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戰略評估與人情暗湧
字數:10400 加入書籤
1995 年元月,南方小城的寒風裹挾著濕冷的水汽,像無數把鋒利的刀子狠狠刮在臉上,街邊光禿禿的梧桐樹枝椏在風中劇烈搖晃,發出嗚咽般的聲響。
狂風卷起地上的碎紙屑、枯樹葉和塵土,在街巷裏打著旋兒,而後狠狠拍打在 “笑笑寶貝屋” 那扇布滿裂紋的玻璃門上,發出 “哐當哐當” 的刺耳聲響,仿佛在無情地嘲笑著眼前的破敗。
往日裏,“笑笑寶貝屋” 可是小城裏最熱鬧的地方之一。
推開那扇玻璃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顏六色的氣球掛在天花板上,隨風輕輕擺動;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兒童玩具,從會唱歌的毛絨玩偶到能組裝的塑料積木,應有盡有;
還有柔軟舒適的兒童衣物,印著可愛的卡通圖案,讓人忍不住駐足挑選。
更讓人難忘的是,店裏總是飄著孩子們最愛的糖果香味,那是林凡特意為小顧客們準備的,隻要進店,每個孩子都能得到一顆甜甜的糖果。
可如今,這一切都化為烏有,隻剩下燒焦的木頭味彌漫在空氣中,嗆得人忍不住咳嗽,斷裂的貨架東倒西歪地散落在地上,上麵的商品早已不見蹤影,隻剩下一些燒焦的殘骸。
林凡站在門口,雙眼通紅,拳頭攥得發白,指節因用力而泛出青色,指甲幾乎要嵌進肉裏,可他卻絲毫感覺不到疼痛,心中的憤怒和悲痛如同潮水般洶湧而來。
但林凡深知,現在不是沉溺於情緒的時候。
在 1995 年,手機尚未普及,整個小城能擁有手機的人寥寥無幾,信息傳遞主要依靠當麵交談或者固定電話,
而且固定電話也並非家家戶戶都有,很多時候還得跑到公用電話亭去打電話。
在這樣的環境下,任何一絲情緒的失控都可能延誤關鍵時機,甚至讓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麵。
極致的危機感如同冰冷的河水,瞬間澆滅了他心中的怒火,催生出極致的冷靜。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閉上眼睛,再睜開時,眼中已看不到絲毫的慌亂,隻剩下沉著和堅定。
他像一名剛剛經曆了一場慘烈遭遇戰、正在仔細勘察戰場的指揮官,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店鋪內外的每一個角落,大腦則在飛速運轉,將眼前的殘破景象轉化為一道道需要立刻執行的指令。
他邁步走進店鋪,腳下的碎玻璃發出 “咯吱咯吱” 的聲響,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他的心上。
店鋪裏,原本擺放著各式各樣兒童玩具和衣物的貨架東倒西歪,有些木質貨架還殘留著被火燒過的黑色印記,邊緣處甚至還能看到未完全熄滅的火星,冒著淡淡的青煙;
孩子們喜歡的毛絨小熊被燒得麵目全非,黑色的焦炭附著在毛絨上,原本可愛的模樣蕩然無存,靜靜地掉落在滿是灰塵和碎渣的地麵上。
他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的障礙物,走到店鋪中間,然後示意一直站在門口、神情同樣凝重的王猛靠近。
兩人一起退到店鋪裏相對完整的角落 ——
那裏曾經是店鋪的收銀台,白色的大理石台麵如今布滿了劃痕和黑色的汙漬,旁邊隻剩下一個破舊的鐵盒子,盒子的鎖已經被撬開,裏麵的零錢早已不翼而飛。
林凡的聲音壓得極低,幾乎是貼著王猛的耳朵說話,確保每一個音節都精準地落入對方耳中,不容半分外泄。
畢竟在這小縣城裏,人際關係複雜,人多口雜,到處都是耳目,稍有不慎,消息就可能像長了翅膀一樣傳到對手耳朵裏,到時候一切努力都將前功盡棄。
“猛子,有件事,你務必私下打聽,要快,更要穩妥。”
他目光銳利,如同鷹隼一般掃視著周圍,生怕錯過任何蛛絲馬跡,語速平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黑皮那夥人進去之後,探監的都是些什麽人?
是他那些平日裏跟在身後、隻會耀武揚威的散兵遊勇的兄弟,還是……
有其他我們不知道的‘大人物’在背後關切?
你也知道,黑皮在這縣城裏混了這麽多年,靠著敲詐勒索、強買強賣起家,沒少跟人結仇,但也肯定有人因為利益關係跟他勾結在一起,形成了一張無形的利益網。
現在他們內部是樹倒猢猻散,各自隻顧著自保,還是有人在暗中串聯,積蓄力量準備反撲?
另外,重點盯住錢老西,這條老狐狸嗅覺最靈,為人又陰險狡詐,之前就總盯著咱們店鋪的生意,覺得咱們搶了他的客源,
沒少在背後使絆子,要麽散播謠言說咱們的商品質量有問題,要麽就故意壓低價格跟咱們惡性競爭。
你去查查,看看他最近有沒有在我們店附近異常轉悠?
或者,跟什麽陌生的、看起來有來頭的人接觸,打聽過什麽消息?
尤其是關於咱們店鋪後續打算的消息,一定要重點關注。”
這番指令,條理清晰,指向明確,遠不止於簡單的信息收集。
它旨在精準測繪出事件發生後,縣城這張無形權力網絡上每一根絲線的震顫,評估潛在風險的等級與方向,從而判斷這究竟是一次孤立的惡的事件,還是一場更大風暴的前奏。
要知道,在 1995 年的小縣城,商業生態相對封閉,各個勢力盤根錯節,就像一張密密麻麻的蜘蛛網,牽一發而動全身。
本地的商家、地痞流氓、甚至一些手握權力的官員,都在這個網絡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共同維持著一種脆弱的平衡。
王猛跟隨林凡多年,從林凡剛開始在街邊擺攤賣小玩具,每天起早貪黑,受盡風吹日曬,到後來好不容易攢夠了錢,開起這家 “笑笑寶貝屋”,
他一直是林凡最得力的幫手,兩人不僅是上下級,更是情同手足的兄弟,林凡的心思,王猛大多都能領會。
王猛原本還有些沉重的神情,在聽到林凡的指令後,立刻變得無比凝重,他知道這件事關係重大,容不得半點馬虎。
他重重點頭,眼中閃爍著被絕對信任所點燃的忠誠與決心,聲音低沉卻有力:
“明白!凡子,你放心,這事兒交給我!
就算把地皮掀開三層,我也保證把底細摸得清清楚楚,絕不會讓你失望!”
說完,他便轉身快步離開了,腳步急促卻穩健,仿佛每一步都承載著重要的使命,生怕耽誤了片刻時間。
王猛的行動力從未讓人失望。
憑借其在小城底層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積累的、盤根錯節卻又極其有效的人脈網絡,上到派出所的輔警,
下到街邊的乞丐,他都能說上幾句話,相關信息很快便如同溪流匯入大海一般,源源不斷地向他湧來,逐漸拚湊出一幅耐人尋味的動態圖景。
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絡的年代,獲取信息全靠 “腿勤嘴甜”,王猛先是騎著他那輛半舊的自行車,穿梭在小城的大街小巷,找到了在看守所附近開小賣部的張嬸。
張嬸在那一帶做了十幾年生意,店鋪就開在看守所對麵,每天都能看到來來往往的人,見過各種各樣人,
對探監的情況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誰家有人進去了,誰來探監了,探監的人帶了什麽東西,她都一清二楚。
王猛特意買了幾斤張嬸最喜歡吃的蘋果,然後裝作不經意地跟張嬸聊起天來。
在寒暄了幾句家常後,王猛才慢慢把話題引到黑皮身上。張嬸左右看了看,見周圍沒人,才壓低聲音,悄悄告訴王猛:
“猛子啊,你說的那個黑皮,可真是個惹禍精。他那夥人進去之後,情況有點不對勁啊。
以往黑皮手下的那些小弟,每天都跟在黑皮後麵耀武揚威,在街麵上橫行霸道,黑皮出事後,他們卻像消失了一樣,連個人影都見不到。
這幾天隻有幾個無足輕重、幾乎接觸不到核心機密的外圍小角色前去探視,而且每次都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在接待室裏待不上十分鍾就走了,
連話都不敢多說幾句,看起來慌慌張張的,好像怕被人認出來似的。”
王猛聽到這裏,心中不禁起了疑,繼續追問道:
“張嬸,那有沒有什麽身份不一般的人去探監啊?
比如穿著講究,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的那種。”
張嬸皺了皺眉,仔細回想了一下,然後搖了搖頭說:
“沒有,我天天在這兒盯著,要是有那種人,我肯定能注意到。
之前大家都猜測黑皮背後有‘保護傘’,可這次出事後,那些所謂的‘保護傘’勢力,完全蟄伏起來了,一點馬腳都沒露,真是奇怪得很。”
這種超出常理的沉寂,反而像暴風雨來臨前的低氣壓,讓人感到窒息與不安,王猛心中的疑慮更重了。
離開張嬸的小賣部,王猛又馬不停蹄地找到了經常在錢老西店鋪附近拉客的三輪車夫老李。
老李今年五十多歲,在小城拉三輪車已經二十多年了,每天騎著三輪車在街頭巷尾穿梭,見過的人和事數不勝數,是小城裏有名的 “消息通”。
王猛找到老李時,他正坐在三輪車旁的小馬紮上抽煙,看到王猛過來,連忙熱情地打招呼。
王猛也不繞圈子,直接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老李聽後,臉上的笑容收斂了起來,壓低聲音對王猛說:
“猛子,你還真問對人了。那個錢老西,自從你們‘笑笑寶貝屋’出事之後,可活躍得很啊。
他不僅頻繁出現在你們店鋪相鄰的街區,有時候還會特意繞到你們店鋪門口,遠遠地張望,不知道在打什麽主意。
更重要的是,我最近好幾次看到他跟幾名衣著光鮮、操著外地口音的商人模樣的人物在街角的茶館裏密談。
那些外地人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苟,手裏提著精致的公文包,一看就不是咱們小縣城裏的人,氣質和打扮都跟咱們這兒的人不一樣。”
王猛連忙追問:
“老李,你有沒有聽到他們在談什麽啊?”
老李歎了口氣說:
“他們談話的時候特別小心,聲音壓得很低,而且每次都選在茶館裏最角落、最隱蔽的位置,我也隻能偶爾聽到一兩句。
有一次,我剛好從他們旁邊經過,隱約聽到他們提到‘投資’‘收購’‘市場份額’之類的詞語,但具體是關於什麽的投資,收購什麽東西,我就聽得不太清楚了。
不過,我看到他們好幾次對著你們‘笑笑寶貝屋’的方向指指點點,嘴巴不停蠕動,表情還很嚴肅,看起來像是在冷靜地評估這片市場‘真空’地帶所能帶來的潛在利益。”
王猛把老李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裏,道謝之後,又去聯係了其他幾個信得過的朋友,收集了更多關於錢老西和黑皮團夥的信息,才匆匆趕回林凡身邊,把收集到的所有信息一五一十地匯報給林凡。
這些碎片化的信息,如同散落的拚圖,在林凡腦中迅速組合,印證並深化了他最初的判斷:
這場針對 “笑笑寶貝屋” 的劫難,絕非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它並非一次孤立的、源於底層混混泄憤的隨機事件,其背後必然牽扯著小縣城錯綜複雜的利益格局與地盤劃分。
這裏的人際關係,正如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提出的 “差序格局” 理論所描述的那樣,是以自我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的波紋,一圈圈推延開去,形成一個個相互交錯的圈子。
在這個小縣城裏,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 “波紋圈” 裏,圈子與圈子之間相互交織,形成了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
本地的商家之間有著競爭與合作的關係,商家與地痞流氓之間有著被敲詐與妥協的關係,
地痞流氓與某些官員之間又有著利益輸送的關係,這些關係盤根錯節,共同構成了小縣城的權力與利益網絡。
林凡此前就安穩地處於自己那個以店鋪和手藝為核心、相對穩定但範圍狹小的 “波紋圈” 內。
他憑借著優質的商品 ——
所有玩具和衣物都經過嚴格挑選,確保質量安全,從不銷售劣質產品;以及誠信的經營 ——
童叟無欺,價格公道,遇到顧客有問題,總是耐心解決,贏得了不少顧客的信任,店鋪生意也蒸蒸日上。
每天店鋪開門後,都有絡繹不絕的顧客前來購物,周末和節假日更是人滿為患,有時候甚至需要排隊才能進店。
然而,當外部資本與力量(以蘇瑾瑜及其所代表的勢力為象征)開始介入這片相對封閉的生態時,原有的、基於人情和地緣的平衡便被無情打破。
蘇瑾瑜作為蘇家集團董事長,年僅三十歲就憑借出色的商業頭腦和果斷的決策能力,將蘇家集團的業務從原本的房地產領域拓展到了零售、餐飲等多個領域,在商界有著不小的影響力。
蘇家背景顯赫,蘇老太爺蘇定方是國家七大常委退休,在政界有著極高的威望;
姥爺蘇振邦是軍部高層領導,手握重權;
大哥蘇瑾華是華北軍區副司令,掌管著一方軍事力量;
二哥蘇瑾國是燕京市委書記,在地方政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這樣的家庭背景讓蘇家在政商兩界都有著深厚的人脈和資源,能夠輕鬆獲取各種政策信息和商業機會。
蘇瑾瑜此次介入小縣城的市場,無疑像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了層層漣漪。
地頭蛇(如黑皮及其背後可能的勢力)一直以來都在小縣城裏壟斷著某些行業,獲取著巨額的非法利益,他們不允許任何人打破這種壟斷局麵;
而過江龍(如錢老西正在接觸的外地資本,乃至蘇瑾瑜本身)則憑借著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經營理念,想要在小縣城的市場中分一杯羹,甚至占據主導地位。
雙方的利益訴求存在根本衝突,矛盾便會驟然激化。
“笑笑寶貝屋” 的悲劇,正是這種結構性衝突的一次集中而劇烈的爆發。
類似的情況在當時的很多小縣城都曾發生過,比如鄰縣就有一家經營了二十多年的老牌百貨商店 ——“利民百貨”。
這家百貨商店在鄰縣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商品種類齊全,價格實惠,深受當地居民的喜愛,生意一直非常紅火。
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一家外來的大型超市 ——
“惠民超市” 入駐鄰縣。
這家超市憑借著強大的資金實力,大規模采購商品,降低了進貨成本,因此商品價格比 “利民百貨” 更低;
同時,超市還引入了先進的經營模式,提供了更加舒適的購物環境和更優質的服務。
這使得 “利民百貨” 原本穩定的生意受到了嚴重衝擊,顧客數量急劇減少,營業額大幅下降。
就在 “利民百貨” 苦苦支撐的時候,又遭遇了不明人士的破壞。
一天晚上,超市的倉庫突然起火,大量商品被燒毀,損失慘重;
而且超市的門窗也被人惡意破壞,玻璃被打碎,貨架被推倒。
經過調查,警方雖然懷疑是 “惠民超市” 背後指使,但由於沒有確鑿的證據,最終也不了了之。
“利民百貨” 在經曆了這場災難後,再也無法支撐下去,最終被迫關門大吉。
很多老員工在離開的時候,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畢竟這家百貨商店承載了他們太多的回憶和心血。
“笑笑寶貝屋” 的遭遇,與 “利民百貨” 何其相似,這更加堅定了林凡的判斷。
為了進一步確認自己的判斷,林凡還特意去了一趟縣城的檔案館。檔案館位於縣城的中心地帶,是一座古樸的兩層小樓,裏麵保存著大量的曆史資料和文獻。
林凡在檔案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查閱了近年來小縣城的商業發展資料。
這些資料詳細記錄了小縣城商業的發展曆程、商家的數量和規模、商品的種類和銷售情況等。
資料顯示,在改革開放初期,小縣城的商業主要以本地的小商販和小店鋪為主,商品種類相對單一,市場規模較小。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家出台了一係列鼓勵商業發展的政策,越來越多的外來資本開始湧入縣域市場。
這些外來資本主要集中在零售、餐飲、房地產等領域,他們憑借著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經營理念,迅速在小縣城站穩了腳跟,並不斷擴大市場份額。
以零售行業為例,在 1990 年的時候,小縣城裏隻有幾家本地的百貨商店和雜貨鋪,而到了 1995 年,
已經有三家外來的大型超市入駐,還有十幾家外來的連鎖便利店分布在縣城的各個角落。
這些外來商家的入駐,打破了原本由本地商家主導的市場格局,使得本地商家麵臨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
資料中還提到,由此引發的利益衝突也日益增多。
有些外來資本為了迅速搶占市場份額,采取了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比如惡意壓低價格、散布謠言詆毀本地商家、甚至采取暴力手段破壞本地商家的經營場所等。
而本地商家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也不惜與外來資本展開激烈的競爭,有些本地商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外來資本;
有些本地商家則選擇與外來資本合作,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還有些本地商家為了生存,不惜動用一些不正當的手段,比如賄賂官員、勾結地痞流氓等。
林凡看著這些資料,眉頭緊鎖,心中的憤怒和無奈愈發強烈。
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這場災難絕不是偶然,而是外來資本與本地勢力之間利益衝突的必然結果。
“笑笑寶貝屋” 隻不過是這場利益博弈中的一個犧牲品。
將所有後續事宜對王猛細細叮囑、安排妥當後,林凡最後深深地環視了一眼
這間曾經承載了他無數個不眠之夜、傾注了他對家庭未來全部憧憬、如今卻隻剩下斷壁殘垣的店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