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段氏1
字數:3820 加入書籤
“段正淳,開門呀,別躲在裏麵不出聲,我知道你在家,開門呀,段正淳。”
秋季的大理城,才下了一場小雨,日光不盛,正是打盹的好時候,鎮南王府中,門房的頭跟小雞琢磨似的,一點一點地打著瞌睡。
忽的,一道響亮又略顯尖銳的聲音響起,孩子稚嫩的聲音穿透力極強,配合著富有節奏的敲門聲,一下就將門房給驚醒了。
被驚醒的不止有門房,還有正在自家花園中對著孔雀念經的小王爺段譽。
段譽今年不過七歲,於詩詞書畫佛道經典方麵十分聰慧,卻厭惡習武,作為王府唯一的男丁,無論是鎮南王還是鎮南王妃都對其很是寵溺,他不喜便不練。
段譽就這麽快快樂樂地每天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今日他做的便是對著那孔雀念《佛母大孔雀明王經》,興致將起,卻被那稚嫩的聲音打斷。
頓時抬起頭來看向在一旁作保護之責的家臣,“朱四哥,我聽見外頭可是有孩子在喊爹爹的名字?”
被段譽稱為朱四哥的男人名為朱丹臣,是大理段氏皇家四大護衛之一,以判官筆、清涼扇為武器,江湖人稱“筆硯生”。
這飼養孔雀的花園離門頗近,那聲音穿透力強,沒有武力的段譽都能聽清楚,更何況是朱丹臣?他自是聽得清清楚楚。
“回世子,不知是哪裏來的無理之人竟然如此放肆直呼王爺之名。”朱丹臣半是好笑半是憤怒,好笑是因為段譽的那句“孩子”,段譽自己不過七歲,卻稱呼旁人為“孩子”,實在是有些滑稽。
而憤怒則是因為主辱臣死,這聲音如此放肆不客氣,他自然是憤怒的。
“那朱四哥,你快去尋爹爹,她喚得那樣著急,想來定是有急事,爹爹在書房,離這裏遠,想來是聽不見的,我且過去瞧瞧她。”
“不可!”
朱丹臣為段譽的護衛,自當是護段譽安危,雖說如今在鎮南王府中,無甚危險,可亦不可掉以輕心。
花園中有打掃的侍女,他喚來其中一位,令侍女前去稟告鎮南王,而後垂眸看向眼巴巴看著自己的段譽道,“我隨世子去。”
段譽點了點頭,往大門處疾步,他到的時候正好看見門房在同一女童說話。
那女童看起來年紀很小,比他還要矮一個頭,穿著怪裏怪氣的,並不是段譽看過的大理城中的百姓們會穿的樣式。
她身著淺米色的袍子,下身是棕紅色的束腳褲,腰間以淺藍色的腰封和棕色的皮革束著,那皮革帶上掛了不少東西,裝著瓜果的袋子,銅製的碗,一個玉瓶,一大一小兩個葫蘆,還有一把剪子與兩支匕首。
瞧著這穿著,市井氣頗重,並不似什麽富貴人家出來的。
但她著實生了一張富貴人家才有的臉,肌膚雪白,眼睛大大的,說話時露出的那一排牙齒也是潔白整齊的,普通的人家可養不出這樣漂亮的小姑娘來。
至少段譽作為鎮南王世子,見過不少小姑娘,其中沒有一個能夠比得上她。
此刻,對方正繃著一張小臉,麵無表情地同門房掰扯著,“我娘說了,讓我來找段正淳,她說,段正淳瞧見了我,就知道我是誰了,也知道她是誰了!”
“那你可有什麽信物?”門房心中已然有了計較,這樣漂亮的孩子,想必其母也是位芳華絕代的美人,再想想自家王爺的做派,這孩子的身份一目了然。
隻是他作為門房卻不能這麽放人進去,因此他努力做出和善的模樣說道,“就是你娘親可有給你什麽東西?我帶給王爺,如此王爺才會來見你。”
段正淳作為官封鎮南王,大理國保定帝最看重的弟弟,每日想要見他之人不計其數,雖說派孩子來的還是頭一遭,可門房也不敢掉以輕心。
“王爺是什麽東西?”
“哎呀,王爺不是東....”危險的話語在最後的關頭被吞入腹中,門房頭冒冷汗,方才他差點就犯上了。
“王爺不是東西。”門房沒說出來的話被其他人說出來了,說話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段譽。
段譽向來都喜歡美貌的事物,如今見那要見自家父王的女童長得如此好看,本就熱情的他越發熱情,“王爺就是段正淳。”
“我隻找段正淳。”
“我已經讓人去找爹爹了,想必用不了多久,他便來了。”段譽伸手握住對方的手腕道,“你若是心急,我現在便帶你去尋爹爹。”
一旁的朱丹臣猶豫了片刻後,到底還是沒有阻止,一來這孩子看著實在是太小了,不過三四歲的模樣,瞧著是聰慧,但到底是個孩子,不會有什麽威脅。
二來.....
他也有這和門房一樣的想法,這樣漂亮的孩子,張口便是來找段正淳的,還是她娘親讓她來的,自家王爺什麽德性,懂都懂,隻怕又是一樁風流債。
倘若真如他所想,這孩子便是王府上的郡主了,他自然是要以禮相待的。
那孩子任由段譽拉著往院子裏走,才至方才段譽給孔雀念經的地方就與匆匆趕來的段正淳碰著了。
段正淳作為鎮南王,平日裏也是有不少庶務需要處理的,若是一般人在外頭叫喊,他至多就是打發家臣去處理,可是聽聞這次叫喊之人很是年幼,加之段譽還親自出門去迎,他唯恐會有什麽亂子便急忙而來。
“爹爹。”段譽見了段正淳高高興興地喚了一聲後,又側頭對女童道,“這便是我爹爹,段正淳,就是你阿娘要你找的人。”
女童鬆開了段譽的手,向前走了兩步,仰頭看向段正淳,依舊是麵無表情,“阿娘說叫我來大理城鎮南王府找段正淳,你便是段正淳?”
這樣理所當然的語氣,此時此刻段正淳心中也有了猜測,他蹲下身,想要和女童平視,奈何對方著實年幼,哪怕他蹲下了身子,還是要比對方高上些許。
“正是,你叫什麽名字?”
“阿娘沒有給我取名字,她說,你若認出我來,你會給我取的。”
段正淳不禁心中惻然,這樣聰明可愛的孩子,卻獨自來到王府,瞧這身打扮也不似大理打扮,更像是大宋那邊,想起自己以往在中原的風流韻史,便已認定對方的身份。
“你阿娘叫什麽名字?”
女童瞪大了眼睛,兩條眉毛都快要擰成了結,“你瞧見了我,還不知曉我阿娘的名字?”
段正淳啞然,他在中原風流之事頗多,加之過去時日也不短了,這孩子年幼,他著實看不出對方長得像哪位紅顏知己。
見段正淳不說話,女童眨了眨眼睛,吸了吸鼻子,好似要哭一般,但到底是沒有哭出來,最後她往腰間的布兜一伸手,掏出一個果子大口大口地咬了起來,神情十分沮喪。
“妹妹,你怎麽了?”雖然還沒有相認,雖然並不知曉自家爹爹的風流韻事,但段譽已經十分自來熟地喊上了“妹妹”。
“你不要同我說話,我就要死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