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發獎金!

字數:4794   加入書籤

A+A-


    臘月的廣東,空氣裏稍微帶上了一點涼意,但星辰電子廠的廠房內卻熱火朝天。
    流水線不停運轉,工人們埋頭組裝著那款讓工廠起死回生的“星辰S1”手機。
    下午三點,廣播裏突然傳來通知:“全體同仁請注意,四點整在食堂集合,李總有重要事情宣布。”
    流水線的速度似乎又加快了幾分,工人們交換著期待的眼神。
    一個月前,這裏還是一片蕭條,如今卻日夜趕工,大家都隱約猜到會發生什麽。
    下午四點整,能容納一百人的食堂已經座無虛席,後來的人隻能站著。
    李言站在臨時搭建的小講台上,身後是三叔、李姐和張姨等管理層。
    他今天穿了件深色西裝,身材高大挺拔,站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各位同事,”李言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食堂,“一個月前,我們廠還處在倒閉的邊緣。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活得很好!”
    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他們親眼見證了這個廠的興衰,也目睹了李言如何力挽狂瀾。
    李言示意大家安靜,繼續說道:“上個月,我們創造了奇跡。‘星辰S1’手機訂單突破3萬5千台,如今實際出貨近3萬台!”
    “這一切離不開在座每一位的努力。所以今天,我要兌現承諾,給大家發獎金!”
    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跟歡呼,什麽情懷不情懷的,錢才是最真實的東西!
    工作人員抬出幾個大紙箱,裏麵是一個個紅色信封,上麵工整地寫著每個人的名字和崗位。
    “現在我念到名字的同事,請上台來領取你的獎金。”
    李言親自拿起第一個信封,“王建國師傅!”
    王師傅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上台,李言將厚厚的信封遞到他手中,緊緊握住他的手:“王叔,沒有您,生產線轉不起來。這是您應得的。”
    王師傅算是自家三叔的副手,對於三叔管理生產來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王師傅打開信封,微微一愣,隨即眼睛瞪大了。
    裏麵是整整六千元現金!他激動得嘴唇微微顫抖:“李總,這,這也太多了...”
    要知道,王師傅如今的工資也不過是三千出頭而已,這已經是自己兩個月的工資了!
    “不多,您值得。”李言拍拍他的肩膀,轉向名單下一個名字:“李秀英!”
    李姐快步上台,她早已從工資係統裏知道自己的獎金數額,但當親手接過那個厚厚的信封時,還是忍不住笑了。
    一萬元,比她之前預想的還要多。
    畢竟是如今銷售部分的老大,李言也知道如今的銷售部門有多麽忙碌,多麽重要。
    頒獎繼續著。
    三叔,一萬元。
    財務張姨,八千元。
    工人們一個接一個上台,從李言手中接過屬於自己的那份獎勵。
    普通工人的獎金從五百到一千不等,取決於入職時間和表現。
    對於月薪隻有一千左右的他們來說,這相當於多了一個月的工資。
    人群中,23歲的流水線女工小陳目不轉睛地看著李言。
    她來自四川農村,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從未見過這麽年輕帥氣的老板。
    李言高大挺拔的身材和深邃的眼睛讓她看得有些出神。
    “小陳,你看老板看得眼睛都直了!”旁邊的工友打趣道。
    小陳臉一紅,急忙辯解:“哪有,我在聽老板講話呢。”
    “得了吧,全廠未婚女工哪個不多看李總兩眼?年輕有為,長得又帥,可惜啊,咱們是沒這個福分喲。”
    這時,李言念到了吳強的名字。
    吳強小跑著上台,接過信封時手都有些發抖。
    他原本是生產線上的員工,後來主動申請轉崗到銷售部。
    當他打開信封,看到裏麵的四千元時,差點沒叫出聲來。
    “小吳,”李言微笑著說,“你轉崗銷售的第一個月就表現出色,這是你應得的。繼續努力!”
    “謝謝李總!我一定會的!”吳強激動得連連鞠躬,台下響起善意跟羨慕的笑聲。
    頒獎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每個員工都拿到了自己的獎金。
    最後,李言總結道:“這隻是一個開始。明年,我們的目標是月銷量突破五萬台!隻要大家齊心協力,我相信一定能做到。到時候,獎金隻會比現在更多!”
    食堂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工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互相比較著各自的獎金,討論著這筆意外之財該怎麽花——給老家寄一些,給孩子買新衣服,或者存起來將來回家蓋房子。
    李言看著這一幕,心中湧起一股事業有成的欣喜。
    前世自己雖然也帶著團隊,但是實際上也隻是一個管理崗位而已,還不曾有過這種完全帶領一個公司或者工廠發展的概念。
    一個月前,他還是個剛剛接手爛攤子的“廠二代”,如今已真正成為這個廠的領路人。
    這種轉變,這種成就感,這種看著手底下員工對自己的崇拜跟感激,是很多東西無法給予的。
    隨後的半個月裏,“星辰S1”的銷售勢頭有增無減。
    電視廣告的效應開始深度滲透到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第一批用戶的口碑也開始發揮作用。
    在山東一個偏僻村莊裏,老劉成了星辰手機的“活廣告”。
    自從買了那台“烈焰紅”,他走到哪都有人問起這部手機。
    “老劉,你這手機真能三天不充電?”同村的老李蹲在地頭,好奇地打量著老劉別在腰間的手機。
    “那還有假?”老劉得意地掏出手機,“你看,昨天早上充滿的,現在還有兩格電!聲音還大,我在最那頭的地裏都能聽見鈴響。”
    老李嘖嘖稱奇:“我那部天語,一天就得充一次,聲音還小,經常漏接電話。多少錢買的?”
    “799,鎮上王姐手機店買的。還送一張卡,裏麵存了好多歌和遊戲。”老劉熟練地展示著手機功能,呼吸燈在傍晚的昏暗中格外醒目。
    三天後,老李也騎著自行車去了鎮上,帶回一部一模一樣的“烈焰紅”。
    又過了一周,村裏已經有了六部星辰手機。
    這種熟人社會的口碑傳播,雖然緩慢卻極其有效。
    在湖南長沙,手機批發商周老板的店鋪裏,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以往都是他拚命向鄉鎮零售商推銷各種機型,現在卻經常有人上門指名要“星辰S1”。
    “老周,還有星辰S1嗎?再給我調二十台。”一個縣城的零售商一進門就嚷嚷道。
    周老板從賬本中抬起頭,苦笑一聲:“劉老板,你也看到了,我這都快被搬空了。現在要貨得預訂,三天後才能到。”
    “這麽緊俏?那你先給我登記上,二十五台,不,三十台!年底了,打工的都回來了,肯定好賣。”
    周老板一邊登記一邊說:“這手機利潤是高,但也太搶手了。廠家那邊說訂單排到兩周後了。”
    “是啊,廣告打得凶,機器本身也不錯。”劉老板壓低聲音,“聽說他們還在省衛視打廣告?這可是大品牌才玩得起的啊。”
    周老板點點頭,心裏盤算著要不要再增加訂單量。
    他做手機批發這麽多年,很少見到這麽火爆的機型,尤其是對於一個剛剛冒頭的新品牌。
    這種場景在全國各地的手機批發市場不斷上演。
    星辰S1憑借其突出的性價比和精準的廣告投放,迅速占領了下沉市場。
    半個月內,工廠又接到了約五千台新訂單,總訂單量達到了接近4萬台。
    而這,還僅僅隻是1月半個月多一點的訂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