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天要下雨
字數:7010 加入書籤
                    屋子裏,韓承遠與沈慧正在閑話家常,忽然聽到那道熟悉的聲音。
    “是陽兒和老祖談完事了。”韓陽父親韓承遠,立馬手中的東西放下出門迎接。
    其實昨夜全族上下知曉他兒子歸來,他隻是礙於規矩,一直按捺著滿腔思念。
    沈慧早已起身,快步走向裏間,喜悅道:“青兒,魚兒,快出來,你們大哥回來了!”
    隻見一個溫婉的婦人牽著兩個孩子從屋內走出。
    女孩約莫十三歲年紀,眉眼間已有幾分沈慧當年的秀美。
    男孩不過五歲,睜著烏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張望著。
    一大家子人匆匆迎出。
    隻見院中站著一位身著紫金道袍的俊朗青年,長身玉立,氣度不凡。
    沈慧怔怔望著這個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淚水瞬間模糊了視線,她快步上前,一把將兒子擁入懷中:
    “陽兒……我的陽兒回來了……”
    她緊緊抱著這個已經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兒子,輕撫韓陽麵龐,淚水止不住滑落,卻笑著道:
    “長高了……這些年在宗門裏過得好嗎?”
    她仔細端詳著兒子俊朗的容顏,眼中滿是驕傲:
    “我兒子真是俊朗,比外麵流傳畫像上還要好看。”
    韓陽感受著母親溫暖的懷抱,鼻尖縈繞著記憶中熟悉的氣息,眼眶也不禁發熱。
    哪怕是修仙者,也難斷這份血脈親情。
    他輕輕回抱住母親,聲音溫柔:“娘,我在宗門裏挺好的,師父和師兄們都待我極好。”
    站在一旁的韓承遠,這個韓家新晉築基修士,向來沉穩內斂的男人,此刻也隻是靜靜望著妻兒。
    他的嘴唇微微顫動,最終卻什麽也沒說出口。
    這個曾經需要他俯身教導的孩子,如今已經長得比他還高了。
    望著兒子挺拔的身姿,他不由自主想起那些年手把手教他認字、帶他修煉的點點滴滴。
    全族唯一的金丹真人,是他的兒子。
    他這個做父親的,心中是何等驕傲。
    沈慧察覺到丈夫的沉默,鬆開懷抱,輕輕推了韓陽一把:“快去讓你爹好好看看你。這些年來,他嘴上不說,心裏可比誰都惦記著你。”
    韓陽轉身麵向父親,深深一揖:“父親,兒子回來了。
    韓承遠這才快步上前,重重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千言萬語最終隻化作一句:“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說完,他別過臉去,悄悄用袖口拭去眼角的濕潤,再轉回頭時,已恢複了往日的沉穩:“你娘這些天一直在念叨,說你最愛吃她做的糖醋靈魚。今早天沒亮就去集市買了最新鮮的銀鱗魚,這會兒還在廚房裏養著呢。”
    沈慧挽著兒子的手臂,嗔怪看了丈夫一眼:“還說呢!不知道是誰,前些日子特意托人從捎來一壇靈酒,說是要等兒子回來一起喝。”
    韓承遠輕咳一聲,臉上難得露出一絲窘迫。
    韓陽望著父母這番模樣,心頭湧起陣陣暖流。
    這時,兩個小小的身影怯生生湊了過來。
    “大哥……”兩個孩子仰著頭,好奇打量著這個陌生的大哥哥。
    自從出生起,他們就隻聽父母和族人提起過這位天才大哥的名字。
    “這就是我的弟弟妹妹吧。”韓陽俯身,溫柔摸了摸兩個小家夥的頭。
    “都叫什麽名字?”
    “大鍋~我叫韓青青。”女孩搶先答道。
    “我叫韓小魚。”旁邊的小男孩也不甘示弱,奶聲奶氣說道。
    韓父見狀,輕聲解釋道:“你離家後,老祖特意囑咐我們,趁著年輕多要幾個孩子。等我築基之後,再想要子女就困難了……”
    一旁的韓母聞言,臉上泛起淡淡的紅暈。
    自從生下韓陽這個天才後,他們在族中的地位就水漲船高,享受的待遇也是最好的。
    就連族長都曾打趣說,讓他們趁著年輕運氣好多生幾個,多為家族添磚加瓦。
    韓陽表示理解。
    修士修為越高,孕育子嗣便越困難。
    練氣期與凡人相差不大,一旦築基,生育能力就會大幅下降。
    父親韓承遠是下品三靈根,金水火相生。
    母親沈慧來自鄰郡的築基家族青田沈氏,是下品四靈根。
    修士結合誕下有靈根子嗣的幾率,確實比凡人大得多,這也是修仙家族鼓勵多生育的原因,都為了家族的延續與壯大。
    這倒也不是說他這個號練廢了,打算重新練一個小號。
    在以血脈為鏈接的修仙家族中,隻生一個的情況確實極為少見。
    “多生優育”本就是各家奉行的長遠之策,信奉的正是量變產生質變的道理,在眾多家族修士中,隻要出一個天賦出眾的,全族都會傾力培養。也正是這樣一代代的托舉,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一個家族才能在殘酷修仙界中崛起。
    “靈根測了嗎?”韓陽問道。
    “青兒是下品四靈根,如今是練氣一層。”韓父輕輕搖頭,
    “魚兒還未滿六歲,按照規矩,要等到六歲才能測靈根。”
    韓陽頓時明白了為何妹妹會在家中修行,而不是送往宗門。
    在吳越修真界,大多數宗門收徒極為嚴格,基本隻招收十二歲以下的弟子,從小就開始培養,而且通常不收下品四靈根和五靈根的弟子。
    這個靈根,可以說已與絕大多數宗門無緣了。
    而像白雲宗這樣連下品五靈根都收的元嬰宗門,在整個吳越可謂是異類存在,也隻有這等丹道大宗,才供養得起如此眾多的低資質弟子。
    “有靈根就好。”韓陽笑著揉了揉妹妹的頭發,“資質差些也無妨,將來大哥給你們準備洗髓伐骨的靈藥,用資源砸也能砸出一個築基修士來。”
    在韓陽看來,即便是下品四靈根,隻要資源充足,未嚐不能培養成築基修士。
    若是沒有靈根,那才真是無可奈何。
    如今有了弟弟妹妹,能代他陪伴在雙親身邊,倒也讓他安心不少。
    “走,進屋說話吧。”韓陽溫聲說道,“兒子可是惦記娘的手藝好多年了。在宗門時,最想的就是這口糖醋靈魚。”
    沈慧頓時眉開眼笑,連聲道:“娘這就去做!那銀鱗魚還活蹦亂跳的呢!”
    韓陽這次回來,最主要的就是看望父母。
    修仙無歲月,下一次相見不知又是何年何月。
    方才他以神念探查,父親雖然築基成功,卻隻是最下品的道基,前路已斷。
    母親這些年來靠著他的資源供給,如今年紀六十出頭,也是練氣八層了,距離築基尚有距離。
    不突破築基,練氣修士壽元不過一百多年。比起離家的時候,父親因築基成功顯得年輕了許多,母親卻肉眼可見蒼老了些。
    生老病死,這就是修仙路上的無奈,即便他已是金丹真人,目前也無法逆轉親人的衰老。
    待到一家人在桌前坐下,桌上已擺滿了沈慧精心準備的菜肴。那盤糖醋靈魚色澤金黃,香氣四溢,讓人食指大動。
    “都嚐嚐,你娘忙活了一天。”韓承遠笑著說道。
    韓青青乖巧給大哥夾了一塊魚腹肉,韓小魚則眼巴巴望著那盤魚,小手已經悄悄伸向了筷子。
    韓陽嚐了一口靈魚,那熟悉的味道在口中化開,酸甜適中的醬汁包裹著鮮嫩爽滑的魚肉,每一味都恰到好處。
    “娘的手藝還是這麽好,還是記憶裏的味道。”韓陽讚道。
    沈慧聽後,眉眼彎彎:“多吃些,等回了宗門,可就吃不著了。”
    這一刻,院子裏充滿了久違的歡聲笑語。韓承遠不時詢問兒子在外的見聞,沈慧則不停給孩子們夾菜,韓青青和韓小魚嘰嘰喳喳說著家中的趣事。
    待到飯後,兩個孩子被帶去休息,屋內隻剩下韓陽與父母三人。
    韓陽神色一正,開始忙起此次歸家的要事。
    他袖袍輕拂,桌案上頓時出現了數個精致的玉瓶與玉盒。
    “父親、母親,這些是兒子為二老準備的修行資源。”
    他先取出兩個玉瓶:“這是兩瓶延壽靈物青木露,每瓶可延壽二十載。
    還有這顆二階延壽靈丹,服用後可延壽二十五載。
    接著打開一個裏麵靜靜躺著一顆丹藥:“這是冰肌玉骨丹,是定顏丹藥。母親服用後,可永駐青春容顏。”
    他又取出數個瓷瓶,輕輕推到父母麵前:“這些是築基期修煉所需的丹藥,還有精品築基丹。”
    韓父看著眼前這些一堆資源,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韓陽心念微動,通過小元那裏取出兩件散發著朦朧光暈的靈物。
    一件形如靈芝,通體碧綠。
    一件狀若蓮花,瑩白如玉。
    “這是蘊靈芝和白蓮,都是能提升靈根品質的天地靈物。”
    韓陽說道,“雖然不能將靈根蛻變為極品,但讓靈根品質提升一個小台階,從下品升至中品,卻絕非難事。”
    沈慧聞言。
    她真的靈根品質對修士意味著什麽。若是能從下品四靈根提升至中品,那她此生或許也有望築基了。
    至於父親,韓陽心中已有另一番計較。
    他沉吟片刻,輕聲詢問道:
    “父親,不知您是否願意轉修功法?隻是有意轉修,需散去當前境界,重凝道基。”
    韓父聞言,神色變幻不定。
    他沉默良久,最終長歎一聲,緩緩搖頭:“為父今年已八十有二,能在暮年築基,對下品靈根而言已是想都不敢想的造化。重頭再來......為父沒有這個勇氣,也沒有這個時間了。”
    他伸手輕撫那些靈物,眼中既有欣慰,也有釋然:“能有你這樣的兒子,為父此生足矣。這些珍貴的資源,還是留給你母親和弟弟妹妹吧。”
    韓陽卻也能理解父親的選擇。
    修行之路,終究是各人有各人的緣法。
    “既如此,兒子尊重您的決定。”韓陽又取出一枚通體瑩白的玉符,鄭重放在父親手中,“這枚玉符中封存了我三道本命神通凝練的劍意。危急時刻捏碎,可斬金丹。請父親務必隨身攜帶,以防不測。”
    韓承遠接過玉符,不由得神色一凜。
    他也知這是兒子的一片孝心,將玉符收入懷中。
    沈慧在一旁默默拭淚,既為兒子的孝心感動,又為丈夫的選擇感到惋惜。
    但她明白,這就是他們這一代修士的宿命,能夠築基已是萬幸,不敢再奢求更多。
    待韓陽安排好一切,便在家族中停留了十四日。
    這期間,他用金丹法力為父母調理身體、提升靈根,更多時候隻是陪著父母閑話家常。
    修仙者,並非無情。
    他始終相信,一人得道,並非隻為獨善其身。
    正所謂先富帶動後富。
    而事實表明,先富起來的人隻會讓自己親人富起來。
    將來的事情,待他修為更進一層時,自有能力去改變。
    至於其他人,還是那句老話,不是不富,而是緩富,慢富,優富,有次序的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