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2章 抽簽斷炭

字數:4776   加入書籤

A+A-


    惦記著家裏懷孕的媳婦,曹德婉言拒絕了慶功宴的邀請。
    無他,不習慣和府城名流打交代。
    一旦參加了慶功宴,說不得就會出現遭人奚落的場景。
    悶聲發大財,苟且發展才是王道。
    其他都是扯淡。
    至於獎勵,根本指望不上官府。
    隻等下次哥舒泰商隊過來,再和他們更進一步的交易。
    帶著一身疲憊回到青石村,剛踏進村口就聽見一陣激烈的爭吵聲。
    隻見老村長帶著幾十個村民,與另外一群人吵吵嚷嚷。
    為首之人穿著裘皮,看著像是大富大貴之人。
    “這是我們青石村自己燒的木炭,憑什麽要賣給你們七成?”
    老村長氣得胡子直抖,數落商賈之輩就知道趁火打劫。
    為首富商陪著笑臉道:“老丈息怒,城裏炭價飛漲,豈能有錢不賺,你們村裏能燒炭,大不了再多燒些便是。”
    “放屁!”
    一個年輕村民忍不住罵道:“天寒地凍,上哪去找那麽多木料,村裏現有一千二百多口人,這些炭是要留著過冬的。”
    “你們的命金貴,我們村裏人的命就不是命了?”
    正說著,眾人見曹德回來,頓時安靜下來。
    老村長搶先道:“大朗,你來得正好,商賈要買村裏七成的存炭,這怎麽行,村裏這麽多人,賣給他們七成,咱們拿什麽過冬啊。”
    商人苦哈哈地說道:“曹員外,您可算回來了,我跟他們真的是說不通,鋪子等著炭周轉,前幾天就付了訂金,總不能讓我折本吧。”
    “這幾日突然降溫,府城和縣城的炭價已經翻了三倍,知府大人特意吩咐要多備炭火以防民變。”
    擔心曹德也是個死心眼,商人刻意在知府命令幾個字上加重語氣。
    曹德掃過村民們焦急的麵容,沉聲道:“給你兩成,價格按市價算。”
    商人還要爭辯,曹德擺手道:“青石村要保證自己人不凍死,有的事情不能用錢來計算,村裏人口眾多,炭窯產量有限,能給你兩成已經是極限,你若不要,自有別人要。”
    “要要要,我要。”
    商人見曹德態度堅決,隻得無奈應下。
    隻是兩成實在太少,委婉提及可否再加一些。
    “不行。”
    曹德斬釘截鐵:“就兩成,要就要,不要就請回。”
    打發走眾人,曹德立刻召集村裏骨幹,村長,村老和各戶代表在祠堂開會。
    祠堂裏擠滿了人,靠牆擺著幾個炭火盆。
    勉強保證室內溫度。
    最近實在太忙,還真不清楚青石村炭窯存貨有多少。
    不問不知道。
    一共才三千斤。
    今年屬於寒冬,眾人所講,據木炭消耗比往年多出兩成。
    即便全留在村裏,也頂多撐到臘月中旬。
    開始的時候,青石村存了一萬斤炭。
    無奈曹德收留了大量流民充當勞動力,導致青石村人口暴增。
    炭窯產量逐漸跟不上內部消耗。
    黃鐵柱提議道:“大朗,要不咱們抽簽斷炭,每戶每日限量供應?”
    “絕對不行!”
    曹德不假思索地立即反對。
    “這麽做會寒了大家的心,青石村能有今天,靠的是團結一心,遇到困難就搞區別對待,以後還怎麽服眾?”
    “那您說怎麽辦,總不能眼睜睜看著炭火燒完,大家一起凍死吧?”
    眾人爭執不下,最後又把目光投向曹德。
    曹德說道:“每戶每日限供八兩炭,優先保證老人和孩子,派人去周邊村子收購木炭,價格可以比市價高一成。”
    “可是……”
    李皮匠欲言又止。
    “有什麽話直說。”
    “縱然高價收炭,怕是也撐不了幾天,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曹德揉了揉太陽穴,他又何嚐不知道這個道理。
    過年如同過關。
    說的不隻是年底各路債主會上門討債。
    冬季寒冷的氣候,對於窮苦百姓相當於鬼門關。
    情況眾人都清楚,炭不夠用是眼下最大的麻煩。
    現有木炭就算省著用也撐不了多久。
    後續炭窯的產量還得看天氣,雪要是一直下,根本跟不上消耗。
    “大朗,實在不行,就按之前說的抽簽斷炭吧!”
    石木匠表情愁苦地說道:“抽到的人家先停炭,優先保障老人和孩子,雖然狠了點,但總比大家一起凍死強。”
    此話一出,祠堂裏頓時安靜下來。
    隨即就有人反對。
    “抽到的人家怎麽辦,我家有三個閨女,要是斷炭,難道讓她們硬扛?這麽冷的天,斷炭跟送命有啥區別”
    “要我說還是按人頭分,每人每天就那麽點炭,誰也別多占。”
    “按人頭分也行,老人孩子火力弱,需要的炭多,青壯年抗凍少點也沒事。”
    “你家有老人,我家全是壯年,憑什麽我家就得少分,這不公平!”
    爭論聲越來越大,甚至有人擺出一副準備動手的架勢。
    “閉嘴!”
    曹德臉色一沉,屋內再次鴉雀無聲。
    “不到萬不得已不能這麽辦,組織人去山裏砍柴,優先保證炭窯的柴火供應,還有,大家平時多注意省炭,白天盡量集中在祠堂,曬穀場這些地方取暖,減少自家炭火消耗。”
    一名村老歎了口氣,搖頭道:“這辦法也隻能解燃眉之急啊,定量供應,大家日子都不好過,尤其是那些家裏人口多的,怕還是不夠用。”
    “總比抽簽斷炭強。”
    曹德一言獨斷,就按這些方案執行。
    各戶回去後把規矩跟家人說清楚。
    不服氣地讓他們來找曹德。
    眾人陸續散去,祠堂裏隻剩下曹德一個人。
    不到一年時間。
    青石村從一個小村落,逐漸變成了擁有塢堡的大型村落。
    靠著吸納流民幹活,人口增加到了一千多人。
    日子本該越來越好。
    可沒想到人多了,麻煩也跟著多起來。
    之前擔心糧食不夠。
    現在又鬧起了炭荒。
    曹德正發愁,外麵傳來激烈的爭吵聲,還夾雜著摔東西的動靜。
    皺起眉頭起身走出去,想要看看是誰不長眼,跑到祠堂門口打仗。
    祠堂院子裏,魯源手裏拿著一根木棍,指著地麵比比畫畫。
    柳書明則是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魯源叫嚷道:“墨家那套歪理邪說隻會誤國誤民!”
    “墨家……”
    曹德哭笑不得。
    咋的,魯源又“改換門庭”了?
    不裝魯班後人,改稱墨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