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瘋狂開拓市場
字數:4009 加入書籤
“一碼歸一碼,這段時間你另謀出路吧,工資給你算到月底,之前借給你的三千塊錢也不需要你還了。”我做到這份上了,也算仁至義盡了。
“你真的這麽狠心嗎?”楊麗娟聲音哽咽。
“我已經給過你很多次機會了。這站點不是我個人的,我也是打工的,別讓我難做。”我壞人當到底。
她站在原地沉默良久,突然開始:“行,我走。不過陳哥,你會後悔的。”說完這話,她轉身摔門而出。
等楊麗娟走後,張薇才走進我的辦公室:“把她辭退了嗎?”
“辭了。”我也算是擺脫一件頭疼的事情。
“那個讓人討厭的女人終於走了。”張薇說著就自然地坐到我腿上。
“我晚上早點下班,回去煲湯給你喝,當做獎勵你的。”
“晚上我還得去跟王總匯報站點的運營情況,改天吧。”我扶住她的腰,示意她起身。
張薇不情願站起來,整理了下裙擺:“那就周末吧,我多點時間準備。”
“好,周末再說。”我拿起桌上的文件,假裝翻閱著。
晚上,我來到王秋雅的別墅,是保姆給我開的門。
其實今天並沒有什麽要緊的事。
自從王秋雅懷了我的孩子,雖然她一直強調以後這個孩子跟我沒關係,但我還是多了一分牽掛。
"王總在嗎?"我問了一句保姆。
"王總在二樓......"
保姆的話還沒說完,我就往二樓的樓梯方向走。
"陳先生,你不能上去。"保姆想阻止。
"讓他上來吧。"王秋雅的聲音從樓上傳來。
我走上二樓,看見她剛從浴室出來,身上隻穿著件浴袍,顯然剛洗完澡,難怪保姆剛才要阻攔。
"有什麽事非要現在說?"她的語氣很平靜。
我走進她的房間:"就是來向你匯報工作的。"
我照常先跟王秋雅簡單匯報了新站點的情況:"新站點現在已經有六十多個騎手在跑單了......"
"這點小事就不用向我匯報了,你的進度還是有點慢,得提提速了。"王秋雅吃了個櫻桃。
"你來得正好,"她轉身從桌上拿起平板,"我發份文件給你,上麵標注了需要開拓的市場地圖,你自己去開拓。"
跟王秋雅聊了一會,我才知道自己跟她的眼界差距竟如此之大。
我還在為新開拓了一個站點沾沾自喜時,王秋雅已經在布局全市的外賣網絡了。
我又跟王秋雅提起:"昨天我去了半醒酒吧,那個李在鄖有點亂來。"
我把李在鄖找酒托的事情簡單說了一下。
"我知道了。"她漫不經心整理著浴袍腰帶,"會提醒他注意分寸的。"
看得出王秋雅對那家酒吧的經營並不十分上心。
這時保姆輕輕叩門:"王小姐,夜宵準備好了。"
我陪王秋雅一起吃宵夜。關於孩子的事,我隻字未提。
如今她請了專職保姆照料,氣色也紅潤了不少,我的關心反倒顯得多餘了。
我從王秋雅的別墅出來,坐到車上,卻沒有立即駛離。
手機屏幕亮起,查看著王秋雅剛才發來的那份區域布局圖。
紅色標記已覆蓋城東大半區域,而向西延伸的藍色虛線,竟已劃到鄰市交界。
每個標記旁都細致標注了人口密度、商業集群和預估運營成本。
我這才真切體會到她說的布局全市意味著什麽。
原來我引以為傲的那兩個站點,在這張宏圖裏不過是個不起眼的起點。
既然外賣網絡要向西拓展,我那家藥店的配送服務自然也該跟上。
“或許可以借著新建站點的東風,把藥店配送範圍同步擴大。”
眼下單店的輻射範圍終究有限,但要是能依托這個正在成型的外賣體係,將配送點布局到每個新站點覆蓋的區域……
成功的模式完全可以複製。就像搭上疾馳的順風車,既能節省前期調研的成本,又能借助現有配送網絡快速打開市場。
有了這個想法後,接下來這幾天我都忙著落實這兩件事。
新站點的開拓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我從現有騎手裏物色了四五個有潛力的,讓他們各自負責一個新站點的籌備。
看著他們既期待又忐忑的樣子,不禁想起當初自己剛接手站點時的情景。
"老板,這片區商戶太分散,怕是達不到單量要求。"小王在電話裏匯報。
"先拿下中心商圈的幾個大客戶,周邊慢慢滲透。"我站在新區地圖前,用紅筆圈出幾個重點。
這種手把手帶教的方式雖然費時,但能讓他們少走不少彎路。
就像當年王秋雅點撥我時一樣,現在輪到我來傳遞這些經驗了。
與此同時,藥店配送的試點也在同步推進。
藥店分店也在緊張籌備。這兩個月的盈利被我全部投入了新店拓展,賬麵上幾乎沒留周轉資金。
秦雪翻閱著預算報表:“同時開五家分店,資金鏈會不會繃得太緊了?”
“風險在可控範圍內。我們的回春固本湯在藥效上確實不占優勢,但別忘了我手上這張配送網,這是競爭對手短期內無法複製的優勢。”我很有自信。
秦雪仍在猶豫:“可萬一某個環節出問題……”
“所以要加快布局速度。等這張配送網覆蓋全城,就算有人想模仿也晚了。”我說出自己的計劃。
“如果同時開五家分店,資金上還有缺口。”秦雪說出現在麵臨的問題。
“這個我來解決。”這個情況我早有預料。
我沒打算去找王秋雅開口,而是帶著這家藥店兩個月的流水明細去了銀行。
營業廳裏,客戶經理仔細核對著每一筆進賬記錄,最終推了推眼鏡:“陳先生,您申請的100萬貸款,根據評估隻能批50萬。”
五十萬雖然比預期少了一半,但足夠先啟動五家分店。
銀行派來的信貸員在藥店裏仔細核查了三天。
他翻遍了所有進出賬記錄,又核對了庫存和客戶資料,最後在門口拍了張帶門牌號的照片。
“一般需要五個工作日走流程。”他合上記錄本時說了這麽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