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建房子、衙差來了

字數:4619   加入書籤

A+A-


    回到家,洛錦梨立刻把蔥洗了,準備做豬肉大蔥餡兒的包子。
    剛切好蔥,還沒等剁肉,陸郢白帶著十個壯漢便到了。
    王顯仍是熟悉的憨厚聲音:“海哥,修房子做甚?不是要帶嫂子去城裏住嗎?”
    “對呀陸舉人,你還給這麽些工錢,哥幾個都覺得挺過意不去。”
    “嗯,在家讀書,想好好建個老宅,待明年考上貢士,再去城裏住不遲。”
    “哈哈,陸舉人好誌氣,考上貢士,再考個狀元回來!到那時我們桃山村可就出名了。”
    ……
    聽著他們插科打諢,洛錦梨嘴角抽了抽。
    想不到陸郢白這濃眉大眼的,說起慌信手拈來。
    “王顯兄弟,你跟王二狗找些麥稈,我們去拉石子兒、挖土!”
    “好嘞。”
    外麵的人忙了起來。
    他們沒條件做磚房,青磚條石太貴,隻能以夯土為主,混合稻草、麥稈,做幾麵高一些的土牆。
    陸郢白一次性給了四天的工錢,每人每日皆是五十文,另外包一餐飯。
    至於王顯,他沒打算給工錢,而是準備換成等價甚至更多點的糧食。
    末日之事不便透露,但可以提醒王顯多囤點糧。
    “娘子,我來。”安排好幾人的活,陸郢白連忙到廚房接替洛錦梨。
    “蒸包子。”洛錦梨連忙把刀塞給他,語調飛快:“我去空間劈柴,答應孩子的貓窩兔窩還沒建好。”
    比起剁肉餡兒蒸包子,她更喜歡做點手工。
    “嗯。”陸郢白頷首,聲音很輕:“娘子不必擔憂,若末日無法應對,我們還有最後一條路可走。”
    洛錦梨忙捂住他的嘴。
    無法應對,她就被打回原形了!!
    慎言!
    陸郢白輕笑,抬手覆在她手背上。
    溫軟的嘴唇貼在她掌心,溫熱的氣息蔓延,洛錦梨臉瞬間紅了,僵硬地抽開手。
    他剛才……就像故意親她手一樣。
    “娘親,小白很害怕……”小瑜話說到一半,震驚地看著自家娘親微紅的臉:“娘親,你在發熱嗎?”
    她記得姐姐發熱的時候,就是這般紅,要喝許多苦苦藥。
    “娘親別怕,小瑜的蜜餞全都給你。”
    洛錦梨:……
    她親親崽子的臉:“謝謝,但是我沒生病。”
    “小白很害怕什麽?”
    “剛才那些叔叔,”小瑜嘟起嘴:“小白嚇得鑽進柴火堆裏,娘親,送我們進空間吧。”
    “好。”洛錦梨喚回小瑾,帶她們一起進空間。
    吃晌午飯前,她已經劈了不少木條。
    又劈一會兒,估摸著夠了,她將所有“泥磚”圍成一圈,將木條穿過泥磚,紮在地上固定住。
    小瑾小瑜開心地過來幫忙。
    “妹妹。”小瑾蹲在地上,小小的一隻,仔細去看剛建成的一麵牆。
    她眉頭皺起來,戳戳還在開心遞木條的小瑜:“我怎麽覺得,有泥磚在底下很醜。”
    小瑜紅撲撲的臉伸過去:“會嗎?”
    然後,二人一齊重重點頭:“好像是,純木條的好看。”
    得出結論,她們奇奇看向洛錦梨,眼含期待。
    “拔出來洗一洗,重新做。”洛錦梨眸光微亮,慌忙拆掉,拿起新木條準備返工。
    小瑾:……
    總覺得被娘親嫌棄了。
    做完貓窩、兔窩,洛錦梨又將籬笆圍欄的一側裝好後,終於聽到門框響動的聲音,緊接著是陸郢白輕聲的呼喚:“娘子,出來吧。”
    “嫂子,快來吃包子!”王顯指指院子裏桌上放的一盆包子,陸郢白又端上來一大鍋白米湯。
    洛錦梨詫異地眨眨眼。
    不足兩個時辰,院牆起得很快,土與小石子混合好後,已經鋪成一丈寬、一尺高的底盤。
    眾人在壓水井那邊排隊洗手,洗好了拿起熱騰騰的包子,坐在一旁的碎石塊上邊說笑邊吃。
    “陸哥、嫂子,這包子好吃啊。”村東頭的王大郎連連讚歎。
    他弟弟王二郎埋頭苦吃,腮幫子撐得鼓起來:“有這吃食,沒工錢俺也願意來。”
    王大郎抄起筷子在他頭上打了下:“瞅你這沒出息的饞樣!”
    眾人哄笑。
    ……
    忙忙碌碌中,轉眼四日過去。
    圍牆隻剩後院牆那一麵未建。
    值得一提的是,陸郢白和洛錦梨輪流進空間,終於建好了第一座木屋!
    裏麵不大,但足夠放得下一張大木床、一個木櫃。
    小黑小白的木屋分別在大木屋左右兩側,可惜它們都不愛去住,隻喜歡跟著倆崽到處瘋跑。
    都跑瘦了。
    籬笆圈起十丈見方的空地,用來養豬崽。
    雞的籬笆還未建成,無它,木頭沒了。
    洛錦梨思索著待圍牆建好,就去葦河灘再砍樹。
    “娘子,他們走了,要出來嗎?”
    下一秒,洛錦梨和倆懵懂的孩子出現在堂屋的炕上。
    “他們去哪?”
    “土和石子兒沒了,他們去葦河灘再拉一些,可能剛走到村口。”
    “哦……”
    村口樹下。
    有個婦人低頭縫著衣服,陽光照在她皸裂的手上,顯得發黃。
    三個孩童正用綁著鐵絲的木棍去夠上麵零散的紅棗,土黃色的老狗趴在一旁,臉擱在前爪上,尾巴掃來掃去,靜靜看他們嬉笑玩鬧。
    見烏泱泱一群人出來了,最大的那個孩子好奇道:“大郎叔,你們去哪呀?”
    王大郎抬抬下巴,指著前頭王二郎拉的架子車:“喏,去運土,陸舉人家修圍牆呢!還差幾車就建好了。”
    “嗐,陸舉人人真好,一日給你們50文,在城裏上工也才30文呢!”縫衣服的婦人歎氣。
    這件事早在村裏傳開,除了稚童沒有不曉得的。
    可惜,她男人往日和陸舉人不熟。
    王大郎就憨厚地笑起來。
    突然,一陣急促雜遝的馬蹄聲由遠及近,王大郎怔住。
    “哥,快退開!”王二郎推了推他。
    塵土飛揚。
    小孩們驚慌地跑進村裏的矮牆後頭,那條老狗夾著尾巴更是跑得無影無蹤。
    四騎高頭大馬衝過幹枯的玉米地,停在村口。
    馬上四人皆身穿藏藍色衙差服,赤紅色腰帶上別著樸刀。
    為首的是個臉色黝黑,身材壯碩的男人。
    他麵無表情,舉起一張紅色封麵的文書,冷冷道:“桃山村,沒錯吧?帶我去找你們這裏的陸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