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上校、參謀長。
字數:4685 加入書籤
父子倆一夜的暢談,也給劉家的未來奠定了基礎。
第二天早上,一夜沒睡的劉鎮庭,擔心洛陽那邊再生變故。
於是,劉鎮庭決定親自出馬,去找薛佳兵談判。
其實,薛佳兵對自己的安危並不擔心。
隻不過,沒了部隊,他就再也沒有了依仗。
可當劉鎮庭開門見山地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後,薛佳兵滿臉不可思議。
讓薛佳兵沒想到的是,劉鎮庭居然願意將俘虜和繳獲的軍械還給他。
在這個時代,有槍才是草頭王,所以對於劉鎮庭提的條件,全都答應了下來。
談判結束後,劉鎮庭以薛佳兵的名義,給洛陽留守司令部拍了一封報平安的電報,讓他們知道薛佳兵沒事。
同時,為了確定洛陽不亂,劉鎮庭還放走了薛佳兵的副官王孝忠。
並讓他帶著薛佳兵的親筆信,騎著一匹馬離開了嵩縣。
王孝忠其實不僅僅是薛佳兵的副官,他還是薛佳兵的外甥兒。
後天下午,經過一路的奔波,風塵仆仆的王孝忠終於帶著人回到了嵩縣,並且帶回來了五十萬現大洋。
交割完成後,薛佳兵帶著他一部分死忠於他的軍官和一群殘兵敗將,灰溜溜地離開了嵩縣。
他的離去顯得有些狼狽,與他之前的威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劉鼎山則因為這次繳獲的槍支、彈藥以及新購入的軍火,開始大張旗鼓地擴編部隊。
按照他和劉鎮庭商議的,仍舊保持獨立混成旅的番號。
但是,卻將原有的編製,改為一旅三團的正規編製。
旅長,仍由劉鼎山擔任。(少將)
參謀長一職,暫時由兒子劉鎮庭暫時擔任。(上校)(自授的職務軍銜)
下設三個直屬部隊(特務營(含警衛連、通信連)、工兵連、輜重連),三個步兵團,一個騎兵營、獨立炮兵營、一個白俄營。
每個步兵團:下轄 3 個步兵營。
每營下轄 3 個步兵連:每連約 120150 人(含連長 1 人、排長 3 人、班長 9 人),裝備步槍(漢陽造、莫辛納甘)約 100 支,3挺捷克 ZB26 輕機槍。(多是繳獲的)
營屬機槍排:4 挺重機槍。
每營兵力約 400500 人,3 個營合計 12001500 人。
團部及直轄部隊(約 250 人)+ 3 個營(12001500 人),合計 1750 人左右。
騎兵營:三個騎兵連,加上輔兵,400人左右。
獨立炮兵營:三個炮連,每個炮連裝備 4 門 82 毫米迫擊炮。300人。(繳獲和采購的)
白俄營:兩個騎兵連和一個步兵連,500人。
全旅:加旅部及直轄部隊(400600 人),全旅總兵力約 6500人。(不包含白俄營,這支部隊屬於雇傭兵。)
薛佳兵走後,劉鼎山大手一揮,讓手下殺豬宰羊舉行慶功宴。
當天晚上,嵩縣城內燈火通明,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肉香氣。
士兵們圍坐在篝火旁,大快朵頤地吃著肉,滿嘴流油,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
在這個時代,別說吃肉了,就是能喝上肉湯,吃上窩頭,都是很不錯的夥食了。
嵩縣城內的老百姓們,也被這熱鬧的氛圍所感染。
很多人為了討口吃的,自覺的跑來幫忙打雜、幫廚。
開飯後,很多人都分到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肉湯和雜麵大餅。
這豐盛的晚餐讓許多老百姓心生羨慕,很多人都心裏都冒出了想要參軍的想法。
畢竟,在這個動蕩的時代,能夠吃飽穿暖已經是一種奢望。
而當兵不僅可以解決溫飽問題,還能有一份收入。
於是,嵩縣境內的年輕人開始蠢蠢欲動,想要投身軍旅。
第二天下午,劉鼎山在軍營裏的會議室裏召開了一場重要的軍事會議。
會議室裏,除了一營長周老栓、二營長侯嘯天和護兵營營長楊佳俊,還有白俄的米哈伊爾上校和科馬羅夫上尉。
此外,還有幾名從薛佳兵部隊招降過來的軍官。
劉鼎山的部隊原本就是個雜牌軍,中高級軍官的空缺一直非常嚴重。
所以,這次招降的軍官對他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在會議開始前,周老栓等老人們一個個紅光滿麵,興奮地交頭接耳。
談論著昨晚慶功宴上,聽到的部隊要擴編的消息。
這個消息讓他們激動不已,畢竟部隊擴編了,他們這些人就可以升官了。
就在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一聲洪亮的呼喊:“旅長到!”
頓時,所有人連忙停止交談,神情嚴肅的站起身迎接劉鼎山的到來。
身著軍裝,領口佩戴少將軍銜的劉鼎山,麵露喜色,大步朝主位走去。
跟在他身後的,是已經換上軍裝的劉鎮庭。
不過,領口還沒有佩戴軍銜。
劉鼎山氣定神閑的坐下後,衝下麵的軍官們擺擺手:“坐,大家都坐吧。”
所有人齊聲應道:“是!旅長!”
而劉鎮庭,就坐在劉鼎山左手邊的第一個位置上。
當所有人都坐下後,劉鼎山才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今天把諸位召集到這裏來,主要是想共同商議一下關於部隊擴編的相關事宜。”
話音剛落,原本安靜的會議室裏突然爆發出一陣興奮的議論聲。
軍官們一個個興奮異常,摩拳擦掌,似乎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自己會升到哪個位置。
然而,就在眾人情緒高漲的時候,劉鼎山卻突然話鋒一轉,說道:“不過,在正式討論擴編問題之前,我有一個重要的決定要先宣布一下。”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最後停留在身後的副官張健上尉身上。
張健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然後快步走上前來。
他手中緊握著一份公文,走到劉鼎山的身前。
將公文攤開,清了清嗓子,鄭重地宣布了劉鎮庭晉升上校軍銜的嘉獎令。
聽到這個消息後,所有軍官雖然對劉鎮庭的晉升感到有些吃驚,但並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
原因很簡單,首先,這部隊都是人家老劉家的。
劉鎮庭是劉鼎山的親生兒子,授予什麽軍銜,還不是劉鼎山的一句話。
而他們這些人,端的老劉家的碗,吃的是老劉家的飯。
所以,根本不會有意見。
再說了,人家張小六剛從軍校畢業不也被授予了少將軍銜嗎?
相比之下,給劉鎮庭一個上校軍銜也不過分。
其次,劉鎮庭的表現確實很出色。
他不僅成功地購買到了大量急需的軍火,還在關鍵時帶著白俄人突襲了薛佳兵的指揮部,贏下了這場戰爭。
可以說,劉鎮庭的晉升完全是實至名歸,沒有人能夠質疑他的能力和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