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大家,太子到了(求月票支持)
字數:4980 加入書籤
平康坊。
相府門前,數十名金吾衛,還有十幾名右驍衛,手持刀槊,將長街隔斷,地上的屍體被蓋上了白布。
看著李林甫的車駕消失在視線之中,萬年縣令鄭岩站了出來,對著在場諸人,淡淡拱手道:“諸位,諸事由萬年縣負責,諸位可有意見。”
“願聽明府調遣。”趙冷率先拱手,他之所以被留了下來,就是李林甫讓他繼續介入,甚至領銜一切。
站在一側,麵色有些蒼白的金吾校尉跟著拱手道:“金吾周由,願聽明府調遣。”
鄭岩側身看向韋諒。
韋諒拱手,平靜的道:“末將隻看隻聽,不說話!”
“好!”鄭岩深深看了韋諒一眼,側身道:“崔器!”
“下官在。”一身深青色官袍,體態魁梧,眼角帶著一絲刀疤的中年官員走了出來。
“開始查吧,將這個人所有的一切全都查出來。”鄭岩低頭,看向地上的屍體,忍不住一陣咬牙切齒。
好好的,你幹嘛要刺殺宰相。
現在好了,所有人都能從這件事情中輕鬆抽身,隻有他,現在擔下了這個責任,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成為替罪羊。
當然,還有最倒黴的金吾校尉周由。
他是已經鐵定了要倒黴。
就在這個時候,一道青衣身影從相府當中緩慢的走出,赫然正是李林甫的長子將作丞李岫。
李岫對著眾人微微拱手道:“諸君,事情就麻煩諸位了。”
“不敢!”所有人都神色凝重的拱手。
相比於趙冷這個右驍衛參軍,李岫這位相府長子,才最令人敬畏。
“不必客氣,家中備了熱茶和糕點。”稍微停頓,李岫神色嚴肅的說道:“還請諸位一定要將事情查察清楚。”
“敢不奉命!”眾人神色凜然。
……
韋諒抱著千牛刀,看著正在查察情況的萬年縣尉崔器。
出身博陵崔氏的萬年縣尉,他的曾祖父崔恭禮,卻在貞觀年間娶了高祖皇帝的十三女真定公主。
名門世家,皇室血脈,說實話,也不是一個從八品下的萬年縣尉能夠困住的。
不過韋諒注意到的,卻是崔器和趙冷之間,似乎相識,但兩人之間似乎恩怨,眼一對,就各自冷臉。
崔器,趙冷。
若是再加上一個張小敬就有意思了。
“諒弟!”李岫的聲音突然在韋諒身後響起,韋諒轉身,看向李岫,拱手道:“表兄。”
李岫點點頭,上前和韋諒肩並肩,目光看向地上的屍體,但是神色平靜的問道:“今日之事,諒弟如何看,為何會有人突然來刺殺阿耶?”
雖然李林甫將此事定為瘋漢所為,但誰都知道,這是一件計劃周密的刺殺。
屍體身上穿著的鎖子甲,就是明證。
唐律:甲一領弩三張流兩千裏,甲三領弩五張絞。
民間又有說法,一甲頂三弩,三甲進地府。
這壯漢又是刺殺宰相,又是身穿甲胄,這樣的事情,本身就是奔著死誌來的。
“阿舅這些年領中書省,罷黜百官,不少人官場失利,有的人瘋癲之下,難免會做出過激之舉,這不奇怪。”韋諒重新抱刀,寬慰的對著李岫解釋。
“嗯!”李岫稍微鬆了口氣,點頭道:“的確是這樣。”
韋諒稍微側身,有些不解的說道:“問題在於,以阿舅在長安城的耳目,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發生啊!”
李岫麵色一沉,緩緩的點頭道:“的確如此。”
這些年李林甫得罪的人海了去了,但敢於刺殺,有能力刺殺,而且能突破李林甫的重重防備殺到跟前的幾乎沒有。
但今日,有了。
李岫呼吸凝重起來,他側身看向韋諒,問道:“諒弟向來思緒敏銳,何處可指教為兄?”
韋諒想了想,目光看向差不多被崔器查察的差不多的屍身,最後就看向李岫,低聲道:“既然敢於派死士刺殺,那麽說不定,外麵該抹去的手腳已經都抹去了,想要從外查耗時耗力,既然如此,阿兄何不從內查,這府裏怕是有些不幹淨啊!”
說著韋諒輕輕看向身後的相府,眼神微微眯了起來。
李岫眼睛一跳,隨即拱手道:“多謝諒弟!”
“嗯!”韋諒輕輕點頭。
李岫不再多說什麽,立刻轉身朝府中而去。
韋諒看了柳舜和高任一眼,然後平靜的向前。
此時,屍體已經檢查完畢。
眾人見到韋諒上前,也都拱手上揖讓開道路。
現在他們已經都知道韋諒是右相的外甥,尤其剛才李岫和韋諒私談,更是證明了雙方的親密關係。
“崔縣尉!”韋諒對著崔器微微點頭,然後蹲下身看向吐魯的屍體。
方相麵具下憨厚的麵容,一身劃痕的鎖子甲,滿是老繭的雙手,即便是死亡也依舊不可能放鬆的關節。
韋諒心中輕歎一聲,的確,這樣一個足夠成為軍中悍將的漢子,就這麽的被人送來送死了。
所以,他的背後究竟是什麽人,這樣來刺殺李林甫?
現在這個問題,恐怕已經成為了整個長安官場,人人都關心的問題。
就在這個時候,五匹高頭大馬突然停在了相府門前,為首的,赫然是安慶宗。
安祿山的長子安慶宗。
……
明月高懸,宮樓肅然。
花萼相輝樓。
李林甫小心的從拾階而上,來到了二樓,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窗前,看著外麵整個長安夜景的皇帝。
除夕,上元,萬壽諸節,皇帝都會抽時間來花萼相輝樓,來看一看整個長安城。
如今整個花萼樓一片黑暗,隻有外麵長安城的燈火,照亮了皇帝的身影。
李林甫稍微穩定呼吸,然後平靜的走到了皇帝身後,拱手道:“臣,中書令李林甫,參見聖人,聖人萬壽無疆。”
李隆基站在窗前,麵前的長安城,燈火萬家,璀璨入晝。
終於,李隆基緩緩側身,看向李林甫道:“今日之事,委屈你了,九郎。”
李林甫立刻拱手,滿是感激的說道:“為了陛下大局,臣的事情,其實也沒什麽的,更別說,臣本就無恙。”
李隆基微微點頭,說道:“等到太上玄元帝君的事情過去,你再放手去查。”
正月初七,剛剛有祥瑞之事。
正月十三,李隆基剛剛將太上玄元帝君留下來的金匱玉書迎入皇宮。
轉眼,正月十五,就發生了當朝右相遇刺之事。
如果現在就大張旗鼓的去查宰相遇刺事,那麽之前的祥瑞算什麽?
算太上玄元帝君瞎了眼嗎?
所以這種事情,根本就不能在現在這個時候,公開的去調查,弄個沸沸揚揚,最後丟的隻能是李隆基的臉。
李林甫何嚐不知道這一點,當薛暢將高力士的意思帶到的時候,他立刻就明白了過來。
李隆基稍微側身,看向一側的陰影之中,龍武大將軍軍陳玄禮走了出來,對著李林甫認真拱手道:“右相,龍武軍所盯各處,再三察查沒有異樣。”
李林甫眉頭一挑,眼神卻沉了下來。
早些年,太宗皇帝時,太宗以百騎監察百官,後來逐漸擴至萬騎。
然而即便如此,他們對外行事,都用千牛衛和金吾衛的名頭,很少直接用百騎身份行事。
但是經過武後之亂,百騎已經不堪再用,所以,皇帝以百騎為基礎,建立了龍武軍,以陳玄禮為龍武軍大將軍,統帥左右龍武軍,左右羽林軍,鎮壓皇宮。
同時暗中行監察事。
“大家!”高力士的聲音在台階處響起,道:“大家,太子到了。”
李林甫猛然回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