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清風觀主,大澤微瀾

字數:2806   加入書籤

A+A-


    玄素道人隨著陶眠走入閑雲穀,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穀中景象,尤其在看到那片被簡單清理過的藥田和幾間整潔的竹屋時,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他捋了捋長須,笑道:“陶道友將這閑雲穀打理得井井有條,看來是打算長住了?”
    陶眠請玄素在竹屋前的石凳上坐下,石頭奉上清茶(用穀中野茶泡製)。“山野之人,但求一隅清淨,潛心修行罷了。道長請用茶。”
    玄素端起茶杯,輕嗅茶香,品了一口,讚道:“好茶,靈氣盎然,似是穀中野韻。陶道友是個雅人。”
    兩人寒暄幾句,玄素便切入正題:“不瞞道友,這閑雲穀已空置數十年。穀主雲鶴子道友,當年與我亦是舊識,一同論道,品茶賞景,恍如昨日。可惜他後來為尋藥草,深入險地,一去不返,令人扼腕。今日見道友入住,貧道還以為是他後人歸來,故此冒昧前來探望。”
    陶眠心中一動,原來這玄素道人與雲鶴子有舊。他斟酌了一下語句,坦然道:“實不相瞞,貧道師徒並非雲鶴前輩後人。我們是在萬瘴山脈中偶然尋得雲鶴前輩坐化之地,受其遺托,特將骨灰送回故裏安葬,以全前輩遺願。”他指了指主屋方向。
    玄素道人聞言,神色一肅,放下茶杯,對著主屋方向鄭重一揖:“雲鶴道兄,一路走好。”他轉向陶眠,眼中多了幾分真誠的感激:“原來如此。陶道友高義,完成故友遺願,貧道代雲鶴道兄,謝過道友!”說著,竟是起身行了一禮。
    陶眠連忙還禮:“道長言重了,分內之事。”
    經過這番交談,氣氛融洽了許多。玄素道人重新落座,歎了口氣:“雲鶴道兄一生灑脫,癡迷丹道與遊曆,最終為道而歿,也算是求仁得仁了。隻是他這一去,閑雲穀空置,落霞山也少了一位可以論道的鄰居。”
    他看向陶眠,語氣誠懇:“陶道友既然入住此穀,便是與我清風觀有緣。落霞山一帶,修士不多,大多清修自守。道友若有何需要,或是對雲夢大澤有何不解之處,盡管來清風觀尋我。”
    陶眠正需要了解此地情況,連忙拱手:“多謝道長!貧道師徒初來乍到,對雲夢大澤確實一無所知,正需道長指點迷津。”
    玄素道人微微一笑,便娓娓道來。
    從玄素道人口中,陶眠對雲夢大澤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雲夢大澤廣闊無垠,是北域有名的水澤仙境,也是資源與風險並存之地。大澤中島嶼星羅棋布,勢力錯綜複雜。有像清風觀這樣避世清修的小型宗門和散修,也有掌控著靈島、資源豐厚的大型修仙家族和宗門,如掌控著“明珠島”的百裏家族、占據“千葦蕩”的聽雨樓等。大澤深處,則隱藏著無數水族妖修和上古遺跡,危險與機遇並存。
    大澤中的修士,相較於其他地域,性情相對溫和,更注重交易與交流,但也絕非良善之輩,爭鬥殺人奪寶之事亦時有發生。
    最近大澤中頗不平靜,主要有兩件大事:一是大澤深處的“迷霧龍宮”遺跡據說近期有異動,引來了不少高手探尋;二是掌控大澤南部水域的“瀾滄宗”正在廣招客卿長老,似乎有什麽大動作。
    陶眠默默記下這些信息,尤其是“迷霧龍宮”和“瀾滄宗”,直覺告訴他,這些可能與桃源宗的線索或他們的處境有關。
    玄素道人並未久留,飲完茶,又閑聊片刻,便起身告辭:“陶道友且安心在此修行,若有閑暇,可來清風觀坐坐。貧道告辭。”
    送走玄素道人,陶眠回到穀中,眉頭微蹙。
    “師父,這位玄素道長,是友是敵?”石頭問道。
    “目前看來,是友非敵。”陶眠沉吟道,“他氣息平和,言辭懇切,對雲鶴子確有舊情。而且,他主動來訪,釋放善意,也是一種試探和結交。我們初來乍到,有這樣一個地頭蛇釋放善意,是好事。”
    但他話鋒一轉:“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身負秘密,不宜過多暴露。暫且在此安心修煉,靜觀其變。”
    石頭點頭稱是。
    接下來的日子,師徒二人在閑雲穀中深居簡出。石頭全力鞏固金丹境界,熟悉金丹期的種種玄妙。陶眠則一邊恢複元氣,一邊深入研究桃源宗的傳承和那幅星圖。他發現,星圖上除了萬瘴山脈和雲夢大澤的光點外,還有幾個光點散布在北域其他方向,似乎指向更多的桃源宗遺跡或關聯之地。
    同時,他也開始嚐試煉製更高級的丹藥和繪製更複雜的符籙,為未來的可能冒險做準備。
    平靜的日子過了月餘。
    這一日,陶眠正在藥田裏觀察一株新發芽的靈草,穀外陣法再次傳來波動。
    這一次,來的不是玄素道人,而是一道傳訊符籙。
    符籙落入陶眠手中,化作一行清秀的字跡:
    “陶道友台鑒:今有瀾滄宗道友來訪,談及迷霧龍宮之事,似與古籍中所載‘桃源’二字有關。道友若有暇,可來清風觀一敘。玄素。”
    迷霧龍宮?桃源?
    陶眠眼中精光一閃!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平靜的修行日子,恐怕要暫時告一段落了。
    仙途如棋,落子無悔。這雲夢大澤的棋盤,他已悄然踏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