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內參文件引起的震動!

字數:7757   加入書籤

A+A-


    就在林默操心廣州辦事處發展工作的時候,那份由他與王軍聯名提交,以絕密內參形式上呈的關於《未來裝備集成化,信息化發展趨勢及無人機應用前景初探》的報告。
    在京都國防戰略部門大樓內,激起了巨大波瀾。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橢圓形的長條桌旁坐滿了頭發花白的老將軍,老參謀們。
    他們大多身著舊式軍裝,肩章上閃耀著將星。
    那份內參的複印件,正擺在每位與會者的麵前。
    主持會議的,正是剛剛調任至不久,任副部長的王軍:
    一位身材魁梧、聲若洪鍾的老參謀,姓雷,首先發難,他將內參文件“啪”地一聲拍在桌上,震得茶杯蓋嗡嗡作響。
    “荒謬!簡直是一派胡言!”
    雷參謀的怒火幾乎要衝破屋頂,“集成化?信息化?還有這個什麽……無人機?花裏胡哨的名詞一大堆!”
    “戰爭的本質是什麽?是鋼鐵!是意誌!是刺刀見紅!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就能讓敵人投降了?!”
    他環視四周,尋求著認同:“同誌們!我們是從槍林彈雨裏爬出來的!我們靠的是什麽打贏了戰爭?”
    “是靠戰士們不怕犧牲,靠我們的大炮夠猛,坦克夠硬!大炮就是正義!口徑即是真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南疆前線,我們的戰士還在用鮮血和生命保衛國土,敵人憑借堅固工事負隅頑抗,靠的是什麽打破僵局?不就是靠猛烈的炮火覆蓋?”
    “聽說這個寫報告的什麽紅星廠,自己不也在搞什麽‘風暴’火箭炮嗎?”
    “這說明什麽?說明他們自己心裏也清楚,真正的戰場,還得靠這些硬家夥!他們搞的這個報告,完全是脫離實際,異想天開!”
    另一位戴著深度眼鏡、主管裝備規劃多年的老參謀李參謀,語氣相對緩和,但同樣是質疑的態度:
    “王部長,這份報告的觀點,說實話,太過超前,也太過理想化了。信息技術固然重要,但把它拔高到決定戰爭勝負的核心地位,我認為是危險的。”
    “戰場環境複雜多變,惡劣氣候,都可能讓你那些精密的‘信息係統’瞬間癱瘓。”
    “到時候,難道我們的戰士就不打仗了嗎?歸根結底,最後解決戰鬥的,還是要靠可靠的,皮實耐用的常規裝備,靠戰士過硬的軍事素質。”
    他拿起內參,指著關於無人機偵察的部分:
    “還有這個無人機,聽起來像科幻小說,讓一個小飛機在天上飛,就能把敵人看得一清二楚?我們現在不是沒有無人機,但是在座的都知道無人機其實作用並不大。”
    “且不說這東西容不容易被打下來,它的可靠性,續航能力,采集畫麵的清晰度,都是大問題。”
    “投入大量資源去搞這種不確定的東西,不如多造幾門炮,多生產幾輛坦克,更實在!”
    話音落下,會議室裏響起了陣陣附和之聲。
    大多數老同誌都傾向於雷參謀和李參謀的觀點。
    他們豐富的實戰和建軍經驗,讓他們對傳統的大炮兵主義,裝甲突擊力量有著根深蒂固的信仰。
    對於報告中描繪的那個依靠信息流動,遠程精確打擊、無人平台偵察的“未來戰場”,他們感到陌生,懷疑,甚至有些本能的排斥。
    這仿佛是在否定他們畢生信奉的軍事體係。
    王軍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穩:
    “雷參謀,李參謀,各位老同誌,我理解大家的顧慮,我們絕非否定傳統裝備和軍人意誌的重要性。它們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依然是軍隊戰鬥力的基石。”
    他試圖解釋:“但是,世界軍事變革的潮流正在湧動。我們提出集成化和信息化,不是要取代大炮和坦克,而是要讓它們打得更好,打得更準、打得更狠!”
    “就像報告裏提到的,通過信息技術,將偵察、指揮、打擊單元更緊密地聯結起來,縮短從發現到摧毀的時間,提高火力運用的效率和精度。這難道不是對我們現有炮兵、裝甲兵力量的極大增強嗎?”
    他看向雷參謀:“您提到南疆戰場,提到火箭炮。”
    “沒錯,紅星廠是在研發‘風暴’火箭炮,追求更遠的射程、更大的威力,但是他們也在進行信息化的調整。”
    “如果‘風暴’能配上更先進的偵察手段和更高效的火控係統,它的打擊效果會如何?是不是能更好地支援前線,減少我們戰士的傷亡?”
    他又看向李參謀:“至於無人機的可靠性和實用性,任何新技術都有一個發展成熟的過程。”
    “我們不能因為它現在不完美,就否定它未來的巨大潛力。當年飛機剛發明時,不也被很多人認為是無用的玩具嗎?現在呢?”
    然而,固有的觀念和思維定式並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
    盡管王軍盡力闡述,但他的聲音在眾多質疑和反對聲中,顯得有些勢單力薄。
    對於這些從戰火中走來、習慣於眼見為實的老軍人來說,林默報告中那些過於超前的概念,如同空中樓閣,缺乏令人信服的現實支撐。
    最終,這場關於未來裝備發展方向的內部討論,在並不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王軍的觀點未能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反而引來了更多的批評和告誡,讓他“多調研實際,少談些空洞的理論”。
    散會後,王軍獨自一人留在空曠的會議室裏,望著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有著一絲挫敗感。
    他深知林默觀點的價值,卻無力在高層會議說服眾人。
    他拿起桌上的紅色保密電話,猶豫了片刻,還是撥通了那個熟悉的號碼。
    電話接通,傳來了林默沉穩的聲音:“王部?”
    “林默啊……”王部長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和些許歉意,“你那份內參……在內部討論會上,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他簡要將會議上老將軍、老參謀們的激烈反對意見轉述了一遍,尤其是關於“大炮正義論”和對無人機等新概念的質疑。
    “我據理力爭了,但效果不大。”
    王軍歎了口氣,“很多人覺得我們是在搞不切實際的空想,認為發展更多的坦克,大炮才是正途。”
    電話那頭的林默靜靜地聽著,臉上並沒有露出太多意外的神色。
    超越時代半步是天才,超越一步就可能被視為瘋子。
    對於那些功勳卓著的老前輩而言,接受一套全新的戰爭模式,需要時間和契機。
    “王部,不必過於介懷。”林默的聲音平和。
    “思想的轉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大家暫時無法接受,是因為還沒有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沒有感受到切膚之痛。”
    “這需要時間的發酵,也需要我們拿出更有說服力的證據。”
    他頓了頓,繼續道:“至於效果,您不必擔心,路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等我們這邊把東西實實在在地研發出來,做出了成績,用事實說話,比任何爭論都更有力量。請您相信,我們的方向,絕不會錯。”
    是啊,與其在會議室裏進行無休止的爭論,不如腳踏實地把技術搞出來!隻要東西足夠好,足夠震撼,自然能打破所有的質疑!
    “好!林默,你說得對!”王軍精神一振。
    “是我有些心急了。你們放心大膽地去幹!需要什麽支持,隻要在我權限範圍內,我一定盡力!我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掛斷電話,林默目光沉靜。
    高層的爭論他暫時無法左右,但他可以加快自己手中的步伐。
    他起身,對門外喊道:
    “葉城,備車,去二號靶場!”
    風暴火箭炮已經正式下線,即將等待測試。
    紅星機械廠專屬的二號靶場,位於廠區後方一片連綿的丘陵深處,戒備森嚴。
    當林默的吉普車抵達時,何建設、秦懷民以及“風暴”項目的主要技術人員早已等候在此。
    遠處,一片經過平整的發射陣地上,一輛經過改裝、塗著迷彩的陝汽SX2150越野卡車底盤靜靜匍匐著,車上搭載的,正是40聯裝122毫米火箭發射管群。
    更遠處,山壁上用白灰畫出了醒目標靶。
    “林所,一切準備就緒!隨時準備可以測試。”何建設迎上來報告,語氣中帶著緊張與興奮。
    林默點點頭,拿起望遠鏡,看向發射陣地和遠方的靶區。“開始吧。”
    隨著現場指揮員一聲令下,發射流程緊張而有序地展開。
    “報告!發射車定位完成!”
    “氣象數據采集完畢,風速三級,符合射擊條件!”
    “火控諸元裝定!仰角48度,方向角12300!”
    “各發射管檢查完畢,電路通暢!”
    技術人員大聲匯報著各項參數,林默在一旁凝神靜聽,這套初步整合的火控係統。
    雖然還遠達不到他理想中的信息化水平,但已經引入了簡單的彈道計算機和自動操瞄裝置,相比傳統火箭炮需要人工計算,手動瞄準,效率和精度已有了質的提升。
    “裝填高爆榴彈!單發試射!目標,一號區域模擬敵軍集結地!”指揮員下令。
    一名裝填手熟練地將一枚近兩米長、重達數十公斤的122毫米火箭彈填入發射管。
    那冰冷的金屬彈體,在陽光下泛著幽光。
    “發射!”
    操作手按下發射按鈕。
    “咻——轟!!!”
    一聲尖銳刺耳的呼嘯撕裂長空,一道熾熱的尾焰從發射管口噴湧而出,火箭彈拖著長長的煙軌,以肉眼難以捕捉的速度撲向遠山。
    幾秒鍾後,望遠鏡裏,二號靶區中心騰起一團巨大的橘紅色火球,劇烈的爆炸聲隔著數公裏傳來,依舊震人心魄!濃煙裹挾著塵土衝天而起。
    “命中目標區域!毀傷效果評估……優秀!”觀察員迅速報告。
    “很好!”林默臉上露出一絲滿意。
    “接下來,全連齊射!目標,二、三、四號區域,覆蓋性打擊!裝填鋼珠殺爆彈!”
    命令下達,發射陣地上氣氛更加凝重。
    裝填手們以嫻熟的動作,迅速將四十枚火箭彈全部裝入定向管。那密密麻麻的發射管,此刻充滿了毀滅性的美感。
    “全連齊射!放!”
    操作手重重按下發射鈕!
    “咻咻咻咻——!!!”
    刹那間,萬箭齊發!不,是比萬箭齊發更加震撼的景象!
    四十道火龍爭先恐後地掙脫發射管的束縛,帶著毀滅一切的尖嘯,編織成一片密集的死亡之網,鋪天蓋地地砸向遠方的目標區域!
    整個發射陣地被濃密的發射煙塵籠罩,大地在劇烈的轟鳴和震動中顫抖!
    持續了近十秒鍾的齊射結束後,遠處預定的二,三,四號靶區,已然被一片連綿不絕的爆炸火海和衝天煙柱徹底覆蓋!
    爆炸聲如同滾雷般連綿不斷,即便隔著如此遠的距離,也能感受到那股毀天滅地的衝擊波!
    可以想象,若那是真實的敵軍陣地,此刻早已化為齏粉!
    “報告!齊射完畢!全部火箭彈正常發射!”
    “毀傷效果評估……目標區域被完全覆蓋!模擬工事、輕型裝甲目標、人員集結地……均遭到毀滅性打擊!”
    數據很快匯總到林默手中:
    火箭彈口徑:122毫米
    發射管數:40聯裝
    最大射程(本批次):21.5公裏(已達到設計指標)
    齊射覆蓋麵積:大於4萬平方米(約等於6個標準足球場)
    再裝填時間:14分30秒。
    彈種:高爆榴彈、鋼珠殺爆彈。
    底盤機動性:良好,適應多種複雜地形
    火控係統:初步實現半自動操瞄,射擊準備時間大幅縮短。
    完美!
    一次近乎完美的測試!
    無論是射程、威力、覆蓋麵積,還是初步展現出的火力反應速度,都全麵超越了現有的同類裝備,完全達到了設計預期,甚至在某些方麵有所超出!
    在場的紅星廠人員都歡呼起來!何建設用力揮舞著拳頭,秦老眼中滿是欣慰。
    林默放下望遠鏡,望著遠處尚未散盡的硝煙,此刻,他腦海中浮現的是王部長剛剛電話裏說的話。
    “風暴”火箭炮想要發揮最大的威力,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前沿偵察信息指引,才能在最恰當的時間,投向最致命的地點。
    他轉過身,對何建設和秦懷民,也是對在場的所有技術人員,沉聲說道:
    “‘風暴’火箭炮測試成功,意義重大!這證明我們有能力造出世界一流的火力武器!但是,同誌們,這遠遠不是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