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講道
字數:13586 加入書籤
                    “兩百歲之前衝擊元嬰嗎?”
    韓陽聞言,若有所思摸了摸下巴。
    說實話,元嬰期修士在這個年紀……簡直駭人聽聞!
    據他所知,初入金丹的真人,壽元最低也是五百載起步,而金丹巔峰的強者,要是有點延壽手段,更是能享千年壽元!
    這樣的存在,在凡人眼中已是陸地神仙,舉手投足間可移山填海,翻雲覆雨。
    可兩百歲結嬰?
    吳越國修真史上,從未有過這樣的先例!
    即便是那些傳說中的絕世天驕,能在三百歲前踏入元嬰,便已是驚世駭俗,足以載入吳越的史冊。
    而兩百歲……那已經不是天才,而是妖孽!
    然而,兩人並未在這個話題上停留太久,轉而聊起了各峰日常。
    接著,兩人越聊越投機,不知不覺間,竟有種相見恨晚之感。
    薑清漪想要結交這個丹師,而韓陽也想要結交這位宗主嫡傳。
    最後,兩人用弟子令牌互加聯係方式。
    白雲宗令牌是有通訊功能的,不過需要麵對麵添加,這意味著今後他們可以通過令牌直接傳訊了。
    也方便以後聯係。
    直到上午十點。
    韓陽目光掃過廣場上越聚越多的人群。
    此刻的廣場已經人山人海,放眼望去盡是攢動的人頭,場麵頗為壯觀。
    就韓陽所見光是築基修士就已經密密麻麻,數量早已破萬!
    更遠處,煉氣弟子如繁星點綴,一眼望不到盡頭。
    “一次金丹講道,來了幾十萬人確實是仙門盛會。”
    韓陽望著這壯觀的一幕,不禁心生感慨。
    穿越過來十二年裏,他就沒聽說過在吳越國其他宗門,哪怕是其他兩家元嬰宗裏麵,還有每月金丹講道這一說。
    要知道,在修真界,一位金丹修士就足以開宗立派,成為一方霸主。
    吳越國境內雖然金丹宗門不少。
    但在別的門派,金丹真人哪個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一位金丹修士修煉都來不及,更別說給弟子講道了。
    因為修士修行本就是與天爭命,誰不想早日突破更高境界?
    也隻有在白雲宗這樣元嬰大派,才能維持如此規模的講道傳統。
    畢竟宗門內金丹真人數量眾多,兩位數起步的金丹數量,可以輪流主持。
    而白雲宗的弟子們也都深知這份機緣的珍貴,每次講道都格外珍惜。
    雖然一天的講道時間有限,不可能涉及太過高深的內容,但對於他們這些低階修士而言,金丹真人的隻言片語往往就能解開困擾多時的修煉難題。
    韓陽收回思緒,轉頭對身旁的薑清漪說道:“薑師姐,我白雲宗登記在冊的修士總共有一百多萬,除去在外執行任務和遊曆的,平時在宗門內的估計也就五六十萬。看今天這場麵,怕不是來了小一半。”
    薑清漪聞言,微微頷首,清冷的麵容上浮現一絲淡淡的笑意:
    “師尊曾說,金霞真人的講道向來座無虛席,我們這次運氣很好。”
    就在兩人交談的間隙,天空中不斷有流光劃過。
    韓陽仰頭望去,隻見一道道璀璨的遁光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有的如流星般迅疾,有的似彩霞般絢爛,每一道遁光都代表著一位築基修士。
    這時,一道紫色遁光破空而來,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轉眼間就落在核心弟子區域的一個蒲團上,顯露出一位麵容冷峻的紫白袍青年。
    來人顯然是一位白雲宗核心弟子!
    但是對方顯露的氣息,說明他至少是築基巔峰。
    韓陽心中一震。
    眾所周知,核心弟子和核心弟子也所不同。
    真正厲害的核心弟子,他們禦劍乘風,瞬息數裏,他們踏空而行,如履平地,他們舉手投足間,盡顯仙家氣象!
    “這才是真正的修仙者啊......”韓陽在心中默默感歎。
    低頭看了看自己腰間的核心弟子令牌,韓陽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
    雖然掛著核心弟子的名頭,但以他現在的修為,終究還是隻能像普通弟子一樣,老老實實騎乘仙鶴,規規矩矩徒步進場。
    那些瀟灑自如的騰雲駕霧,對現在的他來說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這些師兄師姐的修為當真了得,來去如風,哪像我還要靠仙鶴代步。”韓陽輕聲歎道,語氣中難掩羨慕之情。
    他仰頭望著天空中不時掠過的道道流光,眼神漸漸變得堅定。
    總有一天,他也要像這些師兄師姐一樣,能夠自由自在翱翔於九天之上。
    畢竟,一個連飛行都做不到的修士,又怎麽配稱得上是真正的修仙者呢?
    薑清漪聞言,輕笑道:
    “師弟何必著急?以你的天賦和潛力,假以時日必定能後來居上。”
    “借師姐吉言!”
    然而,還未等韓陽回應更多。
    “鐺鐺鐺!”
    隨著宗門三聲鍾聲響起。
    鍾聲過後,整個廣場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向高台,等待著那個時刻的到來!
    就在這萬籟俱寂的一刻,異變突生!
    隻見大白天。
    晴空霹靂!
    萬裏無雲的天空中,一道金色雷霆自遠方山峰破空而來!
    那道金雷來得毫無征兆,刺目的光芒讓所有人都不自覺眯起眼睛。
    而且那雷光快得不可思議,以瞬息百裏的速度,在空中留下一道璀璨的金色軌跡!
    韓陽隻來得及看到一道模糊的金線劃過天際,下一刻,震耳欲聾的雷鳴才姍姍來遲,在群山間激起連綿不絕的回響。
    金色虹光太驚人了!
    光芒之盛,讓上午的太陽都黯然失色。
    一些修為較低的弟子已經承受不住這股威壓,不得不低下頭避開直視。
    僅僅過了七八秒,就從遠處上百裏外的山峰,出現在廣場之上。
    當金光臨近時,韓陽感到渾身汗毛倒豎,體內的靈力不受控製躁動起來。
    這種源自本能的戰栗,是低階修士麵對絕對強者時的自然反應。
    金光墜落在十丈高的講道台上,氣浪翻湧,靈壓如潮!
    落地瞬間產生的衝擊波讓前排弟子的衣袍翻飛。
    韓陽不得不抬手遮擋撲麵而來的勁風,眯著眼睛努力看清台上的景象。
    當光芒散盡,高台上赫然立著一位俊逸非凡的修士。
    他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卻自帶一股超然物外的氣度。
    一襲紫金色道袍,麵戴冠玉,模樣神俊。
    正是韓陽在前幾日在大殿見到那個年輕金丹。
    看著這位金丹真人出行方式。
    “這就是雷遁術嗎?”
    韓陽在心中暗自驚歎。
    這種高階遁術他也隻是聽說過,據說修煉到極致可瞬息百裏,是金霞真人的標誌之一。
    可惜還沒有等他感慨什麽。
    高台上的金霞真人隻是簡單負手而立,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他頭戴七星冠,身著紫金袍。麵如冠玉顯威儀,目似朗星含道妙。
    端的是仙風道骨,超凡脫俗。雖未施法,卻已令全場肅然。
    下方幾十萬修士。
    上到真傳下到雜役。
    所有人都下意識挺直腰板,連那些平日裏桀驁不馴的核心弟子都收起了散漫之態。
    直立起來,都恭敬彎腰,齊聲喊道。
    “恭迎金霞真人!”
    這場景壯觀得讓韓陽頭皮發麻,他從未見過如此多修士同時行禮的場麵。
    金霞真人盤坐高台,目光淡然掃過眾人,緩緩開口:
    “諸弟子免禮,本座齊和雲,今日由本座講道。”
    “都坐吧。”
    眾修士齊聲應道:“謝真人!”
    而後紛紛席地而坐,正襟危坐,全神貫注,隻待聆聽真人教誨。
    金霞真人微微頷首,緩緩開口道:“今日講道,分作練氣與符道兩篇。諸位且靜下心來,細細聆聽。若能從中悟得一二,那大道之路,便可期矣。”
    “仙人道士非有神,積精累氣乃成真。修真之道,當以練氣為始。”
    “氣者,乃天地之精華,人身之根本。”
    “練氣之法,在於引天地間的靈氣入體,將後天濁氣化為先天清氣。”
    “此過程需循序漸進,如琢如磨,切不可操之過急。”
    “有經雲:專氣致柔,能嬰兒乎?人若能常保清靜之心,天地靈氣自然歸聚。”
    “諸位需先調呼吸,使氣息悠長綿密,仿若春蠶吐絲,連綿不絕。”
    “再正身形,令百脈通暢無阻,恰似江河奔騰,一往無前。”
    “而後定心神,讓靈台清明澄澈,猶如明月高懸,不沾塵埃。”
    “如此,方能使精氣神三者合一,為練氣打下堅實基礎。”
    “須知,一念起時萬念生,此時不如守中抱一,心若磐石,不為外物所動,坦然順應萬事萬物。”
    “初時修行,可先從數息之法入手,待心沉靜如水,自然便能進入入定之境。”
    “在入定中,感受自身與天地靈氣的微妙聯係,嚐試引導靈氣入體。”
    “所謂練氣小周天,即打通任督二脈。引氣從尾閭起始,緩緩上行,過夾脊,上玉枕,入泥丸,下鵲橋,最終歸於丹田。”
    “而大周天者,則是十二正經與奇經八脈皆通。此中三關九竅,各藏玄機,需以意念引導靈氣,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強求速成。”
    “每一關竅的打通,都需等待靈氣積累足夠,自然衝關,否則易走火入魔。”
    “子午卯酉,此四正之時,乃練氣之最佳時機。”
    “子時一陽初生,午時一陰始長,卯酉之時為陰陽交替之際。”
    “子時練氣,可借天地初生之陽氣,壯大自身元氣。”
    “午時練氣,能采天地至陽之氣,煉化自身陰氣。”
    “卯時練氣,順應萬物生發之勢,促進靈氣吸收。”
    “酉時練氣,借助陰陽交替之力,調和體內陰陽。”
    “然而,修行貴在持之以恒,也不必過分拘泥於此時。”
    “若能日夜精進,不拘泥於時辰,亦是一種修行態度。”
    “修行途中,若遇種種幻象,切莫過於驚慌。”
    “須知一切幻象,皆是心魔作祟。”
    “心魔因人的貪嗔癡而生,或現以美色,或誘以財富,或激以憤怒。”
    “唯有持守本心,不為外物所惑,方能不為心魔所擾。當幻象出現時,需以清醒的意誌觀照自身,識破幻象本質,不為其所動。”
    “若被心魔控製,輕者前功盡棄,重者危及性命。”
    “待得氣滿自溢之時,周天自會流轉。屆時,丹田溫熱,百脈通暢,氣隨意動,方才算得練氣入門。”
    “入門之後,亦不可懈怠,需不斷鞏固修為,使靈氣在體內運行更加順暢,增強自身與天地靈氣的感應。”
    “而練氣初期,重在“引氣”。
    “天地之間,靈氣充盈,浩渺無形,散於六合之內,隱於萬物之中。”
    “初入練氣者,需覓一清淨之地,摒棄諸般雜念,澄心滌慮,如古井無波。”
    “繼而以意導之,仿若磁石引鐵,以自身之靈犀,感天地之靈氣。”
    “待有所感,徐徐牽引,使靈氣循經脈而入體,如涓涓細流,潤澤周身。”
    “此過程須專注凝神,循序漸進,切不可操之過急。”
    “若引氣不慎,靈氣逆亂,恐致經脈受損,修行之路,便多舛矣。”
    “至練氣中期,當求“靈力外放”。
    “此時,體內靈氣漸趨充盈,經脈已能承受更強之力。”
    “修行者需勤加修煉,熟稔掌控靈氣之法,使其隨心而動,由內而外,釋放於體外。靈力外放,可凝為護盾,禦敵於身外,可化為利刃,克敵於無形。”
    “此乃練氣中期之妙處,然亦需謹慎為之。靈力外放,耗力甚巨,若不量力而行,貿然施展,恐靈力枯竭,危及自身。”
    “且靈力運用之法,變化萬千,諸君需勤加揣摩,方能得心應手。”
    “練氣後期,關鍵在於“誕生靈識”。”
    “靈識者,非肉眼之識,乃心之靈覺,神之妙用。”
    “待體內靈氣滋養髒腑,通達百骸,神思漸清,靈識便有萌動之機。”
    “修行者需於靜定之中,內觀己心,探尋靈識之端倪。”
    “靈識一成,如開天眼,可察秋毫之末,可感風雲變幻,可洞察他人之靈力運轉,可識破幻境之虛妄。”
    “憑借靈識,修行者於戰鬥之中,能預知敵手之意圖,先發製人。”
    “於探索秘境之時,可尋覓隱秘之機緣,捷足先登。”
    “靈識之妙,難以盡述,諸君當悉心培育,使其日益強大。”
    “及至練氣巔峰,務必要“凝練法力”。”
    “練氣至此,靈氣已積蓄深厚,然欲求更高境界,需將靈氣凝練為法力。此過程猶如千錘百煉之鋼鐵,去蕪存菁,精益求精。”
    “修行者需以自身神念為爐,以天地靈氣為柴,將體內靈氣反複錘煉、壓縮、提純。”
    “法力一成,其質更純,其力更巨,其用更廣。”
    “……”
    言罷,講完練氣入門到巔峰,金霞真人稍作停頓,而後繼續說道:
    “接下來,便講講符道。
    符者,實乃天地間的靈文。
    符經有言: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
    紙,是符籙力量的承載之物,不同材質的符紙具有不同的特性。
    桃木紙,吸納天地正氣,天生具有驅邪之效。
    黃裱紙,質地柔韌,能容納多種靈氣,用途廣泛,最為通用。
    朱砂紙,以朱砂浸染,陽氣極盛,可增添符籙威力。
    靈筆,需用具有靈性的材料製成,如千年靈竹、靈獸之毫,能引導靈氣注入符紙。
    朱砂,亦非普通朱砂,而是經過特殊煉製,蘊含靈氣的靈砂,為符籙提供力量源泉。
    然此三者,不過是外在之物,最為根本者,在於心誠、氣足、神凝。”
    “《符咒全書》亦雲:三分畫,七分存想。
    心誠,則符有靈驗,需存敬畏恭敬之心。畫符時,心中需對天地神靈、符籙所蘊含的力量懷有虔誠敬意,不可有絲毫褻瀆之意。
    氣足,則符具威力,需使自身靈氣充盈。
    這便要求畫符者平日勤加修煉,積累足夠的靈氣,方能在畫符時將強大的靈氣注入符籙。
    神凝,則符成真品,需全神貫注,心無旁騖。畫符過程中,注意力稍有分散,便可能導致符籙繪製失敗。”
    “下筆落紙,鬼神皆知。若下筆時手抖,此乃氣不足、神不定之故。
    此時,可先調息凝神,待氣息平穩,心神安定,再行落筆。畫符時,需一氣嗬成,每一筆都蘊含著特定的符文力量與靈氣波動。
    符文的線條長短、粗細、曲直,皆有講究,不可隨意為之。”
    “符分五行,各有所屬。
    雷符屬木,因雷動於木,木能引雷,雷符可借木之生發之力,引動雷霆之力。
    火符屬火,其性炎上,能釋放強大的火焰力量。
    水符屬水,可操控水流,潤澤萬物,亦可用於防禦。
    土符屬土,堅實厚重,能穩固防禦,鎮壓邪祟。
    金符屬金,銳利剛猛,可斬妖除魔。
    畫符之時,需與自身靈根相合,方能發揮最大效用。
    若靈根為火,繪製火符則更加得心應手,威力也更為強大。”
    “寅時,陽氣初升,此時天地間陽氣萌動,利於繪製各類符籙。
    然而,不同符籙,各有其最佳繪製時辰。
    如驅邪符,宜在午時繪製,因午時陽氣最盛,可增強驅邪之力。
    辟邪符,宜於子時繪製,子時陰氣濃鬱,以陰製陰,可鎮宅辟邪。
    祛病符,則宜在卯時繪製,卯時萬物生發,利於祛病除災。
    此外,祈福符宜在辰時,此時天地祥和。
    招財符宜在申時,申時為日之西,金氣旺盛,利於招財。”
    “符本無質,以心為質。上等符師,神通廣大,一草一木,皆可為符。
    因他們已領悟符道真諦,心與天地合一,能賦予萬物符籙之力。
    但對於初學者而言,仍需借助符紙等媒介。”
    “符無咒不靈,咒無訣不應。
    咒,乃符之魂,賦予符籙特定的功效與指令。
    訣,為符之膽,決定符籙的發動與威力。
    不同的符籙,需配以相應的咒語與口訣。
    咒語需清晰準確念出,口訣則需以特定的手勢配合。
    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真符,自會生出靈氣,假符,不過徒具其形。欲辨符之真偽,可焚化觀煙,真符之煙,筆直上衝青天,且帶有奇異香氣。
    亦可入水觀形,真符入水,不會消散,反而能使水蘊含靈氣。
    此外,還可通過感受符籙散發的靈氣波動來辨別,真符的靈氣波動平穩而強大,假符則靈氣微弱且紊亂。”
    “符籙之效力,視修為而定。
    初學所繪之符,三日便會失效,因其靈氣注入不足,難以長久維持。
    小成之符,可保一月有效,此時繪製者對靈氣的掌控與符文的理解有所提升。
    大成之符,則經年不衰,繪製者已熟練掌握符道精髓,能將強大且穩定的靈氣注入符籙。”
    “《符經》有雲:天機不可輕泄。畫符若失敗,輕則符籙無效,白費心力與材料;重則遭受反噬,損傷自身元氣。
    故而,畫符之時,需萬分謹慎。每次畫符前,需做好充分準備,調整自身狀態,確保萬無一失。”
    “符道精微奧妙,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成。今日所授,不過是些基礎之法。一年之後,本座再為諸位講解符陣配合之法。
    符陣,乃符籙的進階運用,多個符籙相互配合,能發揮出遠超單個符籙的威力。”
    “內煉成丹,外用成法。氣,乃符之根本,符,為氣之運用。
    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靈氣為符道提供力量基礎,符道則是靈氣氣成果的外在展現。
    隻有靈氣足,才能繪製出威力強大的符籙,而通過繪製符籙,又能進一步鍛煉對靈氣的掌控。”
    “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大道至簡,貴在堅持。世間所謂速成之說,皆是虛妄之言。修行之路,需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急於求成者,往往根基不穩,難以長久。”
    “人心本好靜,然欲望常牽之。修行路上,最大之障礙,非天資,非機緣,而是心魔。心魔如影隨形,稍有不慎,便會乘虛而入。唯有時刻警惕,保持內心的清明,方能抵禦心魔的侵擾。”
    “道不擇人,人自擇道。但存向道之心,皆可修行。道,無處不在,即便是在那屎溺之間,亦有道之存在。無論出身貴賤,靈根資質高低,隻要有一顆向道之心,皆能踏上修行之路。”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雖有明師指點,可少走彎路,但最終還需自己潛心參悟。明師能給予方向指引與經驗傳授,但修行的感悟與突破,還需自己在實踐中摸索。”
    “不斷情欲,而能超脫。太上忘情,並非無情,而是不為情所困。修行者需在情感與修行之間找到平衡,不被情感左右,以理性與智慧對待世間萬物。”
    講道持續九個小時,金霞真人字字如珠落玉盤,句句似晨鍾暮鼓,振聾發聵。
    但見真人頂上三花聚頂,五氣朝元,慶雲繚繞間隱現大道真言。
    時而引經據典,時而現身說法,將玄妙道法娓娓道來。
    台下數十萬修士或凝神靜聽,或提筆疾書,更有甚者當場頓悟,周身靈氣翻湧。
    待到紅日西沉,霞光滿天之際,真人忽然收聲。
    頂上慶雲漸漸消散,化作點點金光沒入虛空。
    許多弟子仍端坐原地,如癡如醉,恍若大夢初醒。
    “今日講道至此。”真人聲如清泉,將眾人從悟道之境喚醒。
    “修真之路,貴在誠與恒二字。”真人語重心長道,
    “誠者,心無旁騖;恒者,鍥而不舍。望諸位弟子勤加修習,一年後再會。”
    言罷,真人長身而起,紫金道袍迎風飄動。
    最後留下一句箴言在眾人耳畔回蕩:
    “大道至簡,唯在堅持。散去吧。”
    話音未落,金霞真人已化作一道金光衝天而起,轉瞬即逝。
    台下眾修這才如夢初醒,紛紛起身行禮。
    一時間,廣場上“恭送真人”之聲此起彼伏,經久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