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好評如潮

字數:5985   加入書籤

A+A-


    5月9號。
    一年一度的戛納電影節正式拉開帷幕,作為歐洲三大裏關注度最高的電影節,每年的戛納電影節都能吸引全球的目光。
    今年也不例外。
    “秦浩,別琢磨你那衣服了。”
    走紅毯之前,秦浩不知道照過多少次鏡子,凡是能反光的物件都被他用上了。
    領結、衣領都快被他摸破了。
    “導演,你怎麽一點都不激動呢?”
    瞧著雲淡風輕的沈良,秦浩環顧四周道。
    “這裏可是戛納啊,歐洲三大!直到現在,我都覺得自己在做夢。”
    “短片罷了。”
    沈良淡淡道。
    他不激動嗎?
    廢話!
    怎麽可能不激動!
    他隻是屏住了而已。
    別低頭,因為王冠會掉。
    等到日後秦浩或者老張接受采訪,當他們回憶起沈良在戛納的氣定神閑,到時候網友、影迷一聽,逼格蹭的一下就立住了。
    什麽叫麵不改色!
    這就是!
    所以,繃住!
    裝逼是人的第一驅動力!
    有逼不裝,渾身難受,裝這種事後逼,那更爽。
    酒,越陳越香。
    裝逼也是如此,發酵、等待的時間越長,裝成功的那一刻,越爽!
    沒過一會,秦浩的興奮勁也過去了。
    因為他們走紅毯的時候,幾乎是無人問津。
    此時內地雖然還沒有掀起紅毯熱,但大陸之外的版本比較領先,蹭紅毯的明星很多。
    那麽多星光,誰會關注幾個小透明?
    隨便舉個例子,戛納電影節今年的開幕影片是《紅磨坊》,主演是好萊塢影星妮可·基德曼。
    投資五千萬美元的大製作,多引人眼球?
    不過,法國大師級導演戈達爾對此有不同意見。
    這位老爺子親自下場,怒噴戛納組委會。
    噴戛納跪給了資本!
    《紅磨坊》這樣的純商業歌舞片,它配得上開幕影片嗎?
    配不上!
    今年上《紅磨坊》,明年是不是要上《黑衣人2》了?
    後年呢?
    上《哈利波特》?
    向資本妥協,簡直是戛納電影節的恥辱,法國的臉都讓你們這些後輩丟盡了!
    戈達爾敢下場,那是因為這位老爺子咖位非常大。
    他是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影響了好幾代大師級導演,如此重量級的人物下場,逼得戛納官方不得不下場‘辟謠’。
    但,媒體、電影人的質疑聲一直沒有減少。
    很多人都對今年的選片不太滿意。
    有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嗎?
    沒有!
    入圍戛納主單元的23部競賽片放映之後,沒有一部能贏得觀眾的掌聲和歡呼。
    在每日發行的《場刊》打分環節,第一周放映的十幾部電影,連一部超過2.6分的電影都沒有。
    “令人失望的一屆電影節!”
    “全麵敗退的一年!”
    “今年的金棕櫚應該頒給弗朗西斯·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1979年金棕櫚獎電影)!”
    “青年電影人全軍覆沒,金攝影機獎(最佳新人導演)評選建議取消!”
    “……”
    直到第二周短片競賽單元開啟,情況發生了變化。
    《刷車》是今年短片競賽的開幕影片。
    短片的關注度,遠不如長片。
    所以,《刷車》被安排在了電影宮三樓的巴讚廳,一間350人左右的放映廳。
    雖說巴讚廳麵積不算太大,跟上千人的德彪西大廳、盧米埃爾大廳沒法比,但三百多人的廳,也不算太小。
    短片放映前,一些華語電影人提前來到現場。
    捧個場嘛。
    候孝閑、楊德倡都來了,楊德倡雖說是戛納競賽單元評委,但短片評委和長片不是一批人。
    不影響評分。
    接著,劉曄和胡君以及國際章一起出現在巴讚廳。
    然後。
    正在戛納舉辦《花樣年華2001》試映會的王佳衛也來到現場,跟著他一塊來的還有舒其。
    隨著時間的推移,巴讚廳裏又來了一批金發碧眼的老外,以及一些操著日語、韓語的亞洲電影人。
    臨到電影放映前夕,三百多人的影廳大約坐滿了三分之二。
    嗡!
    嗡!
    水泵聲響起的那一刻,現場瞬間安靜下來。
    金攝影機獎單元的評委斯特凡諾·卡薩微微眯起雙眼,這個開頭聲音是什麽?
    水泵?
    還是?
    幾秒後,他的疑惑解開了。
    同時,看見那一比一的畫幅,卡薩的興趣頓時被激發了起來。
    有意思。
    壓抑的主題?
    當1:1的畫幅突然被拉伸為1.85:1,現場傳出一陣小小地嘈雜聲。
    那是議論的聲音。
    影片結尾,隨著刷車工拉開‘禁錮’自己的大門,畫幅徐徐展開,現場的議論聲又多了一些。
    很有創意的設計!
    卡薩飛速在自己的小本本上寫下一行感言。
    【1:1是囚籠,1.85:1是精神的逃亡,令人驚豔的畫幅運用!】
    寫完一行,他又寫了一行字。
    【或許可以把這種手法稱之為‘畫幅蒙太奇’?】
    砰!
    一聲槍響,影片黑屏。
    刷車工最後死了嗎?
    卡薩的疑問,也是現場很多觀影人的疑問。
    啪!
    啪!
    啪!
    沉默數秒,現場響起一陣此起彼伏的掌聲,不少影評人、影迷先後起身站立,獻上自己的掌聲和讚美。
    “很棒的作品!”
    “嗯,畫幅運用令人驚喜。”
    “演員的表演也不錯。”
    “刷車工死了嗎?”
    “沒有吧?”
    “女孩呢?活著嗎?”
    “應該死了,我注意過,女孩每次出現都是穿高跟鞋,隻有最後一次是平底鞋,還專門給了特寫鏡頭。”
    “……”
    聽到這連綿的掌聲和熱議聲,坐在前排的張輝軍就像醉酒了一樣,滿麵紅光。
    後方。
    王佳衛也是起身鼓掌的一員。
    今天這趟,沒白來!
    一部非常出色的短片,尤其是關於畫幅的運用。
    很出彩。
    男演員的表現也可圈可點。
    少頃,卡薩收起紙筆。
    離開影廳的時候,他還有點遺憾。
    短片單元沒有發布會。
    緊接著,沈良跟著張輝軍一起送別了那些趕來捧場的華語電影人們,這一次,他們的目光都和善了很多。
    “小夥子,加油,期待你的第一部長片。”
    楊德倡離開時,半開玩笑的說道。
    “千萬不要讓我等太久,我怕等不到。”
    此時的楊德倡已經查出了結腸癌。
    “楊導,現在的醫學那麽發達,您一定會沒事的。”
    沈良微笑地送上祝福。
    “哈哈。”
    楊德倡嗬嗬一笑:“人生在世,就那麽回事,治得好,治不好都是我的命數。”
    “不說了,先走了。”
    旋即,在他愛人的陪同下,楊德倡離開了放映廳。
    兩百多人的掌聲,很快就從巴讚廳傳到外界。
    當《刷車》二次放映時,偌大的影廳已經被聞訊而來的影評人、電影人、影迷坐滿了。
    接下來,每一次放映結束,廳內都會響起一片掌聲。
    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