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該換車了

字數:4086   加入書籤

A+A-


    我正準備開溜,張薇推門進來。
    她反手帶上門,臉上的疲憊瞬間換成嫵媚的笑,徑直走到我麵前。
    “陳總倒是清閑。”她輕巧側身坐上辦公桌沿,高跟鞋尖有意無意蹭過我的褲腿,“我都快被賬目淹沒了。”
    我笑著往後靠進椅背:“多勞多得。你現在的工資可比當初在藥店時翻了兩番。”
    “錢是多了,可連喘氣的工夫都沒了。”她俯身靠近,幫我整理了一下領帶。
    我四下看了眼:“這辦公室裏沒裝監控吧?”
    以前在外賣站點時,監控都是我自己裝的,心裏有數。
    張薇解釋:“還沒來得及裝,不過聽說下周就要統一安裝了。而且林總剛立了新規矩,嚴禁辦公室戀情。”
    “大公司都這樣。”我伸手扶住她的腰,免得她從桌沿滑落。
    “那以後想你了怎麽辦?”她眨眨眼。
    “到你家裏,她就管不著了。”
    張薇噗嗤笑出聲,靈活跳下桌沿:“那就這麽說定了。”
    她理了理裙擺,像是突然想起什麽:“對了,你之前在銀行貸的那50萬,現在手上要是寬裕,盡快處理好,免得一直被吃利息。”
    “我知道了。”我點點頭。她現在簡直快成了我的私人財務顧問。
    “還有件事,你那輛比亞迪該換了。現在好歹是公司CEO,總開著十幾萬的車談生意,不太合適。”
    這輛比亞迪才買不久,確實沒考慮過換車的事。
    “你可以用公司名義買,不需要你個人出資。公司購車還能抵稅,比私人買劃算多了。”
    “這倒是個辦法。”我若有所思。
    張薇在財務方麵的敏銳總是能給我驚喜。
    她微笑著推開門:“具體方案我晚點發你郵箱。先走了,還有個會。”
    門輕輕合上,辦公室裏重歸安靜。
    我起身走到窗前,看著樓下停車場裏那輛略顯樸素的比亞迪。
    張薇說得對,生意場上確實需要些門麵擔當。
    用公司名義購車既能節稅又能提升形象,倒是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不過想到即將到來的裝修款、孩子出生的各項開支,還有那筆待還的貸款,我的壓力還是很大。
    公司雖然步入正軌,但用錢的地方隻多不少。
    下午老陳準時到我家,背著工具包在房子裏轉了一圈,一邊量尺寸一邊在本子上記著。
    “這套房子結構不錯,”老陳拍拍牆壁,“就是管線老了點,建議全部換新的。”
    “你看著辦,該換的都換。”我遞給他一支煙。
    “主要是有孕婦要住,材料都用環保的。”
    老陳點點頭:“明白,孩子的事不能馬虎,整體風格呢?”
    “簡約溫馨些就好。主臥和次臥都要預留嬰兒床的位置,客廳要寬敞,以後孩子能爬著玩。”
    量完尺寸,老陳合上本子:“三天後出設計圖,包你滿意。”
    晚上接她們下班時,我在車上提了裝修的事。
    “今天找老陳來量了尺寸,三天後出設計圖。”
    我從後視鏡看了眼小雨,“你們有什麽特別的要求,到時候跟設計師說。”
    小雨望著窗外的街景:“好。”
    路口紅燈亮起,我停下車:“這段時間裝修,我們可以先住酒店,或者我租個短租公寓。”
    “住酒店吧,方便些。”蘇妍接話。
    小雨依舊看著窗外,我知道她還在思考辭職的事,也不催促。
    每個人都需要時間來做決定,尤其是當這個決定關乎未來很長一段路。
    這幾天我忙得團團轉,許多事務可以暫且擱置,但黃莉的新實驗室必須盡快落實。
    這家公司未來的盈利,多半要指望實驗室裏即將誕生的研究成果。
    這天晚上,我帶著宵夜去了黃莉的公寓。
    這些天她一直泡在學校實驗室,開門時整個人清瘦了一圈,可那雙眼睛裏卻閃著灼人的光。
    “你來得正好!”她一把將我拉進門,連宵夜都顧不上接,徑直把我帶到堆滿資料的茶幾前,“看看這個!”
    她翻開一本實驗記錄:“天坑帶回來的七號樣本,就是那片會變色的葉子,它的生物堿含量比現有文獻記載的最高值還要高出三倍!”
    我湊近細看,密密麻麻的數據曲線在我眼裏如同天書,但黃莉興奮的解說讓我明白了其中的分量。
    她終於停下來喘了口氣,臉頰因激動而泛紅:“這些樣本簡直就是個寶庫。陳豪,我們真的找到了不得了的東西。”
    我把還溫熱的粥推到她麵前:“先吃點東西。看你瘦的。”
    “你現在最重要的是照顧好自己。別樣品還沒研究出來,你先倒下了。”
    黃莉笑了笑,終於低頭專心吃起粥來。
    我接著問了個關鍵問題:“你在學校繼續做研究我不反對,但有些界限必須劃清楚。”
    如今黃莉要與新公司開展商業合作,涉及的早已不止是一兩張藥方那麽簡單。
    黃莉神色平靜:“我明白你的顧慮。現在這些基礎研究都歸屬學術範疇,等新實驗室正式啟用,所有涉及商業應用的研究都會轉移過去。”
    她轉身從實驗台抽屜裏取出一份文件,“這是我和校方達成的協議,關於知識產權歸屬的條款都寫得很清楚。”
    我接過文件仔細翻閱,條款確實明確劃分了學術研究與商業開發的界限。
    黃莉看出我的顧慮:“你放心,我比任何人都珍惜這些樣本。它們不僅是研究材料,更是我們從天坑帶回來的寶貴收獲。”
    “下周實驗室就能交付使用,你有空去新公司看看缺什麽。”我給她一個答複。
    之所以要把這些事情理清楚是因為黃莉的學校之前有前科,把大力丸我研究成果沒經她同意就給賣了。
    我之所以堅持要把這些事理清楚,是因為黃莉的學校確實有過前科。
    當初大力丸的配方,就是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學校擅自賣給了一家藥企。
    “吃過一次虧,總該長記智。”她拆開文件袋,將幾份裝訂整齊的協議推到我麵前,“這是重簽的補充協議。”
    “而且這次從樣本采集開始,所有環節都走了獨立立項流程。學校隻是掛名單位,真正的主導權在我們手裏。”
    看著她條理分明的解釋,我終於放鬆下來。
    經曆過那次教訓,黃莉早已不是當初那個隻顧埋頭研究的天真學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