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天機流傳,珍寶到手

字數:4746   加入書籤

A+A-


    雲山城。
    柳家。
    議事堂內。
    一位身著絳紅錦袍、頭戴玄冠、麵白無須的中年男子端坐主位,周身散溢著淩厲迫人的氣息,正是家主柳擎天。
    堂下兩側分坐六人。
    其中四位是年過花甲的老者,另兩位中年則是柳擎天的胞弟柳驍與堂弟柳雲。那四位老者氣息雖不及柳擎天雄厚,卻也隱現淵渟嶽峙之態。
    "這天機門與天機閣究竟是何方神聖?二者是何關係,此前聞所未聞!"
    "為何屢次三番針對我柳家?"
    "最關鍵的是,他們的消息從何而來?"
    柳擎天目光如電掃過在場族中核心,麵色陰沉似水。
    昨日午後剛召集在座核心族人商議吞並林、蘇兩家之事,翌日清晨便被天機門悉數曝光。
    若說族中未出叛徒,他斷然不信!
    "家主,在座皆是族中棟梁,斷不會泄露機密。莫非是被天機門的探子竊聽了去?"
    "言之有理,定是隔牆有耳。"
    眾長老聞言紛紛進言。
    "既然計劃泄露,便需調整應對之策。"
    "諸位長老可有良策?"
    柳擎天未在此事上過多糾纏,沉聲發問。
    他打算重新製定方案,同時暗中觀察在座眾人,誓要揪出內奸!
    正午時分。
    雲山城郡守府烈焰衝天。
    四五千怒不可遏的百姓手持農具圍堵府門,打砸焚燒衙署。
    副總捕頭林江率近百名捕快上前彈壓,竟如杯水車薪,瞬間便被憤怒的人潮吞沒。
    郡守陳景正與賈先生也早已不知所蹤。
    "鄉親們!在陳景正這狗官庇護下,我們的骨肉至親都被李慕白老賊當做"大藥"殘害!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啊!"
    "若非天機門與天機閣揭露真相,我們至死都要被蒙在鼓裏!"
    "十年前我胞弟應征寶芝林藥童,自此音訊全無!爹娘哭瞎雙眼,去年含恨而終!"
    "若無狗官撐腰,李慕白老賊安敢如此猖狂?"
    "如今王朝腐朽,暗無天日,狗官橫行,百姓已無活路!靖南王舉義旗清君側,仁德廣布。諸位何不隨我吳岩控製雲山城,誅殺狗官,鏟除李慕白老賊,迎韓天敵大將軍義師入城?"
    人群最前方,一名體格魁梧、目光深邃的中年漢子高舉長刀,聲震四野。
    其言語極具煽動力,聲浪遠播!
    "誅殺陳景正!為我兒報仇雪恨!"
    "取李慕白老賊首級,祭奠我兒在天之靈!"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歸順靖南王!迎韓大將軍義師!"
    "打死李慕白老畜生!"
    在吳岩煽動下,近五千民眾情緒愈發激昂,如洪流般衝垮衙署。
    刑獄司近百捕快盡數被踐踏倒地,更有大批民眾衝向臨街商鋪。
    雲山城郊。
    距波濤洶湧的黑雲山十五裏外,有片方圓十裏的楓林,故名翠微林。
    一條丈餘寬的山道蜿蜒穿過楓林。
    時值歲末,滿地枯黃落葉,寒風卷起落葉在空中打著旋兒。
    張默蹲在路旁一株海碗粗的楓樹後,身披與楓葉同色的連帽赭黃外氅,若不細看幾與林木融為一體。
    "申時已至,應該快到了。"
    他手握短刃,身旁放著兩包軟骨銷魂香。
    此香以三十六味藥材配製,點燃後可使一品以下武者真氣潰散,行動受限。
    內含易燃之物,火折一觸即燃。
    兩裏外山道上,兩騎絕塵而來。
    當先一人年約二十四五,腰懸長劍,背負行囊。其後跟著一名精悍漢子,同樣腰佩長劍。
    "大少爺,此次流雲城之行總算有驚無險。"
    柳天鳴身後那四十餘歲的漢子恭維道。
    "嗯,有勞林叔了。"
    柳天鳴對身旁漢子頷首讚許。
    柳林是其堂叔,二品初期修為,此番隨他同往流雲城購置百年何首烏,一路尚算順利。
    "唏律律!"
    柳天鳴正策馬前行,坐騎突然悲鳴一聲前蹄跪倒。
    "啊!"
    他猝不及防滾落在地,正欲提氣躍起,卻覺渾身酸軟,丹田真氣渙散。
    眼角瞥見堂叔同樣跌落馬背,正驚駭地望著他。
    此時,一名身著土黃布衣、戴著獸皮手套的清瘦老叟縱身落在柳天鳴身旁,一把扯下其背負的行囊。
    打開查驗後,老者眼中閃過滿意之色。
    "竟是衝著這百年何首烏而來!"
    柳天鳴心中大駭,未料行至雲山城地界竟遭劫掠。
    此刻他隻盼對方隻謀財不害命。
    然而下一刻,他眼中湧起絕望。
    堂叔柳林被一柄短刃劃過咽喉,熱血濺了他滿臉。
    "饒......饒命......"
    柳天鳴望著逼近的老者,欲要求饒卻聲若蚊蚋,眼睜睜看著寒刃掠過自己咽喉,意識逐漸模糊。
    "百年何首烏,得手了!"
    張默檢視行囊確認何首烏無誤,又在柳天鳴身上搜出數百兩紋銀。
    他迅速清理痕跡,毀去柳天鳴二人與馬匹的雙眼,旋即遁走。
    此舉雖顯多餘,但他曾聞人死前可能留存最後所見影像。
    雖不知真假,但為求穩妥,寧可多費周章。
    戌時。
    柳府。
    後院精舍內,一位骨瘦如柴的老婦臥於錦榻,四名青春俏麗的丫鬟在旁伺候。
    "魚兒,鳴兒可回來了?"
    柳老夫人望著身旁豐腴丫鬟,布滿皺紋的臉上盡是憂色。
    "夫人,大少爺尚未回府,許是途中耽擱了。"
    魚兒上前輕聲回話。
    “這孩子……都說了讓他別去,偏要去……咳咳咳……”
    柳老夫人望著窗外,一邊咳嗽一邊斷斷續續地念叨。
    “夫人,這是大少爺的一片孝心啊!”
    “大少爺也是盼著您早日康複。”
    丫鬟魚兒上前為老夫人掖好被角。
    “鳴兒有孝心又有擔當,能撐起家門,明兒有仙緣,將來我柳家必定……興旺昌盛,老身便是走了,也能瞑目了……”
    柳老夫人望著窗外,眼中浮現欣慰之色,又問道:“魚兒,往雲州送信去了幾天了?”
    “回夫人,已有十六日了。”
    魚兒恭敬回答。
    老夫人年事已高,孫兒柳明得遇仙緣是光耀門楣的大喜事,她便派人往雲州給擔任雲州牧的胞弟報喜。
    “哦……好……”
    柳老夫人目光中泛起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