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紫氣初升
字數:2263 加入書籤
回到華山的日子,仿佛驟然放緩了節奏。雲霧繚繞的山巒,靜謐的藥堂院落,讓剛從嵩山那劍拔弩張的氛圍中脫離出來的陳實,感到一絲久違的安寧。然而他深知,這安寧之下,潛流暗湧。他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紫霞神功》的修煉之中。
每日清晨,他便來到後山那處熟悉的僻靜空地,麵對東方噴薄而出的朝陽,盤膝而坐。他並未立刻運轉高深法門,而是先誦讀《清靜經》、《陰符經》,沉心靜氣,體會其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意境。這是他修煉《紫霞神功》的法門——先修心,後練氣。
待心神徹底沉靜,雜念盡消,他才緩緩依照口訣,引導體內那縷源自《全真大道歌》的淳厚內息,嚐試觀想“紫氣東來”,吸納朝陽初升時的那一縷先天生機,與自身內力相合,化為淡紫色的氤氳紫氣,沿《紫霞神功》獨特的經脈路線運行。
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紫霞神功》對心境的純淨度要求極高,稍有煩躁、急切、乃至過度欣喜的情緒,都會導致那縷微弱的紫氣渙散。初時,他往往枯坐一兩個時辰,也僅能完成一次殘缺的周天運轉,進度緩慢得令人沮喪。
但他心誌堅韌,毫不氣餒,將每一次失敗都視為對心性的磨礪。漸漸地,他找到了節奏,不再強求進度,而是專注於呼吸與意念的細微協調,體會那紫氣溫養經脈時帶來的融融暖意和勃勃生機。
功夫不負有心人。旬日之後,他終於能夠穩定地完成一個小周天循環。雖然紫氣依舊微弱如絲,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次運轉後,丹田內的內力似乎變得更加凝練精純,四肢百骸說不出的舒泰,連五感都似乎敏銳了一絲。最奇妙的是,這紫氣中正平和,溫養經脈的效果極佳,與他修煉《抱元步》所需的“動中求靜、綿綿若存”的狀態隱隱契合,讓他維持那種“背景式”修煉變得更加容易和持久。
這日,藥堂送來一位弟子,並非外傷,而是因練功急躁,導致內息岔亂,胸悶氣短。王執事診脈後,開了疏肝理氣、寧心安神的方子。陳實在一旁協助,心中忽有所動。
待王執事離去,他征得患者同意,嚐試將一絲微不可察的紫霞內力運至指尖,輕輕點按患者內關、膻中等穴位。他意念集中,並非強行疏導,而是以紫氣溫和滋養的特性,緩緩滲透,安撫那躁動紊亂的內息。
不過片刻,那弟子便長舒一口氣,驚喜道:“陳師兄,你這手法…好生舒服!感覺胸口那團鬱氣好像化開不少!”
陳實心中微喜,知道自己找到了《紫霞神功》與醫術結合的新方向。這內力用於療傷,尤其是內傷與調理,似乎有奇效。他更加潛心鑽研,將紫氣內力與針灸、推拿相結合,處理一些疑難雜症時,效果顯著提升,令王執事也嘖嘖稱奇。
憑借日益精進的醫術和嵩山之行贏得的聲音,陳實在藥堂的份量越來越重。他趁機將《外傷急救規製》進行了修訂完善,增加了更多應對內息紊亂、常見毒物判斷的緊急處理條款,並開始在藥堂學徒和部分關係較好的內門弟子(如陸大有)中小範圍傳授,強調“預防、判斷、處置”一體化的重要性。他的理念逐漸被接受,影響力悄然擴展。
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
這日,山下負責采買的弟子回報,道是華陰縣幾家與華山派相熟的藥鋪,近來時常有幾種藥材斷貨,並非名貴藥材,卻都是治療跌打損傷、清熱解毒的常用之品。掌櫃的支支吾吾,似有難言之隱。
又過兩日,一名常為華山派供應糧食的山民悄悄找到相熟的弟子,說近日有一夥外鄉人在山腳下收購山貨,出手闊綽,卻時常打聽華山派的日常用度、弟子人數、甚至各位長老的喜好,行跡可疑。
孫師叔得知後,麵色凝重,加派了下山巡邏的弟子,並囑咐陳實等人,近期若非必要,盡量減少下山次數。
陳實心中警兆頓生。這手法,與之前在豫西、陝州遇到的藥材短缺、打探消息如出一轍,隻是更隱蔽,更貼近華山根本。左冷禪的觸角,果然已經伸到了華山腳下!他是在試探?還是在為下一次更大的行動做準備?
夜色中,陳實立於窗前,遠眺沉靜的山巒,心中卻波瀾起伏。他運轉《紫霞神功》,微弱的紫氣在經脈中緩緩流淌,帶來溫暖與平靜,也讓他的思維格外清晰。
山雨欲來風滿樓。左冷禪的野心絕不會止步於嵩山。未來的衝突,或許將更加直接、更加殘酷。
他輕輕握了握拳,感受著體內那縷日益茁壯的紫氣。醫術可活人,武力可護道。無論未來如何,他必須更快地強大起來。不僅是為了自保,更是為了守護這片給予他安身立命之地的山門,以及那些信任他、需要他救治的同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