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效果
字數:8757 加入書籤
                    同時也讓台下百萬弟子,瞬間感覺與這位宗門傳奇人物的距離拉近了許多。
    “原來真人當年也和我們一樣......”
    人群中,薑清漪的眼神最為複雜,也最有感觸。
    她望著講道台上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思緒不禁飄回了二十年前。
    那時他們還是初入仙門的少年,講道時的相見到並肩而坐。
    往昔的對話猶在耳邊,如今那個曾與她一同聽道的少年,已然站在了百萬人仰望的講道台上。
    而她,卻仍在台下仰望他的身影。
    “韓師叔原來一直還記得……”
    韓陽見台下弟子們的神情明顯放鬆了許多,不禁微微一笑。
    他年紀其實與台下許多弟子相仿,甚至有不少內門弟子比他還年長些許。
    這個年紀便登壇講道,在白雲宗曆史上唯一一例。但修行之道,達者為先,他既已結丹,便有責任為後輩弟子指點迷津。
    “今日講道,吾與宗門諸位真人不同,此次專講我最熟悉的兩樣,修煉心得與丹道感悟。”
    一聽韓陽要講解自身修煉心得,全場弟子頓時精神一振,紛紛豎起耳朵,連前排的金丹真人們也都正襟危坐。
    這位年紀輕輕便結丹的天驕,對修行的理解必然與他們大不相同。
    哪怕隻領悟其中百分之一,對日後道途也大有裨益。
    全場寂靜,所有人都在等待著。
    在萬眾期待中,韓陽緩緩開口:
    “修煉之法,相信你們的師長都已悉心教導。你們皆已引氣入體,踏上了修行之路。
    然,法為何物?道在何方?
    可曾靜思,何以同修一典,進境殊途?
    為何天驕朝遊北海暮蒼梧,庸者十年困守不得出?
    靈根資質固然有別……然根本在於,諸弟子所奉之道,未必契合本真。
    昔人遺典,皆為承載的是他們對天地的領悟,契合的是他們自身的特質。
    然人身如葉,脈絡各異,心性似川,流勢不同。若強循舊跡而行,猶刻舟求劍,終失滄海。
    再論靈根。人皆謂靈根定命,然吾今日欲言,桎梏爾等者,另有其由。
    天地有靈,何謂靈氣?
    陰陽五行,異種紛呈。
    金靈銳利,水靈綿長,火靈熾烈,木靈生機,土靈厚重,各具其性,各賦其能。
    故而,修行首在知己。
    知我靈根屬何性,知我心意向何道,知我體質宜何功。功法與人的契合,猶如琴瑟和鳴,弦不對位,難成佳音。
    單靈根者專精一道,多靈根者則需平衡諸元。靈根每多一根,修行難度倍增。五行靈根者,需五行圓融方可晉升。精力時間,大不相同。
    修行路上,資質平庸者常聞瓶頸。
    練氣有之,築基有之,金丹亦有之。
    然何謂瓶頸?
    如頭頂一層隔閡,看不見,摸不著,卻始終在那裏,令修行不得寸進。
    此非前路已絕,而是舊我已盡,新我未生。
    天靈根修士何以輕鬆結丹?因其專精一道,如利錐破囊。
    五靈根修士何以舉步維艱?因需調和五行,平衡陰陽。
    然極品五靈根突破速度為何反超天靈根?
    因其五行圓滿,自成天地,周流不息。破境之時,五氣朝元,如臂使指,故能勢如破竹。
    吾今以丹道喻之:修仙界有破境丹可助修士強行突破,其理何在?
    乃借藥力平衡體內靈力,令周身靈力如百川歸海,匯於一處,以磅礴之勢衝破玄關。
    然此丹終是外物,雖可暫破瓶頸,卻如借他人之力舉鼎,難免傷及根本,服之則前路斷絕。
    既知丹藥可行,他法何不可為?
    吾觀萬法明一理:既然外力可破枷鎖,吾修士等何不能凝周身靈力為針,以水磨工夫,徐徐圖之?
    如春雨潤物,細密綿長,點在瓶頸薄膜之上。雖不似丹藥猛力,卻終有破障之時。
    此法不借外物,不損根基。
    要旨在於:明心見性,知己知彼。
    知我靈力流轉之軌跡,明我心意動念之起伏。
    單靈根者求精純,多靈根者求和諧。
    當你們真正掌控了自身每一分力量,瓶頸不過是窗前薄霧,朝陽既出,自然消散。
    ……”
    話音落下,全場寂然。
    這番見解如醍醐灌頂,為眾人指明了一條前所未有的修行之路。
    “居然是突破瓶頸的秘法!”
    台下響起陣陣驚歎。
    “明陽真人竟將如此珍貴的破境心得公之於眾?”
    “這等胸襟氣度,實乃我輩楷模!”
    一時間,場中議論紛紛,所有修士都露出肅然起敬的神色。
    一位麵容滄桑的外門弟子熱淚盈眶,喃喃自語:
    “對我等資質低劣的修士來說,這簡直是絕無僅有的機緣啊!”
    這一刻,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場講道的珍貴。
    特別是那些卡在瓶頸多年的修士,更是將韓陽的每一句話都視若珍寶,生怕漏掉半個字。
    這份機緣,對他們而言猶如久旱逢甘霖,是突破困境的唯一希望。
    韓陽在台上娓娓道來,將自己創法時的感悟細細剖析。他修行二十六載,從最初的引氣入體,到後來的築基結丹,每一個階段都有獨特的體會。
    考慮到弟子們的悟性差異,他刻意放慢語速,從最基礎的功法創造運行原理,到術法修習要領,再到丹道入門知識,都細致講解,循循善誘,就差手把手教導了。
    他詳細講解了每個階段的修煉要點,還分享了自己突破時的親身經曆。
    講到精彩處,他甚至當場演示了幾個小法術的運用技巧,讓弟子們大開眼界。
    在丹道方麵,韓陽更是傾囊相授。他從靈藥的辨識講起,到火候的掌控,再到成丹的要訣,無一不詳。
    “煉丹如修行,重在掌控。火候太過則藥性流失,火候不足則藥力不純。如同修行,太過急躁則根基不穩,太過保守則難有寸進。”
    在他講道之時,周身不時有青色蓮影浮現,天空中紫霞東來,祥雲繚繞,異象紛呈。
    這是韓陽從金霞真人處學來的小技巧。
    以神通溝通天地,營造玄妙景象。雖然於修行無實質助益,卻讓講道氛圍更添幾分逼格。
    台下,韓陽門下的三個小弟子看得目不轉睛。
    陸江川雙眼放光,緊緊盯著師尊周身流轉的青色蓮影,喃喃自語:
    “師尊這般風采,當真是舉世無雙。我日後也要學會這等神通!”
    “這就是師尊認真起來的表情嗎!”
    在他身側,第五聞歌屏息凝神,那雙清澈的眸子中倒映著萬千劍意。
    與其他弟子不同,她天生對劍道有著超乎常人的感知力。此刻,她能從那些看似柔和的蓮影中,感受到一股至高的劍意。
    “太……太帥了!”餘知更是激動不已。
    能拜在這樣一位師尊門下,實在是他們此生最大的機緣。
    就在三人竊竊私語之際,隨著講道深入,廣場上空忽然飄起了淅淅瀝瀝的靈雨。
    這靈雨是韓陽特意招來的,並非真正的雨水,而是精純的天地靈氣凝聚而成的精華。
    天空下起了小雨,雨滴落在弟子們身上,那些困在瓶頸多年的修士隻覺得渾身舒暢,原本滯澀的靈力開始緩緩流動。
    更有甚者,在這靈雨的滋養下,竟然當場突破了困擾多年的關隘。
    隻見場中靈氣湧動,一道道突破時特有的靈力波動此起彼伏。
    一個白袍外門弟子忽然長身而起,周身靈氣翻湧,竟是直接從練氣六層突破到了七層。
    他激動得熱淚盈眶,朝著講道台深深一拜:“多謝明陽真人!”
    另一邊,一個白衣女修閉目凝神,顯然已經進入了難得的頓悟之境。她眉心的靈光越來越亮,顯然收獲頗豐。
    連各峰真人也都不住頷首,彼此交換著讚許的目光。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真人捋須歎道:“明陽師弟這番講道,當真是字字珠璣,便是我等也受益匪淺啊。”
    從金丹到築基,再到練氣弟子,每個人都能從韓陽的話語中有所領悟。
    就連那些廣場周圍停鶴坪,能通人言的仙鶴也感受到了這場講道的玄妙,在廣場四周翩翩起舞,清脆的鶴鳴聲此起彼伏。
    這一刻,整個白雲宗都沉浸在講道的玄妙之中。
    九個小時轉瞬即逝,已是日暮西山。
    “此外,修行並非一味閉關苦修。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同樣是修行的一部分。遊曆天下,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感悟天地自然的奧妙,這對心境的提升大有裨益。”
    韓陽還特別強調了道心的重要性:
    “道心堅定,方能行穩致遠。修行路上誘惑眾多,若道心不堅,很容易誤入歧途。切記,守住本心,方得始終。”
    講到這裏,天色已近黃昏。
    韓陽見弟子們仍意猶未盡,便笑道:
    “今日講道便到此為止。修行之道,貴在實踐。望諸位回去後好好消化今日所學,將其轉化為自身的修為。”
    他起身而立,紫衣在晚風中輕輕飄動。
    這一刻,他挺拔的身影堪比一座大山,散發出令人心折的氣度。
    “多謝真人,講法傳道!”
    百萬弟子如夢初醒,躬身行禮。
    那感激之聲匯聚成洪流,震天動地,連遠在山巔的雲霞都被這聲音激蕩得翻湧不休。
    無數弟子眼中含著熱淚,今日所得,足以改變他們一生的修行軌跡。
    韓陽目光掃過台下,看著那一張張認真的麵孔,忽然覺得有些似曾相識。
    那一張張專注的臉龐,一雙雙渴望的眼睛,讓他恍惚間以為自己不是在講道,而是在台上演唱著那首《彈棉花》。
    這個荒誕的念頭一閃而過,他不由得在心底莞爾。
    “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能領悟多少,就看各自的造化了。”
    韓陽在心中輕歎。
    作為傳道者,他已經傾囊相授,作為同門,他已經盡了全力。
    修行之路終究要靠每個人自己去走。
    “下班了,該回峰裏麵了。”
    這個念頭自然而然浮現在腦海。
    他抬眼望向天邊,夕陽正好,霞光滿天,正是歸去的好時辰。
    隨即,他身形漸漸化作一道青白相間的遁光。
    在百萬道目光的注視下,遁光緩緩升空,在暮色中劃出一道優美的軌跡,最終消失在雲深之處。
    “恭送明陽真人!”
    山呼海嘯般的送別聲再次響起,久久不絕。
    許多弟子仍保持著躬身的姿勢,目送著那道遁光消失在天際,要將這份恩情永遠銘記在心。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無論是先前惠及全宗的丹藥,還是今日傾囊相授的講道,這份恩情,還不完,根本還不完。
    待到韓陽離去,白忘機望著台下煥然一新的氣象,不禁心潮澎湃。
    放眼望去,整個廣場上靈氣湧動,突破時特有的靈力波動此起彼伏。
    經過粗略估算,今日少說也有上萬弟子突破了境界,這在整個白雲宗的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盛況。
    “韓師弟,對宗門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白忘機喃喃自語。
    他環視四周,看著那些仍在閉目感悟的弟子,看著那些相擁而慶的弟子,看著那些激動得熱淚盈眶的長老,一股熱流湧上心頭。
    “宗門有幸得此瑰寶,天佑我白雲宗啊!”
    白忘機看得分明,韓陽是真心將白雲宗當成了自己的家。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修真界,多少天驕弟子一朝得道便遠走高飛,多少驚豔才絕之輩隻顧自身修行。
    而韓陽卻能在自己成長的同時,不忘反哺宗門,以一己之力帶動整個宗門共同提升。
    暮色漸深,廣場上的弟子們開始有序退去,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收獲的喜悅。
    白忘機獨自站在高台上,望著這欣欣向榮的景象,心中湧起無限感慨。
    “有韓師弟在,何愁宗門不興?假以時日,我白雲宗必將在他的帶領下,走向前所未有的輝煌!”
    “我等也不能拖師弟後腿了!”
    ……
    “真人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遠處樹梢上,張小凡已是淚流滿麵,下地朝著韓陽消失的方向深深一拜。
    就在方才聽道之時,他卡了整整好幾年的練氣三層瓶頸終於鬆動,一舉突破到了練氣四層。
    這意味著,他終於達到了外門弟子的考核標準。
    這個曾經遙不可及的夢想,在今日竟成了現實。
    想到多年來在雜役處的艱辛,想到那些因資質平庸而受盡的白眼,張小凡的淚水再次奪眶而出。
    他緊緊握住雙拳,暗自發誓:定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緣,不負明陽真人的點撥之恩。
    “爹,娘,孩兒終於有望成為外門弟子了……”
    他哽咽著望向故鄉的方向,看到了雙親欣慰的笑容。
    夕陽的餘暉灑在少年堅毅的臉上,也灑在整個白雲宗的上空。
    今日這場講道,張小凡隻是宗門內萬千受益者的一個縮影。
    而那些與韓陽相識相知之人,此刻心中掀起的波瀾更是無以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