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白俄中校——柯羅夫。

字數:4665   加入書籤

A+A-


    1929年5月27日,東北軍派出軍警搜查俄人駐哈爾濱使館、逮捕俄人駐哈總領事。
    同時,封閉了中東鐵路俄人職工會,並強迫中東路俄人方麵的正、副局長停職。
    這個消息一傳出,待在東北躲避清算的白俄人仿佛過年一般,高興的又跳又唱的。
    這些人當中,也包括柯羅夫中校。
    柯羅夫中校,原名——弗拉基米爾?伊萬諾維奇?科羅列夫。
    沙俄陸軍中校,原隸屬於沙俄第 12 西伯利亞步兵師第 36 步兵團。
    曾任營級指揮官,革命後追隨白軍將領亞曆山大?高爾察克,任 “遠東白軍臨時集群” 機槍營營長。
    1920 年高爾察克政權崩潰後,率殘部退入中國東北中東鐵路沿線。
    為便於與中方溝通,自取中文別名 “柯羅夫”。
    幸好,當時的張大帥對紅俄一直抱有戒心。
    而對白俄,采取 “利用” 態度。
    於是,就允許白俄人留在東北,並招募白俄人組建 “白俄騎兵旅”、“迫擊炮營”等部隊,允許其在鐵路沿線定居。
    除了張大帥之外,東北的其他將領也喜歡接納這些有實戰經驗的白俄士兵。
    這當中,尤其是狗肉將軍下麵,更是有整建製的白俄部隊。
    柯羅夫中校和其他白俄人一樣,都在東北過著朝不保夕的流亡生活。
    並且,生怕哪天會被驅逐,再次遭到清算。
    當得知俄人被驅趕後,柯羅夫中校心中的喜悅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跟俄人有血海深仇的他們,得知對方終於被趕走了,這讓他感到無比暢快。
    聽到手下人的匯報,柯羅夫中校再也抑製不住內心的激動,他放聲大笑起來:“哈哈哈!這張少將軍的手腕,可比張大帥要硬多了!”
    臉上興奮的笑容,充滿了對張少將軍的讚賞和欽佩。
    “用中國人的古話來說:還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柯羅夫中校感慨道,“我原本以為張大帥已經夠厲害了,沒想到他的兒子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是啊,長官!”手下人附和道,“我今天還聽說,張景惠將軍不僅下令驅趕俄人,還封閉了哈爾濱、齊齊哈爾、海拉爾等地的俄人領事館!”
    這個消息讓柯羅夫中校更加興奮,他猛地一拍桌子,激動地站起來大喊道:“好!幹得漂亮!”
    站在屋內的其他白俄軍官們,也被柯羅夫中校的情緒所感染,紛紛大笑了起來。
    然而,就在這時,有一名白俄中尉突然麵露難色,猶豫了一下後說道:“長官,那……我們還要走嗎?”
    他的問題讓房間裏的笑聲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柯羅夫中校冷笑了一下,似乎對這名中尉的問題有些不滿。
    他瞪了那名中尉一眼,然後果斷地說道:“走什麽走!不走了!”
    他的決定讓其他軍官們有些驚訝,但柯羅夫中校並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思考。
    緊接著,便說出了自己對目前形勢的分析:“這裏肯定要打起來的,到時候,張少將軍肯定用得上咱們!”
    柯羅夫中校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他的目光變得異常狂熱,仿佛燃燒著一團火焰,他聲音激昂地說道:“我可是知道這位張少將軍的,他花起錢來可是揮金如土!”
    “如果我們在即將到來的戰鬥中,能夠展現出我們的價值和能力,證明我們比他的部隊戰鬥力更強,那麽我們就一定能夠賺到足夠的錢來養活我們的家人!”
    隨即,人群中也有人附和道:“就是!咱們到哪裏不是賣命呢?何必非要跑到幾千裏之外的地方去呢?”
    另一個人也附和道:“是啊,我們又怎麽知道,米哈伊爾上校所說的情況是不是真的?”
    柯羅夫中校的臉色愈發凝重,他沉重地感慨道:“是啊,這些都是問題。”
    “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這裏至少離我們的老家更近一些。”
    說完這句話,他緩緩轉過頭,麵容肅穆地凝視著老家的方向。
    其他軍官們聽完柯羅夫中校的話,心中也湧起了一陣哀愁。
    原本已經決定離開的白俄軍官們,此刻也放棄了想要離開這裏的想法。
    就在這時,剛才發言的那名中尉突然壓低聲音,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可是……可是張少將軍萬一打不過國內呢?”
    這個問題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在了每名白俄軍官的心上,讓原本就凝重的氣氛變得更加壓抑。
    畢竟,他們可是領教過對方的凶狠的!
    誰知道,柯羅夫中校立刻就向他投去不滿的眼神。
    他狠狠的瞪著那名中尉,冷哼道:“哼!怎麽可能!張少將軍有幾十萬部隊呢!而且,他們現在已經統一了,還有他們國內的支援,怎麽可能會打不過呢?”
    “我就不相信,為了中東鐵路這些權益,會和中國全麵開戰!”
    隨即,大手一揮,陰沉著臉說:“好了!你不要再說了!誰要是不想留在這裏,就自己走吧!”
    聽到柯羅夫中校都這麽說了,那名中尉也不敢再說什麽了。
    於是,開完會後,那名中尉找到了米哈伊爾上校派來的信使,將柯羅夫中校的決定告訴了對方。
    原來如此,劉鎮庭之所以如此看重白俄人的戰鬥力,是因為他深知要想迅速打造一支精銳之師,僅僅依靠先進的裝備是遠遠不夠的。
    畢竟,一支真正強大的軍隊不僅需要精良的武器,更需要大量具備實戰經驗的教官來指導訓練。
    現在,劉鎮庭根本無法找來那麽多教官。
    讓他自己來訓練,那就沒有精力搞錢,搞發展了。
    而且,他一個人也訓練不了那麽多部隊。
    此時此刻,那些流亡的白俄人無疑是最為合適的人選!
    他們不僅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還涵蓋了各種技術兵種,尤其是炮兵這一稀缺兵種!
    在這個時代,炮兵的作用至關重要,其技術和經驗更是難能可貴。
    除了這些白俄官兵之外,白俄人的技術工人和知識分子,都是劉鎮庭快速發展所需要的。
    更重要的是,這些白俄人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國家,他們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歸宿和穩定的生活。
    如果自己能夠給予他們優厚的待遇,讓他們及其家人都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那麽,這些白俄人必定會忠心耿耿地為自己賣命。
    於是,劉鎮庭毫不猶豫地派遣了眾多白俄人前往東北、天津等白俄人聚居最多的地方,去招攬這些白俄人加入自己的軍隊。
    然而,令他始料未及的是。
    流亡在東北的白俄人得知張少將軍打算采取強硬手段對付俄人後,他們竟然改變了之前商談的態度,並且拒絕了自己的邀請。
    不過,這些白俄人肯定會後悔的。
    因為,收回中東路這件事上,張少將軍會吃個大虧的。
    而遠在南京的常老板,本來就和張少將軍之間是利益關係。
    最多,就會用嘴巴給他加油。
    而且,日本人也會在這件事上做小動作的。
    到時候,不僅張少將軍要吃虧。
    就連這幫自以為是的白俄人,就會吃大虧的。
    因為,等俄人贏了之後,肯定對中東鐵路沿線的白俄武裝展開 “清剿”。
    畢竟,他們之間可是解不開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