著,沒有回答。有些心意,不需要言語來表達。
    那個周末的植物園之行,將是一個轉折點。無論是揭開真相,還是麵對失望,他們都將一起經曆。
    真相就像那隻紙上的蝴蝶,等待著破繭而出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