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修複照片
字數:3475 加入書籤
沈雲梔接過那張模糊的照片,仔細看了看,損壞確實非常嚴重,人物的五官和衣著細節都難以辨認。
她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鄭重地點了點頭:“部長,我明白了。我會盡最大努力試試看,但不能保證一定能完全複原。”
沈雲梔接過那張承載著沉重希望的照片,心情也變得凝重起來。
她將照片小心地放在畫板上,調整好台燈的角度,拿出自己最細的畫筆和各種深淺不一的鉛筆、炭筆,開始了艱難的複原工作。
過程遠比想象中更加困難。
照片經過水泡和歲月侵蝕,不僅模糊,很多地方的影像已經完全缺失,隻剩下一些斑駁的色塊和模糊的輪廓。
人物的麵部特征幾乎無法辨認,衣著的細節更是混沌一片。
她先是嚐試用鉛筆輕輕勾勒出大致的人物輪廓,但缺失的部分太多,僅憑猜測很難準確還原。
她又試著一點點描摹出可能存在的眉眼線條,但效果甚微,反而因為反複描摹讓紙張更加脆弱。
一個上午過去了,進展緩慢,複原出來的人像顯得十分僵硬失真,完全無法與“真實”聯係起來。
沈雲梔揉了揉發酸的眼睛和手腕,心裏有些挫敗。
下午,她換了一種思路,嚐試用素描的手法,根據骨骼結構和僅存的一點輪廓陰影,去推斷五官的可能位置和形狀。
但這需要極強的解剖學知識和想象力,對於缺失關鍵信息的照片來說,依然收效甚微。
畫出來的人像要麽過於理想化,要麽顯得怪異。
眼看著下班時間快到了,沈雲梔對著那幾乎沒什麽進展的畫紙,眉頭緊鎖。
她知道,常規的繪畫修複方法似乎行不通了。
就在她幾乎要放棄今天的工作時,目光無意間掃過窗外夕陽照射在玻璃上產生的反光,一個念頭突然閃過腦海——光影!
對啊!照片本身就是記錄光影的藝術!
既然直接描繪細節如此困難,或許可以嚐試逆向思維,通過分析照片上殘留的、極其微弱的光影對比度和明暗關係,來反推和重建麵部結構?
雖然這需要極強的觀察力和對光影的敏感度,但或許是唯一可行的辦法了!
而且,她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這個想法讓她精神一振,仿佛在迷霧中看到了一束指引的光。
隻不過,光靠窗外的自然太陽光,光線強度和角度都難以精確控製,無法滿足她細致分析那些微弱光影的需求。
她需要更穩定、更集中、可調節的光源!
拷貝燈箱! 沈雲梔立刻想到了宣傳部的工具。
拷貝燈箱通常用來檢查膠片底片、進行精確排版或者描摹畫稿,它能提供均勻、明亮的背光,正好能派上用場!
或許能透過強光,更清晰地看到照片紙張上殘留的、肉眼難以察覺的影像層次和明暗差異!
事不宜遲!沈雲梔立刻起身,快步走向宣傳部的器材室。
幸好今天管器材的同事還沒下班,她說明來意,登記借用了那台平時不太常用的拷貝燈箱。
燈箱有些沉,但她顧不得那麽多,小心地搬回自己的辦公桌,接通電源。
柔和的白光從玻璃板下均勻地透射出來。
她將那張脆弱模糊的老照片小心翼翼地放在燈箱玻璃上。
奇跡發生了!
在強光的透射下,原本幾乎融為一體的混沌影像,似乎顯現出了一些極其微弱的層次感!
一些被水漬和汙損掩蓋的、極其細微的明暗變化,在背光的照射下,變得隱約可辨!
她屏息凝神,幾乎將眼睛貼了上去,仔細觀察那些幾乎難以分辨的、因年代久遠和水漬侵蝕而產生的極其細微的明暗變化。
每一個微小的色差,每一處模糊的陰影,都可能隱藏著關鍵信息。
她不再急於下筆勾勒五官,而是先用最軟的炭筆,極其輕緩地,根據這些微弱的光影線索,一點點地鋪陳出大致的明暗關係,構建出麵部的立體結構和輪廓……
這是一個極其耗費心神和眼力的過程,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專注。
但沈雲梔的眼神卻越來越亮,她知道,這次她可能找對方向了。
這是上麵交代下來的任務,王部長也一直記掛著這件事。
吃過午飯,他就趕緊過來找沈雲梔,想問問她這邊有沒有進展。
要是實在沒辦法的話,就得盡快把照片送到上一級單位去,說不定他們那裏會有更好的設備或專家。
結果一到宣傳部的辦公室,就看到沈雲梔正聚精會神地伏在桌前。
她一會兒微微調整著拷貝燈箱的角度,眯著眼仔細觀察;一會兒又拿起畫筆,在鋪開的畫紙上快速勾勒幾下。
桌麵上已經散落了不少畫廢的草稿,但最新的一張上,人物的輪廓似乎逐漸清晰起來,看樣子是有些眉目了。
王部長心中一喜,剛想開口詢問,又立刻刹住了車。
他看到沈雲梔那全神貫注、幾乎與外界隔絕的狀態,生怕一出聲就打斷了她寶貴的思路。
再一看牆上的掛鍾,早就過了午飯點,這沈雲梔該不會為了趕進度,連午飯都沒去吃吧?
王部長心裏過意不去,立刻轉身,快步走向食堂,特意去小灶窗口,自掏腰包給沈雲梔炒了一份香噴噴的紅燒肉,又打了米飯,裝在飯盒裏給她帶回來。
剛走到辦公室門口,正好碰上了吃完午飯回來的趙小雨和譚巧。
趙小雨手裏也拿著一個飯盒,看到王部長手裏提著的飯盒,詫異地問道:“部長,該不會……你也給沈組長帶飯了吧?”
王部長一看就明白了,笑道:“你們也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