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唐將軍的鐵甲軍。

字數:4698   加入書籤

A+A-


    隴海鐵路鞏縣段,寒風貼著鐵軌刮過,枯草在路基旁瑟瑟發抖。
    遠處的天際線灰蒙蒙的,一列長長的鋼鐵列車正緩緩駛來——車頭漆黑,裝甲鋼板泛著冷光,煙囪冒著濃煙,輪軸發出沉悶而規律的撞擊聲。
    這輛武裝到牙齒的火車,正是“鐵塔號”鐵甲列車。
    它原本叫“泰山號”,是當年張宗昌“狗肉將軍”麾下最凶悍的移動堡壘之一。
    狗肉將軍倒台後,這輛車和另外一輛鐵甲車,後來就落在了唐將軍手中。
    現在,分別改名為:“鐵塔號”,“鐵馬號”。
    這輛鐵甲車被繳獲時,原本隻有八節車廂。
    重火力方麵,配備7 門遼造三八式野炮(75毫米口徑)、4 門迫擊炮(82毫米口徑)。
    除了火炮之外,還配備了24 挺重機槍。
    第一次蔣馮大戰結束後,這輛鐵甲車和另外一輛“鐵馬”號,經上海兵工廠改造後,車廂增至 15 節。
    每列鐵甲車,又加裝了 8 門從德國引進的20 毫米蘇羅通機關炮高射機槍,具備了對空防禦能力。
    唐和尚手裏除了這兩輛鐵甲列車,還有另外四輛鐵甲車,共同組成了鐵甲軍。
    這些鐵甲列車,其中有兩輛中山係列,是蔣馮第一次大戰前,常老板撥給唐將軍,用來反製西北軍的鐵甲車。(中山第一、二號裝甲列車。)
    最後那兩輛,是蔣馮大戰結束後,接收西北軍的。(平等號、民生號。)
    此時,其他五輛鐵甲車正在前線與中央軍作戰。
    原本,鐵甲軍的司令是常老板的人。
    隻有鐵塔和鐵馬號,是白俄人負責。
    但是,唐在公開反蔣之前,就把中央軍的鐵甲車司令和軍官、機師軟禁了。
    現在,鐵甲軍的司令,換成了唐的的人。
    而中低層軍官和機師,則是換成了雇傭的白俄軍官和機師。
    自從閻老摳背刺唐以後,各個地方勢力也都變換了口徑,宣布服從南京號令,共同討伐他。
    擔心物資會被搶奪,唐和尚就派出了鐵塔號鐵甲列車趕往鞏縣押運彈藥。
    負責鐵塔號列車的,正是這位白俄上校車可夫。
    如今車身上的舊字跡已被鏟去,重新刷上白底紅字:“鐵塔號”。
    十五節車廂連成一道鋼鐵長龍,炮塔林立。
    機槍口從各個方向探出,像一頭披著鱗甲的野獸,在荒原上緩慢前行。
    指揮車廂內,空氣渾濁,混雜著機油、煙草和酒精的氣味。
    車可夫上校坐在一張搖晃的皮椅上,肚子圓鼓鼓地頂在桌邊。
    大概四十歲左右的,滿臉胡須,鼻梁寬大,眼窩深陷,一雙灰藍色的眼睛此刻有些失焦。
    左手邊是一瓶喝了一半的伏特加,玻璃瓶身上結著水珠,右手邊攤著一張皺巴巴的行車圖。
    “哢”的一聲,鐵門被推開。
    一名年輕的白俄上尉走了進來,軍靴踏地有聲。
    “報告,車可夫上校!”他的中國話明顯有些蹩腳,但是最起碼能讓人聽懂。
    “距鞏縣站還有三公裏,預計十分鍾後進站。”
    車可夫沒抬頭,隻是慢慢放下酒瓶,用袖子抹了抹嘴。
    他動作遲緩,像是剛從一場夢裏醒來。
    “嗯。”他應了一聲,聲音低啞的對上尉說:“你去後麵的車廂通知付營長(唐軍輜重營的軍官),讓他的人準備好。彈藥箱要輕拿輕放,別再搞出什麽亂子。”
    “是!”上尉敬了個禮,快步繞過朱可夫上校,快步朝後麵車廂走去。
    車可夫重新抓起酒瓶,擰開蓋子,又灌了一口。
    烈酒滑下去,喉嚨火辣辣的,可胃裏還是冷的。
    他靠回椅背,望著窗外飛速後退的荒地,眼神漸漸飄遠。
    幾年前,聖彼得堡郊外的冬夜。
    那時他還穿著沙皇近衛軍的製服,肩章閃亮,馬靴鋥黑。
    每逢皇室巡閱,他都騎在馬上,手握軍刀,腰杆挺得筆直。
    雪落在肩頭,也不許抖一下。
    冬天再冷,軍官食堂裏總有熱湯、黑麵包和免費的伏特加。
    那是秩序,是尊嚴。
    後來革命來了,一切都碎了。
    害怕被清算的他和很多保皇派一樣,一路南逃。
    原本,他們還想組織部隊,將紅俄趕走。
    可在幾次戰鬥後,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部隊被紅俄部隊打的滿地找牙。
    最後他們認命了,知道祖國已經不再屬於他們了。
    於是,他們穿過西伯利亞的風雪,最後流落到了哈爾濱。
    這一路上,他們餓過,凍過,甚至還被東北的馬匪給打劫過。
    再後來,他們帶著武器、裝備和家屬,一同投奔了還沒起家的狗肉將軍。
    隨著東北張大帥崛起後,狗肉將軍也成了一省督軍,他也成了“狗肉將軍”鐵甲車第一旅的旅長。
    那幾年,日子總算安穩下來。
    軍餉按月發,還是中國士兵的好幾倍。
    每星期,都有人從大連運來真正的俄國伏特加。
    當然了,他們作戰也勇猛,幫狗肉將軍打過不少勝仗。
    他手下帶著白俄官兵,個個都是戰鬥和技術的好手。
    最重要的是,已經失去國家的他們,不問政治,隻管開車、修炮、打仗——誰給錢,就為誰賣命。
    可好景不長,1928年後,狗肉將軍兵敗北撤。
    他的鐵甲車隊被打散,一部分被炸毀,一部分被繳獲。
    可自從狗肉將軍倒台後,原本美好的雇傭生活是一去不複返,再次淪落到了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
    流亡了大半年後,聽說老鄉米哈伊爾上校最近過得很不錯。
    於是,他帶著手下的鐵甲兵,準備前往洛陽投靠劉鎮庭去。
    可在經過鄭州時,他們這批人白俄人因為數量大,還沒人接應,就被鄭州火車站的軍隊給抓了起來。
    唐將軍知道他們是鐵甲兵,立刻提出雇傭。
    條件:軍餉比以前跟著狗肉將軍時少了一大半,最重要的是伏特加也不再免費提供。
    要喝,自己自費不說,購買的價格還貴很多。
    可如果不答應?要麽遣返回老家——那等於送死。
    (當初常老板跟老毛子關係不錯,黃埔都是老毛子幫著建的。老毛子對白俄的態度特別堅決,隻要抓到就是公開槍斃。並且,還要求各國不允許收留白俄人。)
    要麽槍斃,說是“通敵”。
    就這樣,他們和他們的家屬,就被唐將軍強行留在了鄭州。
    原本一切已經恢複了正常,日子也能湊合著過。
    可更讓他鬱悶的是,他們的雇主唐將軍,現在的處境似乎很不好。
    就好像落水狗一樣,正被人人喊打。
    想到這裏,車可夫上校猛地將酒瓶拍在桌子上,感慨道:“哎!早知道,我當初去洛陽之前,就應該提前聯係米哈伊爾上校他們!”
    就在這時,鐵塔號鐵甲車發出了汽笛聲,車速也緩緩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