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7章 硝石的第三種用途

字數:5333   加入書籤

A+A-


    曹德沒做過多解釋,吩咐石小勇套上驢車送他去縣裏。
    上了路,曹德才向石小勇解釋何為水浴法。
    陶缸裏注水,內部再放一個較小的銅釜。
    把需要熬製的飴糖和飴糖原料放進銅釜。
    之後,陶缸用炭火緩慢加熱,通過水來間接加熱銅釜裏的糖汁。
    這樣一來。
    水的溫度會限製銅釜的溫度,不會讓糖汁溫度過高。
    而且水溫均勻,銅釜受熱也會均勻。
    糖汁就不會焦糊了。
    “師父,我明白了,難怪您要買銅釜,原來是這麽回事。”
    石小勇並沒有完全聽懂,基於對曹德的無條件信任,相信這個辦法肯定能有奇效。
    師徒二人花了大半天時間,分別購買了兩個大陶缸和幾個銅釜。
    銅器不同於鐵器,屬於官府管控,豪強獨有的買賣。
    曹德搞不到現成的銅礦石,想要自己製作銅釜,唯有熔化銅錢鑄造。
    時間久,工藝煩瑣。
    索性直接花錢買成品。
    黑了官府一萬多的稅銀,有錢不用難道等著下崽。
    一次性購買多種銅釜,皆因匹配問題。
    銅釜要能放進陶缸裏,還得留出空隙放水。
    曹德隻能多買幾個,一個個地試驗。
    下午回到家,曹德親自帶著石小勇進行初步嚐試。
    把陶缸架在灶台,銅釜放入陶缸中,然後再往陶缸裏注滿水。
    又把飴糖倒入銅釜。
    一切準備就緒後,石小勇點燃了灶下的炭火。
    “注意控製炭火,一開始用小火,讓水慢慢升溫,火勢不要燒得太旺。”
    曹德彎腰盯著爐火,又不忘關注銅釜裏的糖汁。
    要是有冒泡的跡象,石小勇就把炭火調小些。
    始終保持水溫穩定。
    使糖汁慢慢濃縮。
    石小勇連連點頭,小心控製著火勢。
    隨著水溫慢慢升高,銅釜裏的飴糖開始發熱,冒出了細密的小泡。
    水浴法和直接加熱最明顯特征之一,便是後者熬糖容易出現劇烈翻滾。
    同樣是熬糖,水浴法的沸騰程度顯得十分溫和。
    糖汁隻是表麵氣泡,沒有絲毫的焦糊跡象。
    曹德拿著木勺,時不時攪拌銅釜裏的糖汁。
    過了一個時辰,飴糖漸漸變得濃稠。
    顏色也從渾濁變得清亮,一股純正的甜味彌漫開。
    再沒有了之前那種刺鼻的焦味。
    “師父,這就成了!”
    石小勇難以置信道。
    “你嚐嚐不就知道。”
    曹德淡笑著將木勺遞給石小勇。
    石小勇用勺子舀起一點糖汁冷卻,忍不住嚐了一口。
    下一秒,石小勇露出了驚喜的笑容,連連咋舌道:“甜,師父,這糖真甜!沒有一點焦糊味,師娘這回一定會喜歡吃的。”
    聽到爐灶間傳來驚呼聲,陸瑤,白雨薇,三個老媽子也都好奇地過來看熱鬧。
    當即,曹德找了幾個小碗,讓幾女品嚐之後給點意見。
    五人先後端起碗品嚐,一個個讚不絕口。
    “夫君,你真是太厲害了,昨天說改良紅糖,今日就熬了這麽好喝的糖水。”
    陸瑤對曹德佩服得五體投地。
    白雨薇則是甜在口中,美在心裏。
    為她和孩子,曹德不顧操勞地忙活著廚房瑣事。
    這樣的男子,誰能不愛。
    曹德卻沒有滿足於此。
    看著眼前那鍋清亮的紅糖漿,又想到了更多的用途。
    紅糖技術雖然改進了不少,但口感和純度隻能說相對提高。
    想要更進一步,一定是白糖。
    白糖不僅口感更好,而且用途也更加廣泛。
    不管是日常食用,還是拿來販賣,都比紅糖強一百倍。
    最最關鍵的事。
    白糖還是工業材料,戰略物品。
    古話說得好。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糖變成大伊萬。
    有了白糖,曹德就有了改進炸藥的配方材料。
    不但能夠提高炸藥的威力。
    充當軍工核心,施工建設也是大有益處。
    古人打仗最怕遇到攻城戰,不論是絕世名將,還是紙上談兵的趙括,碰到城防設施完備的城池,誰都得頭疼好一陣。
    能繞著走。
    絕不會和一座城池死磕到底。
    古代攻城往往需要超越守軍數倍的兵力,少則三倍,一般多為五倍。
    若是碰到大型城市,出動十倍兵力都未必能攻下。
    不是誇張,古代攻城真就這麽撓頭。
    諸葛武侯率領五萬蜀軍,攻打隻有一千魏軍的陳倉城。
    兵力比為幾十比一,照樣是久攻不下。
    先前爆破礦區之際,曹德依托現有材料,對火藥比例進行了一定調整。
    燃燒速度提升五成,使用草木灰濾硝,硫磺蒸餾。
    如果有了白糖,接下來的火藥威力差不多可以接近早期軍用黑火藥水平。
    有一說一。
    即便擁有了早期軍用黑火藥,未來也難以炸塌大型城池。
    就算是中等規模的府城,隻怕也是一半一半。
    對於縣城,小城。
    倒還是勉強夠用。
    耳聽曹德口中不斷念叨著白糖二字,陸瑤滿臉震驚道:“夫君,您喃喃自語說的白糖,莫非是白沙糖?”
    “差不多,你可以這麽理解。”
    曹德地衍的點點頭。
    大楚境內除了紅糖,已經出現了白糖的蹤跡。
    名字與現代白糖一樣,都叫白沙糖。
    隻不過名字相同,口感和技術工藝完全不同。
    大楚的白砂糖說的是顏色呈現淺黃,淺白,帶有顆粒狀的糖。
    純度低,內部摻雜有大量雜質。
    “我聽妹妹說,這種白沙糖都是貴人享用的,夫君,咱們普通人怎麽可能做得出來?”
    白雨薇跟著吃了一驚。
    “別人做不出來,不代表我不行。”
    曹德信心滿滿。
    心裏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方案。
    技術分三步走。
    利用回春爐的煙道餘熱,把新熬製的優質紅糖溶於溫水,做成純淨的糖液。
    避免再次加熱導致焦糊。
    第二步用木炭進行脫色。
    把精煉的木炭碾碎成細粉,加入溫糖液中充分攪拌。
    木炭粉末吸附糖液裏剩餘的色素和雜質,再用細密的麻布過濾,得到清澈糖液。
    第三步。
    把純淨的糖液倒入陶盤,然後把陶盤放在盛滿硝石水的大缸。
    硝石遇水會吸收大量的熱量,讓缸內的溫度急劇下降。
    這樣就能促使糖液快速結晶,形成白糖了。
    依托現有的一切,巧妙利用硝石製冰技術。
    在除製造火藥,冰塊之外,開拓出第三種用途。
    因地製宜地解決現代白糖工藝需要的高溫蒸發和機械過濾。
    提高手工白糖的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