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工農營

字數:3315   加入書籤

A+A-


    清晨時分,齊函換上了工農會民兵的號衣一件鮮紅色的馬甲,上麵用明黃色畫著鐮刀、斧頭交叉的圖案。
    這件號衣是劉岩親自設計的,一開始眾人都對這種圖案有些抵觸,認為不倫不類,但是劉岩堅持己見,一段時間下來眾人也覺得好看起來。
    現在劉岩的財力不足,也沒有太多的工匠,就隻能給眾人統一號衣、鞋襪這些,鎧甲什麽的是沒有的。
    但是即便如此,齊函等饑民出身的新兵也非常滿意了,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訓練,轉眼到了九月底,便按照命令與各村的村小隊匯合,開始接受整編。
    劉岩經過深思熟慮,將工農會民兵的建製進行了調整,在總一級之上設置部級營級,一總指揮官成為總長,部級指揮官稱為校尉,營級指揮官就是都尉。
    按照現在的兵力情況,劉岩將甲總、乙總擴編為甲部、乙部,將饑民新兵補充進來,剩下的新兵和各處村小隊整編為丙部,三部合編為工農營。
    如此算上各級指揮官直屬的輜重兵、傳令兵、夜不收等,一部兵力在一千八百人左右,工農營的總兵力超過六千人!
    此時原甲總、乙總兵力有將近九百人,各處村小隊有一千三百多人,加上陸續招募、訓練的饑民青壯將近四千人,兵力上完全足夠。
    不過劉岩也麵臨一些難題,
    第一就是裝備問題:這六千人平日裏人嚼馬喂消耗巨大,再加上每月的軍餉也有三千幾百兩銀子的支出,從趙家抄出來的錢糧已經基本見底了,就算有肥皂工坊的收益接著,劉岩也覺得捉襟見肘。
    第二個問題就是裝備了:現在叢蒙山礦場的鐵匠鋪幾乎是日夜忙碌著,韓三裏已經立下軍令狀,十五天內打造足夠的長槍和腰刀。
    工農營現在也隻能武裝成一支“長槍部隊”,至於火器和鎧甲,隻能靠將來慢慢研發、打造,或者是從戰場上繳獲了。
    “隻是敵人是誰?”
    在劉岩的規劃中,短期內不會是明軍,現在朝廷的矛頭集中指向流賊大軍,關外還有後金虎視眈眈,自己沒有必要過早的舉旗招惹火力,發展才是硬道理。
    於是劉岩將小股流賊、周邊賊寇作為自己近期的進攻對象,必須讓工農營經曆戰火,否則訓練再嚴苛,也是紙上談兵,經不起大風大浪的。
    “齊函!”
    肥皂工坊外,齊函和同一隊的十名新兵跟著大隊人馬行進著,前往叢蒙山下的一處臨時營地,新任丙部校尉的陳大山正站在一處高坡上“指點江山”。
    此時齊函羨慕的望著坡上的校尉大人,心中暗道:“什麽時候我也能這麽威風?”
    “齊函!”
    齊函此時被任命為隊長,聽到有人再次喊自己,急忙看去,隻見是率領自己這一隊的旗長賀從戎。
    “旗長,何事?”
    “你立即帶人去肥皂工坊那邊,上麵發下來一批長槍,你帶人全部領回來。”
    “是!”
    齊函興奮的招撫手下兄弟跑過去,隻見這邊已經人滿為患,各部分的民兵排隊領取裝備,長槍、腰刀、鞋襪、號衣、水囊等等,這麽多的物件讓眾人心中興奮不已,臉上掛著喜悅。
    這些裝備除了長槍、腰刀外,其餘鞋襪、號衣等都是各處村民縫製的,雖然大體上統一,但是各人手藝不同,每一件都有一些差異,但是眾人卻不以為意,領到之後紛紛在自己身上比劃大小,好像過年一樣。
    正午時分,齊函等人將一批長槍領了回來,分發給所在旗的同伴。沒過多久,另一隊民兵領來了一些幹糧,旗長賀從戎大聲喊道:“各隊領飯了,快點吃,下午就要開拔了。”
    “還要走?下午去哪?”
    齊函大口咬著幹糧,雖然隻是雜糧餅配醃菜,還有一個裝滿水的水囊,卻也是普通農戶難得的美味,所以齊函等民兵吃得很香,連掉落的殘渣都要仔細撿起來吃掉。
    此時齊函一邊咀嚼著一邊詢問,賀從戎瞪了一眼,說道:“工農會的製度裏不是有一條嗎:不知道的不問,不該聽的不聽!上官有令,咱們隻管執行,其他的不要亂問。”
    “是。”
    “你不是也想加入工農會嗎?回頭將入會的小冊子背熟了,這個樣子怎麽推薦你入會?”
    齊函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笑著說道:“我不識字,背的慢,不過我肯定會努力背的。”
    正說話間,眾人看到遠處的肥皂工坊出來一輛輛馬車,一隊官軍押解著馬車正在運送貨物。
    “那些人是,紅泉寨的官軍?”
    賀從戎揚了揚頭,說道:“是啊,咱們會長跟那邊的百戶在做生意,應該就是這些肥皂吧。我聽說這好像是第一批,工坊應該賺了不少銀子。”
    齊函頓時眼前一亮,說道:“那咱們的軍餉有著落了?我前幾天可聽說了,為了這次擴編,工農會的家底都掏幹淨了。”
    賀從戎一巴掌打在齊函的腦袋上,恨鐵不成鋼的說道:“就知道銀子!不給軍餉,你就不入會了?你就不為窮苦百姓撐腰了?就這點誌向也想入工農會!”
    齊函一臉“驚恐”的看著賀從戎,說道:“旗長你這是體罰士卒,違反了工農會‘將兵一體’、‘善待下屬’的規定!”
    賀從戎漲紅了脖子卻不敢再伸手,咬牙說道:“這條你記得倒是聽清楚!”
    另一邊,沿著官道行進的車隊朝著定襄縣的方向行進,領頭一輛馬車上,總旗官林永南心中暢快,第一批交割的肥皂足足有四十萬塊,雖然給肥皂工坊交了一萬兩千兩銀錢,幾乎將紅泉寨百戶所這些年的積累全部掏幹淨了,可是林永南卻不心疼,因為成本高,利潤同樣也高。
    “百戶大人讓一塊肥皂賣三十五文,扣除成本,這個月也能淨賺兩千兩銀子,這可比倒賣鐵料劃算多了!”
    林永南暗暗想著,畢竟倒賣鐵料的風險太大,遠不如賣肥皂踏實。
    “快點走,今天黃昏前一定要趕到定襄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