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月入千萬!

字數:4574   加入書籤

A+A-


    時間進入一月下旬,星辰S1的銷售呈現出爆炸式增長。
    李言追加的50萬營銷預算發揮了巨大作用:
    廣告轟炸開始見效。
    縣級電視台的垃圾時段廣告雖然製作粗糙,但反複播放的效果驚人。
    “星辰S1,聲音最大電量足!“的廣告語成了許多縣城家喻戶曉的順口溜。
    在河南某縣,甚至有小學生在課間模仿廣告中的台詞和動作。
    地推團隊在汽車站和年貨市場的宣傳也收獲頗豐。
    許多返鄉務工人員剛下長途汽車,就被星辰手機的宣傳單吸引:“這手機看起來不錯,正好回家給老爸換一個。“
    而渠道方麵,也因為過年的緣故,開水瘋狂囤貨。
    李姐的銷售團隊每天接到無數催貨電話。
    許多渠道商甚至帶著現金直接來到廠裏,就為能優先拿到貨。
    “李總,再加五百台吧!我錢都帶來了!“一個湖南的渠道商幾乎是在哀求。
    麵對這種狀況,李言不得不在會議上宣布:“從現在開始,嚴格執行訂單排隊製度,款到才排隊,不接受口頭預訂。“
    到一月底,星辰S1的累計訂單達到了驚人的6萬9千台。
    其中已發貨6萬5千台,剩餘訂單排期到了年後。
    財務總監張姨拿著最新的財務報表,手都有些發抖:“李總,按照每台478元的批發價,7萬台就是3346萬的銷售額。扣除每台328元的成本,利潤達到了1050萬!。“
    她繼續核算:“再扣除廣告投入約八十萬,人員工資獎金和其他開支約五十萬,淨利潤達到920萬左右。“
    這個數字讓所有管理層都驚呆了。
    一個月賺920萬,這在過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言手裏夾著一支煙,接過張姨遞過來的財務報表,內心自然也不會如同表麵上這麽的自如。
    月入920多萬,這是什麽概念?
    而更不要提如今依舊還在爆炸式增長的訂單,更不要提李言心目中智能手機的廣闊市場!
    前世的自己已經算的上是中產階級,吃過見過不少好東西,也偶爾瞥見過稍微上層一點的風景。
    但是此時輪到自己月入920多萬,而且後續肯定還會更加的多的時候,內心怎麽可能沒有波瀾呢?
    而且盡管星辰S1在特定市場取得了成功,但放在2007年中國手機市場的大格局中看,六萬台的月銷量還隻能算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要知道如今國內品牌的市場表現,可不是如今的星辰S1能夠碰瓷的。
    天語手機作為如今的國產手機龍頭,月銷量約在80100萬台,主打性價比和渠道下沉。
    金立手機的月銷量則是約5060萬台,注重品牌建設和廣告投放。
    中興、聯想憑借運營商渠道和技術積累,月銷量各約3040萬台。
    其他二三線品牌如夏新、波導等,月銷量在1020萬台不等。
    如今月銷量在6萬多的星辰手機,算什麽?
    小卡拉米罷了~
    不過,星辰S1的異軍突起也已經開始引起了一些同行的注意。
    在天語手機的產品部,幾個工程師正在拆解一台星辰S1。
    “這設計有點意思,鍍膜工藝做得不錯。“
    “雙揚聲器是個賣點,成本增加不多,但效果明顯。“
    “他們這廣告打得很精準啊,專門針對縣城市場。“
    而且金立的市場總監在周報會上特別提到了星辰:“這個新冒出來的品牌值得我們關注。他們在下沉市場的打法很有一套,雖然總量還不大,但增長勢頭很猛。“
    不過,這些大廠並沒有立即采取針對性的行動。
    在他們看來,星辰隻是一個突然冒出來的“山寨品牌“,還不足以對市場格局產生實質影響。
    要知道,兩者之間的銷量差距,那是相當巨大的存在。
    ...
    隨著春節臨近,李言開始麵臨一個抉擇:是否停工過年?
    在隨之而來的管理會議上,李言很快做出了決定:“今年春節,我們實行三班倒,不停工不停產。願意加班的員工,除三倍工資外,每天額外補貼100元。“
    這個決定出於多方麵考慮。
    一方麵,訂單已經排到年後,生產壓力巨大,而且源源不斷的訂單正在飄來;
    另一方麵,許多員工來自外地,回家路途遙遠,來回就要花費不少時間和金錢。
    不過就在這個消息公布後,出乎意料地,有超過70%的員工選擇留下加班。
    來自四川的流水線女工小陳正在跟同組的人聊著:“回家來回車票就要一千多,還要給家裏買年貨、發紅包。留下來加班,半個月就能賺平常兩個月的工資,劃算多了。“
    隻有少數家裏有老人小孩急需團聚的員工選擇了回家過年。
    李言特別囑咐財務部:“回家的員工照樣發年終獎和年貨,讓他們安心過年。“
    采購總監張哥精心準備的年貨大禮包到貨了。
    每個禮包包含:各種海鮮凍貨、水果、果幹、本地知名品牌臘腸禮盒、星辰S1手機一台。
    對於外地員工,廠裏統一聯係快遞公司,將年貨直接寄回員工老家。
    這個貼心的舉措讓許多員工感動不已。
    小張的父母收到年貨後特地打電話來:“兒子,你們公司真大方,還發手機呢!這些東西得花不少錢吧?你在那邊要好好幹!”
    而在年底生產和銷售如火如荼進行的同時,星辰S2的研發也在穩步推進。
    王師傅帶著技術團隊已經製作出三台S2樣機。
    金屬中框和玻璃後蓋的搭配確實讓手機顯得高端大氣,RGB燈效更是炫酷奪目。
    李言試用了樣機後提出改進意見:“金屬邊框的握感還要優化,不能有毛刺。玻璃後蓋的防指紋塗層要再研究一下。“
    行政人事副經理小陳已經初步篩選出一批智能機研發人才的簡曆。
    她向李言匯報:“已經有十幾個來自中興、華為的工程師表示有興趣,年後可以安排麵試。“
    李言指示:“薪資可以給得大方些,但要設置好績效考核。我們要的是能快速出成果的團隊。“
    而且李言也並不意外,畢竟無論在什麽時候,薪資才是最真實的東西,隻要給足了薪資,幾乎沒有挖不來的人才。
    看著窗外忙碌的廠區和陸續領到年貨、喜笑顏開的員工,李言心中感慨萬千。
    從一個瀕臨倒閉的代工廠,到如今月銷六萬台、利潤千萬的手機新星,這一切仿佛做夢一樣。
    但他清楚地知道,這隻是開始。
    春節後的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智能機的布局迫在眉睫。
    “讓大家再堅持一下。“李言對管理層說,“過完年,我給每個人包紅包。“
    夜幕降臨,星辰電子廠的燈光依舊通明。
    生產線在忙碌運轉,準備著發往全國各地的貨物。
    在這個傳統的團圓時節,這裏卻呈現出一派不同尋常的繁忙景象——為了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也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
    而對李言來說,這個春節將是他創業路上第一個不停歇的春節,也是星辰電子真正騰飛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