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日子
字數:7502 加入書籤
                    接下來的日子,收徒大典塵埃落定後,韓陽很快回歸了自己的修行節奏,並未因收徒之事耽擱其他要務。
    他先是為三位親傳弟子排定序位:
    年紀最長的餘知為大弟子。
    第五聞歌為二弟子。
    年紀最小的陸江川則是三弟子。
    序位既定,發放完宗門各種福利之後,韓陽便以神念暗中觀察弟子們的修行狀況。數日下來,他發現這些弟子雖天賦出眾,全然不及他當年為求仙道,晝夜不輟、寒暑不息的刻苦與專注。
    “這個年紀,正是該勤修苦練的時候,怎麽睡得著覺?實在太懈怠了。”韓陽看著弟子們鬆散的狀態,不禁連連搖頭。
    他雖然知道這多半是少年心性使然。
    這般年紀的孩童,確實難以靜心專注修行。
    即便是平日最為用功的二弟子第五聞歌,偶爾也會在修煉時偷懶。
    這時,他忽然靈機一動,想起了什麽,喚出小元詢問道:
    “小元,問道聖地可有什麽督促弟子修煉的妙法?”
    小元用力點頭,開心說道:
    “主人,有的!聖地先賢們高瞻遠矚,早已考慮到後輩弟子或有惰性,專門為了修煉懈怠的弟子研製了一種練功傀儡。”
    “這些傀儡通過種魂秘術編入程序,能夠誕生靈智,全天候督導弟子修煉,一刻也不鬆懈。”
    “哦?細細說來。”韓陽聞言頗感興趣。
    “這些傀儡內置了聖地曆代名師的教學心得,能根據弟子修為進境自動調整教導方式。”
    “知識淵博,弟子哪裏不會,便可隨時提問,傀儡也會第一時間給出解答。”
    “從晨課到晚修,無論是功法講解還是疑難指點,它們全天陪伴,無微不至。”
    小元解釋道,“最重要的是,它們秉承預設程序,鐵麵無私,絕不會因弟子撒嬌偷懶、巧言令色而有半分鬆懈,說練一千遍,就絕不會在第九百九十九遍停下。”
    韓陽聽得眼中一亮,不由暗讚:
    薑還是老的辣,果然,聖地是真會玩啊。
    這不就是妥妥的修真界版中式教育麽?
    玉不琢,不成器,古人誠不我欺。
    他隨即吩咐小元從庫存中取出三具精致的白玉傀儡。
    這些傀儡約半人高,通體瑩白,表麵流轉著溫潤靈光,隱隱透出不凡氣息。
    在小元的指導下,韓陽施展種魂秘術,將三道靈光打入傀儡核心。
    刹那間,傀儡眼中泛起智慧神采,仿佛被注入了靈魂,悄然“活”了過來。
    望著這三具即將肩負起督導重任的傀儡,韓陽滿意點頭。
    為了弟子們的成長,這點投入實在不算什麽。
    畢竟,為師可是操碎了心啊。
    他大手一揮,十分大氣。
    一人一具,都有份。
    起初,得到傀儡的三人還歡天喜地。
    可惜,這份開心並沒持續多久。
    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那三具白玉傀儡,承載著師尊的意誌,時刻如影隨形。
    從晨起練氣到夜半打坐,從術法研習到功法研習,所有事情都必須親力親為,容不得半點虛假。
    傀儡鐵麵無私,要求嚴苛到令人發指。
    說練一千遍,便是一千遍,差一遍,差一息,都要重頭來過。
    它們眼中那抹靈動的光,此刻看來,與師尊威嚴的注視別無二致。
    根本就不敢偷懶。
    ……
    將弟子們的修煉事宜安排妥當後,韓陽便安心在紫霞峰上過起了安穩修煉的日子。
    半月後的一個清晨,峰頂藥田上空突然烏雲密布。
    隻見一株通體金黃的藤蔓在藥田中輕輕搖曳,周身散發著濃鬱的靈氣。
    正是即將渡劫的二階極品靈藥龍筋藤。
    “轟隆——”
    第一道天雷轟然劈下,金色藤蔓劇烈震顫,表麵泛起細密電光。
    緊接著第二道、第三道接踵而至,藤蔓在雷光中不但沒有受損,反而愈發晶瑩剔透。
    當最後一道天雷落下時,龍筋藤突然綻放出耀眼光芒,藤身浮現出龍鱗般的紋路,散發出陣陣異香。
    【龍筋藤:三階靈藥,取其汁液浸泡身體,使其如龍筋般強韌。多用於三階體修修煉,亦可煉製龍象鍛骨丹】
    韓陽滿意看著這株曆經雷劫的三階靈藥。
    “總算培育出本月第二株三階靈藥了。”
    “我肉身停滯在三階後期已久,如今三階朱果的淬體效果越來越弱,是時候培育些新品種了。”
    韓陽當即運轉歲月神通。
    隻見他周身歲月之力湧向龍筋藤。
    在神通催動下,藤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拔高,轉眼間便又多長了一丈有餘。
    “先催熟到極限再說。”
    如今韓陽創出自身功法後,又突破至金丹中期,法力遠比從前雄厚。
    雖大成境界的歲月神通單次仍隻能催熟三百年,但全力施展之下,一日之內連續施展二十次都綽綽有餘。
    照此進度,隻有一天便能將這株龍筋藤催熟至九千年火候。
    除此之外。
    藥田旁還立著一道倩影。
    陸明月輕托香腮,望著滿園靈藥若有所思:
    “今日該煉什麽丹藥好呢……”
    她一時拿不定主意,轉頭朝韓陽招了招手:
    “陽兒,最近可有什麽新培育的三階靈藥?”
    韓陽聞聲走來,目光掃過這片生機盎然的藥田。
    如今這裏已成了師徒幾人共用的靈植園,不僅師尊在此種植,連蕭師姐也加入了進來。
    她們提供珍稀的靈藥種子,由韓陽負責催熟。
    說到底,還是三階靈藥渡劫的成功率太低,稍有不慎便被天雷轟成飛灰。
    原材料損耗太大,韓陽不得不謹慎留種,或四處搜尋新種備用。
    盡管成株艱難,但日積月累之下,成功的也不在少數。
    從前他們這一脈常為缺少靈藥發愁,如今卻是多得不知該煉什麽丹才好。
    “師尊不妨煉製龍象鍛骨丹?”韓陽略一思索,建議道,“今日剛成一株龍筋藤,藥性正足。此丹也契合弟子眼下煉體所需。”
    他語氣謙遜,又補充道:“弟子的煉丹技藝遠不及師尊火候,這等三階極品丹藥,還是由師尊親手煉製,方能物盡其用。”
    陸明月聞言嫣然一笑:“好,那便依你。”
    她這個做峰主的,如今依然是峰中煉丹造詣最高之人。
    既然弟子有需要,她這個做師尊的多操勞一些,也是理所應當。
    師徒之間,互幫互助,本就尋常。
    陸明月取了龍筋藤,便回丹房開爐煉丹。
    她前腳剛離開,妙元真人洛天衣便飄然而至。
    “韓師弟可在?”
    韓陽抬頭,見是白雲峰的洛師姐,含笑道:“師姐來得正好,丹藥已經備好了。”
    這位昔日的真傳弟子,如今已是白雲峰副峰主,與韓陽相熟已久。
    她取出四株靈氣盎然的三階靈藥,又添了一袋上品靈石。
    韓陽接過,將一瓶丹藥遞了過去。
    【五行歸元丹】
    這是專門為金丹初期修士煉製的修煉丹藥,他平日煉製了不少。
    二人交易幹脆利落,顯然已是慣常。
    洛天衣收好丹藥後,又拉著韓陽閑談許久。她來紫霞峰已不是一次兩次,對這裏的規矩流程很是熟悉。
    沒過多久,玉霄峰的李長安也到了。
    同樣是為求丹而來,一樣的交易流程。
    三位真人在峰頂小坐片刻,品茶論道。
    如今這二位都是各峰高層人物,對韓陽都是保持著交好的態度。
    韓陽也已經習慣了,如今時不時就有各峰真人來紫霞峰。
    事情緣由就是紫霞峰上頻繁出現的雷劫異象,早已引起宗門高層的注意。
    起初眾人還以為是陸峰主煉出了帶丹紋的靈丹。
    畢竟唯有那等品質的丹藥,方會引動天雷。
    可隨著雷劫一道接一道,頻率高得反常,三位元嬰老祖終於親自過問。
    這一查,才震驚發現,引動雷劫的並非丹藥,而是韓陽培育的三階靈藥!
    韓陽簡單說明了枯榮體對靈植的催熟之效後。
    三位老祖當場動容,當即下令將紫霞峰藥田列為宗門重地。
    消息傳開,專精靈植之道的翠微峰主蕭千鬆大為震撼,幾乎日日親至紫霞峰觀摩學習,每每流連忘返,恨不得常住於此。
    連天陣師叔都特意在紫霞峰布下四階防護大陣,以護持這些珍稀靈藥。
    雖然宗門提議擴大種植規模,但韓陽婉言謝絕了。
    他寧願守在自己屋旁這一方藥田,也不願四處奔波。
    宗門雖有些遺憾,卻也明白此事強求不得,
    不過,為了提升整體實力,轉而頒布了最高級別的宗門任務。
    發動全宗之力收集各類珍稀靈藥種子。
    此令一出,全宗所有弟子震動。
    靈藥種子與成熟靈藥全然不同,獲取難度相對較低,卻同樣能換取貢獻。
    此舉極大激發了弟子們完成宗門任務的熱情。
    而那些卡在瓶頸多年的金丹真人們頓時激動不已。
    能增進修為的三階丹藥何其珍貴,即便是金丹真人也難得一見。
    如今有了穩定的丹藥來源,眾人紛紛前往紫霞峰求丹。
    紫霞峰的規矩簡明扼要:以其他同階資源換三階靈丹。
    一時間,眾多常年閉關的金丹真人有了奮鬥目標,紛紛出關,或掏空家底,或四處尋覓資源。
    畢竟閉關苦修實屬無奈之舉,若有丹藥輔助,誰還願意常年枯坐?
    直到送走兩位真人後,韓陽突然想起一事,輕聲自語:
    “算算日子,這個月該輪到我去講道了。”
    ……
    隨著宗門講道之期臨近,明陽真人將出席本次金丹講道的消息不脛而走,頓時在全宗上下引起轟動。
    這可是那位名震東極域的明陽真人首次公開講道!
    全宗從真傳弟子到外門雜役,無不議論紛紛:
    “這個月的講道居然是明陽真人主持!”
    “萬萬不能錯過!”
    “明陽真人不到三十便結丹成功,如今更是碾壓聖地聖子,他的修行心得何其珍貴!不知會傳授何等玄妙心得……”
    “這次講道的位置肯定搶手,我們得提前去占座。”
    “你還不知道?有些師兄三天前就去占位置了。”
    “這也太誇張了!現在去連台階都坐滿了吧?”
    “快走吧,再晚怕是隻能坐樹上聽了!”
    在全宗百萬弟子期盼中,時光悄然流逝。
    所有弟子們感覺這幾天過得特別慢,每天都會不自覺看向日曆,計算著講道之日的到來。
    終於,在無數期待的目光中,十月十五這一天如期而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