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霄

字數:4315   加入書籤

A+A-


    鄉紳會議雖然被攪黃了,但劉滿倉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決心,卻傳遍了清豐縣。百姓們都拍手稱快,紛紛主動到縣衙登記田畝,繳納稅賦。短短幾天,縣衙就收到了兩千多石糧,雖然不多,但至少讓空蕩的官倉有了些糧食。
    劉滿倉用這些糧,在城外開了個粥廠,每天給流民們施粥。粥雖然稀薄,但至少能讓他們活下去。他還讓人去鄰縣買了些種子,準備等開春後,分給沒有田的百姓,讓他們開墾荒地。
    可他心裏清楚,這些都隻是權宜之計。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得讓鄉紳們補交糧稅。趙富貴和王德全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果然,沒過幾天,京城就來了封信。信封上寫著“禮部侍郎張景明親啟”,卻被送到了縣衙。劉滿倉拆開一看,裏麵是張景明寫給趙富貴的信,信裏說:“清豐縣知縣劉滿倉,妄行新政,擾亂地方。吾已向吏部遞了奏折,彈劾其濫用職權,欺壓鄉紳。不日,便會有旨意下,將其革職查辦。”
    劉滿倉看完信,心裏沉了沉。他知道張景明會報複,卻沒想到來得這麽快。老陳在一旁急得直跺腳:“老爺,這可怎麽辦?張侍郎是朝廷大員,咱們鬥不過他啊!”
    李青也皺著眉:“學生聽說,張景明在朝中勢力不小,和幾個王爺都有往來。他要是真彈劾您,恐怕……”
    劉滿倉捏緊了信紙,指節泛白。他想起離京時張廷玉說的話:“清豐縣的倉不實,你要給百姓裝滿糧倉。”又想起那些流民們渴望的眼神,想起周老實說的“您是好官”。他不能就這麽放棄。
    “我不能走。”劉滿倉抬起頭,目光堅定,“就算被革職,我也要把該做的事做完。張景明要彈劾我,總得有證據。隻要我們把鄉紳們的罪證收集齊,就算到了京城,我也能說清楚。”
    接下來的幾天,劉滿倉和李青更加努力地收集證據。他們去了趙富貴的莊園,發現莊園裏不僅有大片的田地,還有個私人糧倉,裏麵堆滿了糧食,足夠全縣百姓吃一年。他們還找到了幾個被趙富貴買通的衙役,讓他們指證趙富貴偷稅漏稅、欺壓百姓的惡行。
    可就在他們收集到足夠證據,準備上報知府時,意外發生了。
    那天夜裏,劉滿倉正在書房整理證據,忽然聽見外麵傳來“救火”的喊聲。他連忙跑出去,隻見後院的糧倉著火了!火光衝天,濃煙滾滾,衙役們正在奮力救火,可火勢太大,根本撲不滅。
    劉滿倉心裏一緊,糧倉裏不僅有剛收到的糧食,還有他們收集的證據!他衝進書房,想把證據拿出來,可剛到門口,就被濃煙嗆得咳嗽不止。這時,李青衝了進來,拉著他往外跑:“老爺,別管了!火太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他們剛跑出書房,就聽見“轟隆”一聲,糧倉的屋頂塌了。火光映在劉滿倉的臉上,他看著燃燒的糧倉,心裏像被刀割一樣疼——那些糧食,是百姓們的希望;那些證據,是他對抗鄉紳的武器。現在,全都沒了。
    “肯定是趙富貴他們幹的!”老陳氣得渾身發抖,“除了他們,沒人會這麽狠心!”
    劉滿倉沉默著,沒說話。他知道老陳說得對,可現在沒有證據,就算懷疑,也不能把他們怎麽樣。
    第二天早上,糧倉變成了一片廢墟。劉滿倉站在廢墟前,看著被燒焦的糧食和紙張,心裏一片冰涼。就在這時,一個衙役跑過來,手裏拿著塊燒焦的布料:“老爺,您看這個!”
    劉滿倉接過布料,隻見上麵繡著個“趙”字。這是趙富貴家丁衣服上的標誌——趙富貴的家丁,衣服上都繡著個“趙”字,以示區別。
    “證據!這就是證據!”劉滿倉緊緊攥著布料,眼裏閃過一絲怒火。他立刻讓人去抓趙富貴的家丁,可等衙役們趕到趙府時,那個家丁已經不見了。趙富貴說,那個家丁前幾天就辭職了,他也不知道去了哪裏。
    顯然,趙富貴早就做好了準備。
    劉滿倉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立刻寫了封奏折,把趙富貴和王德全欺壓百姓、偷稅漏稅、縱火焚燒糧倉的惡行,一一寫了下來,還附上了僅存的一些證據,讓人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他不知道這封奏折能不能送到皇帝手裏,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等到結果。但他知道,自己必須這麽做。
    奏折送走後的幾天,清豐縣平靜得有些反常。趙富貴和王德全沒有再來找事,鄉紳們也都閉門不出。可劉滿倉卻覺得,這平靜的背後,藏著更大的風暴。
    這天下午,他正在粥廠查看施粥情況,忽然看見遠處來了一隊人馬。為首的是個穿官服的人,騎著高頭大馬,手裏拿著一卷黃綢——那是聖旨!
    劉滿倉心裏咯噔一下,連忙上前迎接。隻見那官員展開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河南清豐縣知縣劉滿倉,推行新政,操之過急,致使地方動蕩,鄉紳不滿。著即停職反省,暫由鄉紳王德全代理知縣事務。待查明真相,再作處置。欽此。”
    聖旨念完,劉滿倉愣住了。停職反省?代理知縣?王德全?他怎麽也沒想到,張景明的動作這麽快,竟然讓王德全代理知縣。
    周圍的百姓們也都愣住了,隨即炸開了鍋。
    “憑什麽停職我們知縣老爺?”
    “王德全是個壞人,不能讓他當知縣!”
    “我們要去京城告狀,為知縣老爺伸冤!”
    百姓們圍了上來,擋住了那官員的去路。那官員臉色一變,對身後的兵丁道:“你們幹什麽?想造反嗎?”
    “我們不是造反,我們是要為知縣老爺討個公道!”周老實站了出來,手裏拿著根扁擔,“劉知縣是好官,他為我們百姓做事,你們不能把他趕走!”
    越來越多的百姓圍了上來,兵丁們拔出刀,卻不敢動手——百姓們人太多了,真要是打起來,他們根本不是對手。
    那官員急得滿頭大汗,看著劉滿倉:“劉知縣,你快讓他們散開!否則,我就以謀反罪論處!”
    劉滿倉看著眼前的百姓,心裏暖暖的,又酸酸的。他知道百姓們是為了他好,可他不能讓他們因為自己而獲罪。
    “大家安靜一下。”劉滿倉提高了聲音,“皇上讓我停職反省,自有他的道理。我相信皇上是英明的,一定會查明真相。你們不要鬧,鬧了也沒用,還會連累自己。”
    “可是老爺……”周老實還想說什麽,卻被劉滿倉打斷了。
    “聽話。”劉滿倉看著他,眼裏帶著懇求,“我雖然停職了,但還在清豐縣。隻要我在,就不會讓王德全他們欺負你們。你們先散開,等我消息。”
    百姓們猶豫了一下,終於慢慢散開了。那官員鬆了口氣,對劉滿倉道:“劉知縣,算你識相。限你今日之內,搬出縣衙。”
    劉滿倉點了點頭,轉身回了縣衙。他收拾了簡單的行李,隻帶了那本冊子和幾件換洗衣物。李青和老陳跟著他,眼裏都含著淚。
    “老爺,我們跟您一起走。”老陳說。
    “不用。”劉滿倉搖頭,“你們留在縣衙,幫我盯著王德全。他當了代理知縣,肯定會報複百姓,你們要多留意,有什麽情況,及時告訴我。”
    他又看著李青:“你是秀才,王德全不敢輕易動你。你要繼續收集他們的證據,等機會成熟,我們再把他們繩之以法。”
    李青和老陳點了點頭,淚水終於忍不住掉了下來。
    劉滿倉走出縣衙,回頭看了一眼。縣衙的大門依舊氣派,可他知道,從今天起,這裏不再是他為百姓做事的地方了。他走在街道上,百姓們都站在門口,默默地看著他,眼裏充滿了不舍。
    他走到城外的破廟裏,這裏是流民們住的地方。流民們見他來了,都圍了上來:“知縣老爺,您怎麽來了?”
    “我以後就住在這裏了。”劉滿倉笑了笑,“和你們一起。”
    流民們都愣住了,隨即紛紛給他騰出地方。一個老太太端來碗熱粥:“老爺,您快喝點粥暖暖身子。”
    劉滿倉接過粥,喝了一口,眼淚差點掉下來。這粥雖然稀薄,卻是他喝過的最溫暖的粥。
    他知道,停職反省隻是暫時的。他不會放棄,隻要還有一口氣,他就要為清豐縣的百姓,討回公道,裝滿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