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紅星軍工技術研究院

字數:5764   加入書籤

A+A-


    專家組在寧北紅星機械廠又停留了整整一周。
    這一周,他們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HEX高能炸藥的量產工藝流程和“紅箭1”火箭筒的各個生產環節上。
    在戒備等級提升到最高級別的狹小化工車間裏,錢老和他的化工團隊幾乎寸步不離,圍著負責HEX炸藥核心合成步驟的老師傅劉金山。
    “低溫硝化氧化這一步,溫度波動必須控製在正負0.5攝氏度以內,否則副產物比例會急劇升高,影響最終純度和穩定性。”林默在一旁講解,語氣平靜,卻字字關鍵。
    “攪拌速度和時間呢?這個閉環反應的點如何精準判斷?”錢老追問,像個謙虛好學的學生。
    “靠經驗和在線監測PH值微小變化的光電傳感器。我們改進了監測方法。”林默指向一個不起眼的小裝置。
    “一旦達到臨界點,必須立刻加入終止劑並啟動冷卻。快一秒慢一秒,效果天差地別。”
    錢院士和專家們聽得如癡如醉,不時發出恍然大悟的驚歎。
    林默提出的許多工藝控製理念和自製的簡易監測裝置,思路巧妙而有效,解決了他們過去在實驗室裏都感到頭疼的難題。
    與此同時,其他專家則深入“紅箭1”的生產線。
    戰鬥部裝藥車間裏,專家們觀摩了如何將鈍化處理後的HEX炸藥粉末,在高精度模具中壓製成型,又如何與精巧的紫銅雙錐藥型罩精密結合。
    同時又在發動機組裝車間裏檢查了雙基推進劑藥柱的澆注質量,研究獨特的、利用筒內微旋膛線賦予火箭彈初始旋轉以替代尾翼的簡易穩定方案。
    整個過程,林默幾乎全程陪同,有問必答,從化工到機械,從材料到彈藥,無一不精,讓專家們徹底心服口服。
    而關於HEX高能炸藥的完整配方、核心的合成工藝參數,則由錢老親自密封,列入最高機密(絕密級),標注為“特別軍需品”。
    它不僅將專用於“紅箭1”項目,其驚人的性能預示著它在未來其他高能彈藥(如反坦克導彈、地雷、炮彈)上的巨大應用潛力,其戰略價值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周後,專家組帶著滿滿的收獲、即將離開。臨行前,錢思明院士緊緊握住林默的手:
    “林默同誌,這次寧北之行,讓我這把老骨頭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你放心,裝備總部會全力支持你們!HEX和‘紅箭1’的事情,我們會以最快速度推動定型列裝!你們紅星廠,創造了奇跡!”
    “多謝錢老和各位專家的指導,你們的經驗讓我們避免了很多彎路。”林默誠懇地說。
    送別專家組的車隊,林默和趙建國主任站在廠門口,直到吉普車揚起的塵土緩緩落下。
    “總算走了。”趙建國鬆了口氣,隨即又興奮地搓著手,“老弟,這下咱們紅星廠可是鯉魚跳龍門了!一萬具訂單,五百萬!我這心裏現在都還撲通撲通跳!”
    林默看著遠處忙碌的廠區,目光卻更加深遠:
    “趙主任,訂單和資金是及時雨,但光靠這些,還不夠。我們不能總是這樣被動地等任務、搞突擊。”
    “哦?你有什麽想法?”趙建國收斂笑容,認真起來。他現在對林默的任何想法都不敢輕視。
    “人才和技術,才是根本。”林默轉過身,看著趙建國,“我們這次能成功,有運氣,更有之前的技術底子和大家的拚命。”
    “但未來呢?我們不能總是靠我一個人琢磨,或者指望總部每次都派專家組來指導。”
    “我們需要有自己的研發能力,有自己的技術儲備,能持續地改進現有裝備,甚至研發下一代裝備。”
    他頓了頓,拋出深思熟慮的想法:“我想,以紅星廠為基礎,向上級申請,成立一個‘紅星軍工技術研究院’。”
    “研究院?”趙建國愣了一下,這個名詞在當時的基層軍工廠裏,可是個相當“高大上”的存在,通常都是國家級的大所大院。
    “對!”林默語氣堅定,“不需要一開始就追求大而全。我們可以先掛靠在廠裏,甚至就先用廠裏的技術科和實驗室做基礎。”
    “但必須有這個名分和規劃。主要方向就是輕武器、單兵火箭筒、以及含能材料(炸藥)的應用研究。”
    “有了研究院的牌子,我們才能更有理由吸引和留住人才,才能係統性地開展研發項目,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打遊擊戰。”
    趙建國摸著下巴,仔細琢磨著,他是個粗中有細的人,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好處和難處:
    “想法是好想法!可是…老弟,這申請上去,部裏能批嗎?這可是要編製、要經費、要政策的!而且,咱們廠現在雖然有了起色,但底子還是薄,能撐得起一個研究院嗎?”
    “事在人為。”林默分析道,“我們有成功的項目在手,‘紅箭1’和HEX炸藥就是最好的敲門磚和業績證明。這證明了我們具備研發能力和產出成果的潛力。”
    “總部現在正重視我們我們可以不要求總部立刻投入大量資金,先給政策,給名分,允許我們自籌一部分,或者從訂單利潤裏劃撥一部分作為研發基金。”
    “我們可以先從小的研發團隊做起,重點解決現有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同時預研下一代產品。”
    兩人就在廠門口,你來我往地商量起來。
    林默闡述研究院對紅星廠長遠發展的戰略意義,對保持技術領先、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趙建國則從現實角度考慮審批難度、資金投入、人員編製等具體問題。
    最終,趙建國猛地一拍大腿:“幹了!老弟,你說得對!不能光低頭拉車,還得抬頭看路!要想真正把廠子幹大幹強,成為一流的軍工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核心絕對不行!”
    “這事兒有搞頭!我回頭就起草報告,以市國防工辦和紅星廠的名義聯合向上申請!老子親自去部裏跑這個事!憑咱們‘紅箭1’的功勞,怎麽也得磨下點政策來!”
    看到趙建國態度轉變並如此支持,林默也笑了:“有主任您出麵,這事成功率就大多了。”
    “不過,”趙建國壓低聲音,“這事兒,在廠子裏先得統一思想。尤其是老何他們,得讓他們明白這是好事,不是瞎折騰。”
    “這是自然。”
    很快,紅星機械廠召開了領導班子擴大會議,林默在會上正式提出了籌建“紅星軍工技術研究院”的初步構想。
    他剛說完,會議室裏出現了短暫的安靜。
    何建設顯然有些意外,他習慣性地考慮現實問題:
    “林廠,搞研究院是好事,長遠看肯定有必要。”
    “但咱們現在一萬具訂單壓在身上,生產任務火燒眉毛了,這個時候分心去搞研究院,會不會…而且這得花不少錢吧?”
    生產科長馬為國也點頭:“是啊,廠房、設備、還有研究員,哪哪都要錢要人。”
    供銷科長張援朝卻大聲道:“我覺得林廠說得對!咱們不能光會傻幹生產啊!”
    “就得有自己的腦袋瓜子!以後咱們自己能研究出新東西,還怕沒訂單?就像這次,要不是林廠搞出HEX和紅箭,哪來的五百萬?”
    “我看行!”
    林默耐心解釋:“何廠,馬科的顧慮很對,所以研究院不是立刻就要大搞特搞。”
    “我的想法是,初期隻是搭個架子,依托現有技術力量,不占用過多生產資源。”
    “甚至前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解決‘紅箭1’量產中遇到的技術工藝問題,這本身就是在保生產、保質量。等我們順利完成這批訂單,積累了資金和信譽,再逐步擴大研究院的規模。”
    “這是為紅星廠未來的十年、二十年打基礎!”
    何建設聽著,緩緩點頭:“要是這麽說,先解決生產實際問題,那我沒意見。”
    “而且…要是真能自己搞研發,咱們廠以後就真的硬氣了!”他一輩子的夢想就是把廠子幹大幹強,林默描繪的藍圖深深打動了他。
    馬為國也表示:“如果能幫我們解決生產難題,提高效率和質量,那我舉雙手讚成!”
    最終,領導班子成員一致表決通過,支持向上級申請籌建“紅星軍工技術研究院”。
    散會後,林默和何建設、馬為國等人走在廠區裏。
    如今的紅星機械廠,機器轟鳴,人聲鼎沸。
    經過最近一輪緊急擴招,尤其是優先招募退役士兵的政策,廠裏新增了二百三十多名新員工。全廠職工總人數已經突破了七百人。
    這些新麵孔中,很多還帶著軍人的幹練和紀律性,他們學習速度快,吃苦耐勞,極大地緩解了產能壓力。
    目前,廠裏主要有兩個大型生產車間:
    63式自動步槍改進型生產車間:這條生產線已經非常成熟,工人們熟練地進行著機加工、熱處理、組裝和校驗工作。
    雖然“紅箭1”訂單更重要,但63改的生產任務並未停止,依舊在為部隊提供可靠的步兵裝備,保持著穩定的產出。
    “紅箭1”火箭筒生產車間。
    這是當前全廠絕對的核心和重心。
    車間被劃分為幾個區域:HEX炸藥預加工區(嚴格隔離)、戰鬥部壓藥裝配區、發動機澆注組裝區、引信檢測區、總裝密封區。
    每條子線都開足馬力,工人們三班倒,機器24小時不停歇。原材料不斷運入,成品不斷下線。雖然日產量還在爬升階段,但整個體係已經高效運轉起來。
    廠區的空地上,堆放著新采購的鋼材、化工原料、電子元件(用於引信)。
    保衛科的力量也得到了加強,尤其是HEX炸藥生產區和成品倉庫,更是戒備森嚴。
    林默看著這一切,對何建設和馬為國說:
    “何廠,馬科,眼前的生產是立足之本,必須確保萬無一失。但研究院,是未來之基,也必須盡早謀劃。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何建設看著車間裏忙碌的景象,重重地點了點頭:
    “放心吧,林廠!生產這塊我盯著!研究院的事,你也多操心!咱們紅星廠,這回一定要真正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