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冰麵和三體船

字數:5111   加入書籤

A+A-


    簡陋的庇護所裏。
    能看見像模像樣的石頭壁爐,以及鋪滿厚厚枯萎青苔和樹葉的小木床。
    整個庇護所都用木頭和石頭搭建,頂上鋪著防水布、枯草、樹葉以及厚厚幾層苔蘚,牆壁木頭之間的縫隙,也都用泥巴和苔蘚填滿,確保不漏風。
    下了幾場大雪之後,外牆早已被冰雪覆蓋,屋頂同樣結了厚厚一層冰霜,不遠處的木柴堆上也一樣。
    每天活下去都很不容易,別指望能有多麽幹淨整潔,許多雜物胡亂堆放,隻要壁爐停止燃燒超過兩三個小時,屋內的寒氣便會重新凝聚,最先在靠近門口的牆壁和地麵凝結出冰霜。
    晚上燒火化凍後,地上濕漉漉的,總讓人很不舒服,也讓屋內的濕度居高不下,所以每次進門之前都要清潔鞋子,盡量別將鞋子上的雪帶進屋裏。
    11月初那會兒,當地開始降溫,蘇傑瑞專門翻新了這座簡陋的小木屋,重新填補所有漏風的空隙,確保壁爐裏木柴燃燒的大部分熱量,都留在庇護所裏。
    要不然夜晚冷到無法入眠,很容易讓人生病,最終導致被迫退賽。
    距離壁爐不遠處的牆壁上,還掛著7條體型較大的熏魚,這些熏魚硬到足以當做武器,敲擊在鍋上會發出“鐺鐺鐺”的聲音,每次都要用水煮完才能勉強下咽。
    為了防止意外著火,意外將所有東西都燒光,徹底摧毀所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許多求生物資還被蘇傑瑞存放在了庇護所外麵,其中包括一條熏鹿腿,還有蘑菇幹、漿果幹等等。
    獨自一人在野外生活,沒有醫院和藥物,再怎麽小心謹慎都不為過,事關100萬美元獎金,任何一點小疏忽都有可能抱憾終生。
    坐在床邊,蘇傑瑞細嚼慢咽吃完最後一顆鬆子,確保能夠在腸道裏充分吸收。
    重新戴好鹿皮手套,他接著自言自語道:
    “鬆子的味道很棒,也能給我補充些維生素和其他營養,每100克鬆子含約64克脂肪,還有16克左右的蛋白質,可惜這裏的鬆樹都太高,我隻能靠運氣撿一些。”
    “有些樹可以試著爬,不過我沒有工具,摔下來的風險極高,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采摘鬆子屬於最後的計劃,我輕易不會去嚐試,但願最近刮幾次大風,讓更多鬆塔自然掉落吧。”
    “聽說東南亞有人訓練猴子采摘椰子,假如我能訓練出一隻幫我摘鬆塔的鬆鼠,那就太完美了,可惜鬆鼠沒有猴子聰明,沒辦法讓它乖乖聽話......”
    短暫休整完。
    蘇傑瑞帶上弓箭、多功能匕首、驅熊噴霧以及魚竿等等,輕車熟路往湖麵上走去,先查看早已布置好的刺網。
    為了方便布置刺網和垂釣,前兩個月他還花費時間,搭建了一座簡陋的木質碼頭,往湖裏延伸了五六米遠。
    現在看來有點白費力氣了,因為小碼頭附近早已結冰,無法再派上用場。
    踩著冰麵往前走了一段路。
    來到提前標記的位置後,蘇傑瑞愈發小心謹慎,不清楚前方冰層是否能夠承載他的重量。
    先在腳上綁好自製的木頭雪橇,借此來增加站在冰麵上的受力麵積,接著他才來到前些天鑿好的冰洞附近。
    眼看洞口再次結冰,蘇傑瑞舉著削尖的粗木棍戳了會兒,好不容易才把綁在木棍上的刺網拉出來。
    刺網上空空如也,接連幾天沒有魚撞網了。
    之前他靠這張刺網撈到不少魚,最近收獲銳減,沒有魚再來到寒冷的岸邊,這讓他有點失落,感覺少了一大穩定的食物來源。
    假如為了捕獵所消耗掉的熱量,超過食物本身的熱量,這就意味著白白做無用功。
    刺網的妙處,就在於前段時間把它放置在湖邊,自己就能撈到魚,省時又省力,可惜現在派不上用場了。
    假如能不下水,蘇傑瑞並不想冒著生命危險下水,沒結冰的水麵越來越小,有些地方的冰層太脆。
    回到岸上,先去附近查看了一圈,布置的陷阱毫無動靜,有些已經被積雪覆蓋。
    重新整理完幾處陷阱,布置在有動物腳印的地方,然後四處查找會兒,唯一的發現是一隻鬆雞,站在高高的鬆枝上,歪著頭打量他這個不速之客。
    發現這隻鬆雞後,蘇傑瑞屏住呼吸,緩緩取下背上的弓,他太想獲得一些新鮮肉食。
    耐心地等待十幾分鍾,肌肉開始因為保持準備姿勢而發酸,然而鬆樹上枝椏密布,始終沒給他出手的機會,鬆雞最終還是撲棱著翅膀飛走了,隻留下幾片飄落的羽毛。
    “好吧,看來今天又沒口福了。”
    他歎了口氣,失落感比加拿大的寒風更刺骨,這意味著晚餐可能又是那些硬到能當棍子使的熏魚。
    原地又等待幾分鍾,見肥美的鬆雞不再回來,他才長籲短歎,遺憾於跟鮮美多汁的叫花雞擦肩而過,上次品嚐已經是三周前了。
    蘇傑瑞再次踏上結實的冰麵,走到昨天標記的安全區域,先用枯樹枝插出了一個清晰的箭頭,指向他堆放應急物資的地方,其中包括——
    一捆用防水布包裹的幹柴和引燃物、鎂棒打火石、一套疊得整整齊齊的幹衣褲和襪子。
    深吸一口凜冽的空氣,將一條用傘繩編織的長繩牢牢係在木筏前端的繩結上。
    這艘他花了大力氣打造的“三體船”,由三根削平的雲杉木並排構成,兩側還額外加固了浮木。
    蘇傑瑞繞到木筏後方,雙腳穩穩踩在之前測試過、相對厚實的冰層上,然後俯下身,用肩頭頂住木筏尾部,雙腿猛然發力,木筏發出嘎吱作響的摩擦聲,開始緩緩向前滑去。
    他不敢讓木筏速度太快,時不時還用長木棍敲擊前方冰麵,試探湖麵冰層的薄厚。
    整個過程當中,他的身體重心,始終留在身後的安全區冰麵上。
    往前走出上百米。
    隨著木棍再次敲擊前方冰麵,“哢嚓!”一聲清脆的碎裂聲,讓他趕緊小心後退幾步。
    木筏前端的重量,壓垮了最後一道冰障,整個筏頭向下一沉,隨即被水的浮力托起,穩穩地浮在了漆黑的水麵上。
    一小塊浮冰被撞開,在水麵輕輕晃蕩。
    最關鍵的一步完成了。
    他拉緊手中的繩子,將木筏控製在岸邊,隨後俯下身,將身體重心放到最低,幾乎是匍匐著,讓胸腹先接觸木筏,再緩慢地將雙腿收上木筏。
    木筏輕微晃動,但三體船身結構提供了出色的穩定性。
    他拿起早已放在木筏上的魚竿,終於鬆了一口氣,開始準備釣魚。
    因為對釣魚收獲有著絕對的自信心,兩個月前初步搞定庇護所和食物問題之後,蘇傑瑞用鋸子、匕首等工具,花費了大力氣打造這艘木筏。
    主體框架采用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簡陋榫卯結構,搭配傘繩和藤蔓進行固定,還算結實耐用。
    除了下雨天,蘇傑瑞幾乎每天都推船下水,一直都沒出現任何意外,至少靠它釣到了40條魚,身上的魚腥味簡直快醃入味了,能夠支撐到80天,這艘木筏功不可沒。
    放眼望去,附近的水麵區域越來越小。
    從這幾天氣溫的降幅來看,估計要不了幾個晚上,整個大湖就會被全部冰封,無法繼續捕撈到魚獲。
    確保沒問題之後,他再次對著運動攝像機開口說道:
    “我們華人有句老話,叫做夜路走多了總會撞見鬼,今天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下水,真的不能繼續冒險了。”
    “......呸呸呸!好像不能隨便說這種話?”
    “電影裏即將退休的老警探總會出事,說幹完最後一票就收手的殺手,也會卷入麻煩丟掉性命。”
    “當我沒說過,我留下來的那七條大魚,每條平均夠我吃三天,靠它們和鹿腿還可以支撐一個月左右,外加一罐鹿油,能防止我體重下降過快。”
    “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我並不想動用它們,免得失去安全感,現在真正的挑戰來自於極寒......”
    魚竿很簡陋,魚餌則是用鬆雞羽毛配合傘繩、皮帶等做成的路亞釣餌,配上一小截撿來的罐頭蓋作為亮片,這樣更容易吸引到某些魚類的注意力。
    當地開始降溫之前,蘇傑瑞是用鹿毛、鹿腸、鬆雞羽毛做成的飛蠅釣魚餌,做工雖然粗糙了點,但非常好用,主要得益於當地資源豐富,很少有人過來捕撈淡水魚。
    自從天氣轉冷魚口變輕,專門換了一款自製的路亞釣餌,壁爐旁的幾條熏魚都是靠它釣上來的,小魚提前吃完了,大魚則作為儲備糧。
    眼睛一眨不眨盯著湖麵,沒有急於拋竿,仿佛正愣神想些什麽。
    這檔真人秀綜藝節目,能夠帶給選手們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壓力,食物的來源往往便是最大的問題。
    除此之外,節目組還對各種信息保密,既不知道究竟還剩下幾位選手,也不清楚別人有沒有成功狩獵到駝鹿、熊等等大型獵物,隻能在煎熬中一天天等待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