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啟程,戛納!(求追讀)

字數:4988   加入書籤

A+A-


    四月的最後幾天,沈良一邊忙著《法官媽媽》的前期籌備工作,一邊寫《小偷家族》的劇本。
    進入五月,《法官媽媽》的前期工作全部結束。
    一切準備就緒,隨時可以開機。
    不過,老穆沒有直接開拍。
    他要等,等沈良從戛納拿個獎回來!
    說不準就捧回一座金棕櫚呢?
    短片金棕櫚也是金棕櫚!
    到時候把金棕櫚獎杯往那一擺,開機儀式多闊氣。
    跟老穆抱有同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北電攝影係、導演係的老師、教授們,一致認為《刷車》是今年短片金棕櫚的大熱門。
    畫幅變化+在校生身份,僅憑這兩點,保底有個兩三成的希望。
    即使拿不到金棕櫚,電影基石單元的一等獎,那也絕對沒跑!
    ……
    5月4號。
    沈良一行人從首都國際機場出發,直飛法國尼斯。
    一上飛機,秦浩就睡著了。
    這家夥昨天、前天,連續兩晚沒睡,一問為什麽。
    激動的!
    而沈良,則是被張輝軍和謝小京叫了過去,他倆去戛納,一個是代表導演係,一個代表北電校方。
    “小沈。”
    謝小京笑眯眯看著沈良。
    “你讀完研究生,有沒有興趣來導演係讀個博?”
    “啊?”
    沈良故意裝傻,一臉驚訝地問道。
    “謝老師,導演係有博士點了?”
    “現在沒有,但快了。”
    謝小京先瞄了一眼張輝軍,眼見老張沒說話的意思,他跟著解釋道。
    “學校近幾年一直在申請博士站,如果沒有意外,03、04年大概就能通過,那時候你正好碩士畢業。”
    “呃……”
    沈良‘楞’了一會,撓頭道。
    “謝老師,很感謝您的看重,隻是,我還沒有想那麽遠的事。”
    “沒事,不著急。”
    被拒絕了,謝小京也沒有生氣,依舊是和顏悅色。
    “讀博也是一件大事,研究生三年,你可以慢慢想。”
    旋即。
    謝小京不再提什麽讀博,轉而和張輝軍聊起了今年的戛納電影節。
    跟去年相比,今年的戛納少了很多華語電影,特別是內地電影人的身影。
    去年,江文攜《鬼子來了》征戰戛納金棕櫚,雖然沒能捧回一座金棕櫚,但也收獲了僅次於金棕櫚的評委會大獎。
    除了江文,寶島導演楊德倡憑借電影《一一》收獲最佳導演。
    王佳衛執導的《花樣年華》,一共拿了兩個獎,最佳男演員(梁朝韋)以及最佳技術大獎。
    華語電影人四上戛納領獎台,好不風光。
    而今年,入圍戛納的華語電影隻有兩部,而且都是來自寶島。
    內地、香江導演,全軍覆沒。
    寄予厚望的《藍宇》,今年沒有入圍任何競賽單元。
    不過,關景鵬還是自費帶著劇組一起飛往戛納。
    評不了獎,《藍宇》也可以展映!
    “要說大手筆,還是香江電影人啊。”
    說完《藍宇》,謝小京滿臉唏噓道。
    “香江貿易發展局斥資800萬,專門在戛納Majestic酒店舉辦香江之夜,程龍、李蓮傑、劉得樺、洪京寶、徐恪等港星都到了。”
    “是啊。”
    張輝軍也跟著感慨。
    “要說經濟水平,還是香江那邊更富裕,幾百人的團,說組織就組織。”
    提起這事,兩位北電78級校友的心裏都有些不是滋味。
    大陸還是太窮了。
    看到兩人的長籲短歎的樣子,沈良嘴張到一半又把話咽了回去。
    如果他現在告訴他們,未來內地會誕生一部百億電影,而且是純內地班底打造,張輝軍和謝小京大概率會懷疑他腦子瓦特了。
    大白天的,說什麽胡話?
    別說他們了,就沈良自己,如果不是親眼見證,他也不敢相信。
    不說人,AI都預測錯了!
    影史第一和影視第二的差距硬生生拉到了一倍多,關鍵影史第二還不是幾億、十幾億。
    而是五十多億。
    單片票房破百億,最終票房近160億,《哪吒2》沒有上映之前,這種事說出去,誰信啊?
    2024年的人都不會信!
    “張老師,謝老師,我覺得未來會變好的。”
    沈良沉吟片刻道。
    “上麵不是說要放開院線改製嘛,熒幕數量多了,看電影的人,肯定也會變多。”
    “而且,入世談判也快成功了。”
    “以後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聽到這話,張輝軍嗬嗬一笑,看向謝小京。
    “老謝,還是年輕人敢想敢幹啊,一晃眼,我們都是快50歲的人了。”
    “想當年,78年考進電影學院那會……”
    老男人一旦開始回憶青春,那就是沒完沒了。
    各種憶苦思甜。
    沈良懂這種感覺,他40多歲時,也喜歡回憶過往,特別是校園時光。
    張院和謝主任在那兩人回憶往昔,沈良當然是默默地聽著八卦。
    偶爾捧個哏。
    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不可能一直聊天,沒聊多久,張輝軍和謝小京就找空姐要了兩條毛毯,準備睡一會。
    提前調整時差!
    眼見兩位睡下了,沈良也閉眼睡去。
    一路無話。
    當沈良一覺睡醒,飛機已經快到尼斯了。
    戛納電影節雖然很有名,但戛納隻是法國港灣城市尼斯附近的一座小鎮。
    國內沒有直飛戛納的航班,隻能從尼斯轉道,不過,從尼斯到戛納隻有30多公裏。
    下了飛機,沈良‘乖乖’跟在兩位老師身後。
    學校都把行程安排好了。
    借助外交係統,他們包了一輛華人司機的車,對方直接開車把他們送到了馬天尼斯大酒店。
    這是主辦方指定的合作酒店。
    因為電影節召開,全球各地的片商、電影人都來了這邊,酒店房價直線攀升。
    標準間房費2800法郎起。
    沈良一行五人,他、秦浩、楊超都是主辦方提供食宿,翻譯、張輝軍、謝小京是‘自費’。
    說是自費,實際上是校方掏腰包。
    抵達酒店後,一行人休息了一晚。
    隔天,張輝軍和謝小京兵分兩路,各自帶著學生見了不少業內人士。
    主要是港台那邊的電影人。
    期間,沈良見到了香江導演關景鵬和他的《藍宇》劇組。
    胡君和劉曄也來了戛納,身在異國,老鄉見老鄉,大家都很熱情。
    不過,胡君和劉曄之間的氛圍有點怪。
    他們很少會看向對方,幾乎沒有什麽眼神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