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劉備遷下軍校尉,黃琬說媒(月票加更)
字數:3718 加入書籤
“劉備果然沒令朕失望。”
劉宏的目光落在【汝南豪賊】四個字上,眼中流露喜色。
地方豪賊,一直都是劉宏最深惡痛絕的存在。
以劉宏的視角:若非地方豪賊勾結官吏截流賦稅,朝廷也不用通過賣官鬻爵來籌錢,之所以會發動兩次黨錮也是為了抑製地方豪賊。
若劉備隻助黃琬討滅葛陂黃巾,劉宏不會心起波瀾;可劉備卻助黃琬討滅汝南豪賊,劉宏感覺太痛快了!
自黃巾亂起被迫解除黨錮後,劉宏就越發覺得天下不受掌控。
兩年前袁術生母去世,前往汝南吊唁的士人竟多達三萬餘人。
一個大臣之妻死了竟能讓士人趨之若鶩,這到底是誰的天下?
劉宏增設的三個州牧,除劉焉是主動請命為益州牧外,幽州牧劉虞是為了解決胡人外患,豫州牧黃琬是為了解決豪賊內患。
派西園軍入豫州,劉宏也是為了能快刀斬亂麻的討平葛陂黃巾,好讓黃琬能將更多的精力用於解決豪賊內患。
宣判鮑鴻有罪,除了蹇碩的進言外,更大的原因是劉宏反感鮑鴻因私廢公,耽誤了黃琬解決豪賊內患的正事。
劉宏又回想起劉備初入洛陽時,在驛館題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心存謀略何人勝,古今英雄我獨尊】豪言。
一開始,劉宏隻是抱著嚐試一用的心態,這才將劉備列選為西園軍右校尉。
沒想到,劉備去了趟豫州,就在討滅葛陂黃巾和汝南豪賊過程中立了首功!
黃琬的性格,劉宏心知肚明。
因正直選賢而被禁錮近二十年,不僅沒有因此而憤世嫉俗,反而在重入仕途後更加剛正不阿,更上表彈劾太尉樊陵、司徒許相都是都是竊據高位、貪圖祿位之輩。
但凡劉備在討滅葛陂黃巾和汝南豪賊過程中有丁點兒因私廢公之舉,都不可能被黃琬列為首功!
“鮑鴻因罪伏誅,正可讓劉備晉為下軍校尉。”
西園八校尉中,以上軍校尉為主、中軍校尉為次、下軍校尉再次,上中下三校尉淩駕於典軍校尉、助軍左校尉、助軍右校尉、左校尉、右校尉之上。
將劉備晉為下軍校尉,雖有劉宏對劉備的認可,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製衡。
一手扶持的大將軍何進及張讓、趙忠等常侍,都相繼忤逆皇命,劉宏對任何人都抱有極強的戒心。
而事實上也證明劉宏的戒心沒錯。
給予厚望的蹇碩,不將重心放在打壓大將軍何進及張讓、趙忠等常侍身上,反而先去打壓袁紹、曹操、劉備等人。
袁紹、曹操、劉備等人都是劉宏精心挑選的,身為西園軍上軍校尉的蹇碩不去團結袁紹等人,反而恨不得將袁紹等人都踢出西園軍。
蹇碩,意欲何為?
若不是劉宏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為西園軍上軍校尉,早就將蹇碩踢出西園軍了。
晉升劉備為下軍校尉,亦是在敲打蹇碩:專心對外,別再沒事找事。
不到三日,詔令便至鮦陽城。
除了擢升劉備為下軍校尉外,亦召劉備、夏牟回洛陽,西園軍是劉宏用來對付何進、張讓等人的,不能長期駐留豫州。
鮦陽城內,黃琬設宴為劉備餞行。
“某雖想讓玄德多留些時日,但陛下此詔甚急,洛陽恐將有大事,玄德今後務必要謹慎行事。”黃琬雖未明說,但也在隱晦提醒劉備。
劉宏厭惡何進、張讓等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凡有點眼力見兒的都能看清楚,黃琬亦不例外。
劉備亦知洛陽凶險。
然而,風險與收益往往是並存的。
富貴險中求。
出身寒微的劉備若沒有冒險精神,也無法與出身豪族的袁紹、袁術等人競爭。
“黃公之意,我定當謹記。”劉備也不再客氣,直接向黃琬要人:“我與別部司馬陳到一見如故,不知黃公能否割愛,許陳司馬與我同回洛陽?”
黃琬笑道:“玄德先薦荀彧後薦許褚,隻要叔至願意,某絕不吝嗇。不知何儀等人,玄德是否也要帶走?”
劉備略微一愕:黃公竟也會討價還價?
黃琬輕咳一聲,掩飾尷尬:“某也不白占玄德的便宜。某有一友,乃當世名儒,其女頗有才貌。近日好友來信,希望某能為其女尋一良配,倘若玄德有意,某願為玄德說媒。”
劉備頓生狐疑:名儒之女、頗有才貌,會缺良配?
劉備是要立誌當皇帝的人,不論是妻是妾,那都得嚴加甄選的。
隻聞其名而未見其人,賭博的成分太大。
萬一娶了個類似於呂後、武則天的妻,劉備真就為人做嫁衣了。
權力是毒藥,心智不堅者往往會變得薄情寡義,此非劉備所願。
但黃琬主動說媒,劉備也不好明著拒絕,遂婉拒道:“黃公好意,我心領了。大丈夫隻患功名不立,何患無妻!況且我誌不在此,若擇黃公友人之女為妻,豈不是耽誤良人?”
“玄德,先別急著拒絕啊。”黃琬鍥而不舍,又道:“某知你素有大誌,也怕耽誤良人。但這姻緣之事,不試試又怎麽知道不能成呢?”
劉備更狐疑了。
名儒之女、頗有才貌,不僅缺良配,還急著要嫁,怎麽看怎麽蹊蹺。
若非黃琬德行正直,劉備都得懷疑遇上婚詐了。
“敢問黃公友人,是何人耶?”
“玄德或有耳聞,某好友乃陳留人蔡邕蔡伯喈。”
劉備驚了。
千猜萬猜,沒猜到黃琬口中的名儒竟會是蔡邕!那蔡邕之女,豈不是悲情才女蔡文姬?
若說在得知黃琬友人之女是蔡文姬後劉備一點都不動心,那純粹就是心口不一,胡吹大氣。
黃琬見劉備不再似先前一般婉拒,頓覺有門兒,繼續勸道:“好友曾遭小人讒害,不得已才避禍吳會之地。其女琰又為人至孝,不願外嫁而使好友孤苦無依;好友又不願其女受累,日焦夜慮。”
“得知某為豫州牧後,好友故而來信。玄德品行才學,當世少有,若能成此佳緣,定為當世美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