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初到廣州

字數:5893   加入書籤

A+A-


    時間來到十月,這個時候的寧北已經進入深秋,早上傍晚透出幾分寒意。
    廠部會議室裏,林默主持著廣交會前的最後一次籌備會。
    參加會議的是即將南下的核心團隊:電子設備廠廠長馬為國,以及他精心挑選的幾名銷售骨幹和技術人員,其中就包括了電子與信息工程研究室的主任錢學明,以及在彩色顯像管攻關中表現出色的年輕技術員陳新。
    讓這些研發人員參與,是林默特意安排的,主要是想著讓他們見見世麵。
    “同誌們,”林默的聲音沉穩:“後天,我們就要出發前往廣州,參加秋季廣州出口商品交易會。”
    “這是我們紅星廠,也是我們‘紅星’牌電視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走出寧北,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
    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我要聲明一下,我們這次帶去的有兩個核心賣點。第一,是經過市場檢驗,質量過硬,價格極具競爭力的14英寸黑白電視機,這是我們衝擊外匯訂單的主力。”
    “第二,是我們剛剛下線,成像良好的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工程樣機!”
    提到彩色電視機,錢學明和陳新等人的脊背都不自覺地挺直了幾分,臉上流露出自豪。
    一個月的時間,團隊就攻克了彩色成像技術。
    即使有林默親自指導,這個速度放在任何一個研究單位都說無與倫比的。
    “馬廠長負責整體協調和商務談判,錢主任、陳工,你們負責技術講解和樣機演示,務必確保萬無一失。”
    林默分配著任務:“家裏這邊,由秦老和何副廠長坐鎮,主持日常工作,我們這一次去的目標很明確——打響品牌,拿下訂單,完成甚至超額完成那三萬美元的外匯任務!”
    “保證完成任務!”馬為國代表團隊,鏗鏘有力地回應,隻是緊握著的手代表他心裏並不平靜。
    三萬美元,像一座山壓在他心頭。
    轉眼間,出發的日子到了,沒有隆重的歡送儀式,一行人帶著大大小小的行李和設備箱,登上了南下的綠皮火車。
    硬臥車廂裏,混雜著煙草、泡麵和汗液的氣味,車輪與鐵軌有節奏的撞擊聲“哐當哐當”地響了一路。
    經過長達數十小時的顛簸,當火車終於噴著白色的蒸汽,緩緩駛入廣州站時,一股與寧北截然不同的,濕熱而充滿活力的空氣撲麵而來。
    “到了!廣州到了!”車廂裏響起一片騷動。
    提著沉重的設備箱走下火車,踏上站台,包括林默在內的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八十年代初的廣州站,人潮洶湧,摩肩接踵,聲音嘈雜得如同沸騰的鍋粥。
    穿著灰色中山裝,提著尼龍網兜的國內旅客行色匆匆,而更多見的是那些穿著花花綠綠襯衫,喇叭褲,戴著蛤蟆鏡,燙著卷發的“時髦”青年,甚至能有著不少金發碧眼,身材高大,說著各種語言的外國商人!
    “乖乖,這麽多人……還有這麽多……洋人?”
    馬為國瞪大了眼睛,有些無所適從。他身後的銷售員和技術員們也大多是一臉新奇和茫然,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幾位老板,係唔係來參加廣交會噶?”
    一個穿著略顯皺巴西裝、頭發梳得油亮的年輕男子立刻湊了上來,操著帶有濃重粵語口音的普通話,熱情地遞上名片。
    “需要唔需要導遊啊?賓館、翻譯、運輸,我統統可以搞定!價格公道!”
    林默擺了擺手,禮貌地拒絕了。
    他早已通過省外貿廳的關係,預定好了住宿和運輸車輛,省裏對紅星廠這次參展頗為支持,也想看看紅星廠還能不能搞出什麽動靜來。
    乘坐著省裏幫忙聯係的一輛破舊但尚能運行的麵包車,一行人離開了喧囂的火車站,駛入廣州市區。
    沿途的景象更是讓這些來自內陸三線城市的“土包子”們大開眼界。
    街道明顯比寧北繁華,雖然依舊能看到不少老舊的騎樓,但沿街的商鋪招牌明顯更多,更花哨,店鋪裏播放著鄧麗君歌曲。
    街上自行車隨處可見,偶爾還能看到幾輛罕見的私家小轎車和掛著黑色牌照的外企車輛飛馳而過。
    “這就是……特區?改革開放的前沿?”錢學明扶了扶眼鏡,喃喃自語。
    陳新則更直接些,指著路邊一個巨大的“可口可樂”廣告牌,低呼:“看!外國飲料!”
    省裏幫忙預訂的住處是位於流花展館附近的一家老式國營賓館,條件簡陋,但勝在距離近。
    安頓下來後,林默看著略顯疲憊但更多是興奮的團隊成員:
    “今天下午和晚上自由活動,大家可以在賓館附近走走看看,感受一下廣州的氣氛,這是一個和寧北完全不同的城市。”
    “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走遠,更不要單獨行動,明天一早,布展!”
    眾人歡呼一聲,迫不及待地放下行李,三三兩兩地湧上了街頭。
    林默也帶著馬為國、錢學明幾人在附近轉了轉,感受這個時代的廣州。
    到底還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市場經濟的活力已經卓有成效。
    這裏的小攤小販肉眼可見,有賣力吆喝“靚衫靚褲”的個體戶攤販,有飄著濃鬱香氣,售賣各種不認識熱帶水果的小推車,有裝修時髦、播放著快節奏音樂的“音樂茶座”。
    一切的一切,都與寧北那個沉穩、甚至有些沉悶的工業城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林所,這地方……感覺錢都能聞到味兒。”馬為國感慨道,他努力想顯得鎮定,但不斷四處張望的眼神出賣了他。
    “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力量。”林默平靜地說,“也是我們未來必須要適應和駕馭的力量。”
    “好好看,好好學。”
    馬為國重重的點點頭。
    第二天,秋季廣交會正式開館。
    早上五點,流花路一帶已是人山人海,彩旗飄揚,巨大的橫幅上用中英文寫著歡迎詞。
    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穿著各異的服裝,拿著公文包、樣品箱,如同潮水般湧向展館入口。
    這一屆廣交會規模比較大,占據了整個流花展館,有糧油食品、土畜產、紡織絲綢、輕工業品、五金礦產品、化工產品、機械設備……以及他們所在的電子電器產品展區。
    展館內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各個展台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布置,力爭吸引客商的眼球,有些大廠的展台甚至請來了模特和表演隊,鑼鼓喧天,好不熱鬧。
    相比之下,紅星電子設備廠的展台就顯得有些寒酸和局促了,畢竟時間定的晚,好的位置早就被那些沿海大廠、老牌外貿企業預訂一空。
    他們的展位在一個相對偏僻的角落,光線不算太好,麵積也不大,幾張簡單的長條桌鋪上紅絨布,後麵立著幾塊介紹“紅星”品牌和產品的手繪宣傳板。
    桌上整齊地擺放著幾台14英寸黑白電視機,正在循環播放著國內的熱門電視劇。
    上午的時間在等待中慢慢流逝,展館內人聲鼎沸,但人流基本上都被那些位置好、聲勢大的展台吸引了過去。
    偶爾有幾個客商路過他們的展台,也隻是隨意瞥一眼,腳步並未停留。
    負責接待的銷售員臉上熱情的笑容漸漸有些僵硬,馬為國更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停地看表,在展台後麵來回踱步。
    “林所,這……這都一上午了,問都沒人問啊!”
    馬為國湊到林默身邊,壓低聲音,語氣焦灼:“咱們這位置太差了!是不是想想辦法,去發發傳單?或者也弄點動靜出來?”
    錢學明和陳新等技術員也顯得有些氣餒,他們準備的講解,全然沒有用武之地。
    林默坐在展台一側臨時搬來的椅子上,神色卻依舊平靜,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目光沉穩地掃過熙熙攘攘的人群。
    “馬廠,稍安勿躁。這才第一天上午,很多人還在路上,或者還在熟悉環境。”
    他放下茶杯,語氣從容,“廣交會為期半個月,現在下定論還為時過早,位置不好是客觀困難,但我們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想辦法提升我們自身的吸引力。”
    他站起身,走到展台前,仔細打量了一下布局,然後果斷下令:
    “大家動起來,把展台重新收拾一下!把這些宣傳板往兩邊挪一挪,中間騰出點空間。”
    “把後麵那兩張桌子拚起來,鋪上幹淨的桌布,擺上幾把椅子,再把我們帶來的好茶葉泡上。”
    他指著那個剛剛成型的小小空間,對有些疑惑的團隊成員說:“我們在這裏,布置一個小的會客廳。”
    “會客廳?”馬為國不解。
    “對,會客廳。”
    林默肯定地點點頭:“位置偏僻,我們很難吸引到隨機路過的人流。”
    “那麽,我們就要改變策略,從‘守株待兔’變為‘引君入甕’。”
    他解釋道:“把展台收拾得整潔、專業,這個小小的會客廳,就是給潛在客戶一個可以坐下來,安靜交談的空間。”
    “當有客商對我們產品表現出哪怕一絲興趣時,不要急著在嘈雜的過道上推銷,而是禮貌地邀請他進來坐一坐,喝杯茶,慢慢看,慢慢談。”
    “我們要傳遞一個信息:我們紅星廠,雖然來自內地,但我們的產品是認真的,我們的技術是過硬的,我們的合作是真誠的。”
    “好的生意,不是在喧鬧中達成的。”
    林默的話讓有些慌亂的團隊迅速穩定下來。
    大家立刻行動起來,按照他的指示重新布置展台。
    很快,一個雖然簡陋,但顯得整潔並且擁有一個相對獨立洽談區域的紅星展台,出現在了這不甚起眼的角落。
    那台覆蓋著絨布的彩色電視機樣機,被鄭重地請到了“會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林默親自調整了一下角度,確保一旦揭開,就能獲得最佳的展示效果。
    做完這一切,他環視著煥然一新的展台和重新提振起精神的團隊成員,沉聲道:
    “好了,現在,接下來讓我們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