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這四個人的殺傷力比四十個庸吏還要大

字數:3783   加入書籤

A+A-


    眾人默默瞟了眼還一無所覺的俞達印,這人恐怕是他們在這朝堂最後一次見了。
    再見,應該就是在法場了。
    【而這個俞達印和趙旭都是受了康王這個最大的幕後黑手操控。】
    康王?明熙帝眯了眯眼,又一個謝家人!
    他兩個弟弟明王和齊王雖然都還活的好好的,但是知道的都知道,這兩人已經被判了死刑,處理他們是早晚的事。
    先是弟弟,現在又輪到叔叔了?
    「康王?誰啊,不會又是皇帝的哪個弟弟吧?你說生這麽多兒子幹嘛?沒一個省心的,他怎麽了,也想造反?」
    【康王是皇帝的叔叔,比皇帝沒大幾歲。他倒是有個皇帝夢,但是也隻敢想想。
    畢竟他哥,也就是先帝那會爭儲的時候他還小沒機會參與,但是到了明熙帝那會,雖然是以太子之位正統繼位,但兄弟們可都有小心思,所以在通向大位的路上他刀下可沒少死兄弟。
    康王惜命,又想做皇帝,又怕死,所以就隻能暗地裏想想,做個白日夢。
    他之所以參與進這個科舉舞弊案,和蔡逸為了錢財不一樣,他就是為了幾個‘人才’。
    這位康王誌大才疏,有人在他耳邊嘀咕幾句兵不血刃的奪位之策,他還就真信了。
    一心想在朝堂上多培養些自己人。這真有才學的誰會投靠一個閑散王爺?
    弄不好就會被大老板皇帝忌憚丟了前程,先帝的兒子們在這些人看來就是冷灶。
    真想燒,這不是有不少熱灶嗎?明熙帝雖然沒有他老子能生,但也在伯仲之間了。
    熱灶可是有很多選擇的。】
    熱灶太子,二三五六皇子:神器大人,說康王叔就隻說康王叔不行嗎,求別提起我們,做個透明人真的挺好的,安全!
    「你看這明熙帝這幾個兒子,有誰能是那個熱灶?」
    【太子如果不早死,應該還能用,畢竟是從小就接受帝王教育的人。可惜死早了。
    二三五六,加上後麵的皇子們,嘖嘖嘖,這一個個智商就像打印機的油墨,越到後麵越淡,難怪新帝上台兩年就亡國,朝廷爛到根是一方麵,智商也是硬傷啊!】
    早死的太子:我該說謝謝?至少比弟弟們的評價要高!
    二三五六皇子:打印機的油墨是什麽意思他們雖然聽不懂,但是嘖嘖嘖他們懂啊!
    【雖然有才之士看不上康王,但自有‘慧眼’之人,可惜才學上差了點。
    為了幫這些自己人成功上位,康王混在其他人裏買通了蔡逸,拿到了部分試題。
    他手下的兩員大將趙旭和俞達印此時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兩人有幸都參與到那次的科考中。
    同時自己前進路上的絆腳石也都身在其中,於是便有了後麵的陷害之事,康王借了人給他們,畢竟兩人官位越高,對康王來說越有利。
    結果, 一人被斬,一人流放。】
    「那就是要提醒魏平還有漏網之魚?給陳平梁伸冤,再把俞達印和康王抓了就完事了。
    康王雖然是主使,但估計死不了,要不我們把他了解了?」
    【也不是不行,但是真不讓明熙帝知道,這個康王究竟給大衍帶來什麽嗎?】
    「能來帶什麽?學渣也不一定個個在政務上都不行,學霸也不一定都能做個好官,不然那些貪官,奸臣哪來的?
    科舉千挑萬選選上來的!」
    【不是的主人,康王在此次科舉舞弊案中最大危害並不是送了幾個才疏學淺的舉子入了朝堂。
    他最大的問題是為大衍後期朝堂之亂埋下禍根。】
    「禍根,是誰,做了什麽?」這三連問都問在點子上,月浮光默默為自己點讚,這捧哏做的相當之專業。
    【康王那次一共成功推上去四人,錢益,李商,陳博遠和曲同文。這四人組成了一個利益團體,後世稱之為‘錢商博文會’。
    兩年後錢益因得人舉薦獲得皇帝的賞識,自此平步青雲,官位升的比坐火車還快。
    後來他又利用職權,在皇帝耳邊吹枕邊風,把李商,陳博遠和曲同文一起提拔了上來。】
    明熙帝:神器大人,你說清楚,什麽叫吹枕邊風,誰給我吹的枕邊風?錢益?
    你造謠,你誹謗我啊!就沒有人為我花生嗎?爾康手JPG
    小仙君你說句話啊,你都不反駁它用詞不準確的嗎?
    月浮光:抱歉,我八歲還沒上過學,是個文盲!
    明熙帝想送這倆祖宗去上學的心已經刻不容緩!
    【四人互為朋黨,後來又暗暗發展了一些鬱鬱不得誌的寒門中人和官位低的世家旁係子弟。
    在明熙帝暴斃前,他已經成功幹掉吏部尚書紀宏明。他上位後官員每年的考評可就有一半握在了他錢益的手中。】
    知道未來會被一個新人幹掉的紀宏明:此時心情很複雜,其他的先不說,首先要感謝小仙君和神器大人,沒有他們,我……巴拉巴拉,不是獲獎感言,勝似獲獎感言!
    月浮光悄悄用新技能掃描了下紀宏明,目前功德是淡紅色,氣運也正常,就是不知道他後來是怎麽被幹掉的。
    「紀宏明是後來幹了壞事被錢益舉報還是被陷害?」
    紀宏明一下子緊張的臉都有點微微發白,既想知道又害怕知道。
    【錢益用了些手段。明熙帝目前在位的這六部尚書和一幹重臣,雖然都有小心思,也不是完人,但整體來說是忠於大衍和皇帝的。
    有些人下場不好,除了因為擋了一些人的路,也因為後期的朝堂實在不好混,沒有小團體,單打獨鬥,死的快那些人。
    就大衍亡國前的那三年來說,京城這些官員,不算底層的,就是這些中高層,就搞了七八個小團體。
    成為吏部尚書的錢益就成了那根攪屎棍,和手下人到處煽風點火挑撥離間。
    把本就混亂的朝堂弄的烏煙瘴氣,早朝不再是處理政務的地方,反而成為他們互相攻奸,吵架的菜市場。
    皇帝無能,權力被架空,下麵站著的這些人,尤其是中高層被換了一半多。
    錢益和他三個骨幹占了一半的功勞。
    可以說康王真的是很會看人,就成功送上來四個人,這四個人的殺傷力比四十個庸吏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