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非物理層麵的威脅!
字數:4819 加入書籤
然而,已經晚了。
幾塊高速運動的碎片如同嗅到血腥的鯊魚,
猛地撞向工程艇所在的區域!
轟!轟!
工程艇的護盾閃爍了幾下,轟然破碎!
艇身被一塊巨大的冰塊攔腰擊中,
瞬間斷成兩截,
化作一團耀眼的火球,隨即被冰冷的虛空吞噬!
“不——!”
金幣在艦橋上發出撕心裂肺的悲鳴,
他眼睜睜看著奈芙蒂斯和工程小組的信號從生命監測屏幕上消失。
犧牲,
無可避免地發生了。
但他們的犧牲並非沒有價值。
在工程艇被摧毀前的最後一刻,
傳回了修複代碼植入完成的確認信號。
幾乎在信號傳來的同時,
那個黑色的菱形平台輕微震動了一下,表麵流淌的能量光華變得更加穩定和明亮。
周圍那些狂暴的小行星碎片,
如同失去了指揮的士兵,瞬間停止了攻擊,
恢複成了原本漫無目的的漂浮狀態。
星塵之心節點,
被成功修複了第一個。
.........
方舟號內部,
勝利的喜悅被沉重的悲傷和壓抑的憤怒所取代。
奈芙蒂斯和數名優秀工程師的犧牲,
給這支遠征隊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沈飛站在艦橋,
望著窗外那片恢複了平靜、卻吞噬了他戰友生命的星域,
久久無言。普萊斯臉色鐵青,一拳砸在控製台上。
幽靈的身影更加沉默,
仿佛融入了艦體本身的黑暗。
而猜忌的種子,
也在悲傷的土壤中悄然發芽。
在事後複盤會議上,
漢默上校陰沉著臉,率先發難:“如果一開始就采用我的強攻方案,或許就不會有這麽大的損失!”
“將希望寄托在一個嬰兒和一套不穩定的係統上,”
“本身就是極大的冒險!”
李教授則反駁:“強攻方案的失敗率和節點損毀風險更高!”
“奈芙蒂斯博士的犧牲是為了以最小代價完成任務!”
“我們應該尊敬她的奉獻,而不是質疑指揮的決策!”
夜鶯冷眼旁觀著這場爭論,
她的終端記錄著每一個人的情緒波動和言語細節。
她注意到,
威廉姆斯將軍雖然沒有直接指責沈飛,
但其發言中多次強調需要更可靠的方案和確保鑰匙絕對安全,
隱隱將矛指向了沈飛對亞曆山大的使用決策。
沈飛沒有參與爭吵,
他隻是靜靜地聽著,然後站起身,
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個人,包括屏幕上的威廉姆斯。
“犧牲無法避免,但責任在我。”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任務將繼續。下一個目標,木衛二歐羅巴。在此之間,我需要看到一份關於此次行動所有技術細節和戰術選擇的徹底分析報告。散會。”
他離開了會議室,
將爭論和猜忌暫時拋在身後。但他知道,內部的裂痕已經出現,如何彌合它,或許比應對外部的威脅更加困難。
“方舟號”調整航向,拖著悲傷與希望的複雜身軀,向著木星那顆冰封的衛星,繼續深入更加未知、也更加危險的深空。初戰的勝利代價慘重,而真正的考驗,或許才剛剛開始。
........
舟號拖著初戰留下的創傷與沉默,航向太陽係的巨人木星。
那顆巨大的氣態行星在視野中逐漸放大,
彩色的雲帶緩慢翻滾,如同一隻冷漠的巨眼,注視著這艘闖入其領域的人類造物。
此次的目標,
是木星第二顆衛星——歐羅巴,
一顆被厚厚冰層覆蓋,冰下可能隱藏著廣闊海洋的星球。
根據歸墟圖,第二個關鍵節點“深淵之低語”就隱藏在那片未知的冰下海洋深處。
航程中,艦內的氣氛明顯發生了變化。
奈芙蒂斯和工程小組的犧牲,像一根刺,紮在每個人的心裏。
原本就脆弱的信任變得更加岌岌可危。以漢默上校為代表的部分美方人員,對沈飛的指揮和依賴亞曆山大的策略公開表示疑慮。東大的李教授團隊則更加專注於技術細節,試圖用更“可靠”的方案替代高風險的精神連接。夜鶯監測到,艦內非加密頻段的私下議論明顯增多,其中混雜著對未來的悲觀和對指揮層的質疑。
沈飛感受到了這股暗流,但他並未急於彈壓。
他深知,
在絕對的危機和壓力下,單純的命令無法凝聚人心。他需要一場勝利,或者至少是一次成功的行動,來重新穩固團隊的信心。同時,他也加強了對亞曆山大和“星語者”係統的保護,普萊斯和幽靈幾乎寸步不離核心實驗室區域。
......
方舟號緩緩進入環繞歐羅巴的軌道。
下方是一顆潔白無瑕的冰球,表麵布滿了縱橫交錯的褐色裂紋,
如同巨大的瓷器上的冰裂紋路,
充滿了一種詭異而寧靜的美感。
傳感器確認了冰層下方存在巨大的液態水海洋,而節點信號正從一條最為深邃、寬闊的裂縫。
恩科拉多斯裂隙深處傳來。
“環境掃描完成。冰層平均厚度超過十公裏。裂隙入口處存在強烈的能量幹擾,常規通訊和遙感信號衰減嚴重。”導航員匯報。
“海洋成分複雜,存在大量未知有機分子和熱液噴口活動跡象,水溫在某些區域遠超預期。”
李教授補充道,語氣中帶著科學家的好奇與警惕。
這意味著,
他們無法從軌道直接定位節點平台,必須深入冰下。
而下麵的環境,
充滿了未知的生物、極端的水壓和可能存在的、與星塵之心類似的防禦機製。
行動方案很快確定派遣一支精幹的深潛小隊,
乘坐特製的“深淵探索者”號深潛器,潛入裂隙,定位並修複節點。
人員的選拔成為了新的矛盾焦點。
漢默上校堅持要求由他親自帶領主要由美方陸戰隊員組成的深潛小隊,
以確保行動的果斷和武力保障。
而沈飛則更傾向於由經驗更豐富、對節點能量特性更了解的幽靈帶隊,成員由多方人員混合組成。
“下麵是未知的水域,不是陸地戰場,上校。”
沈飛平靜地反駁,“我們需要的是潛行、偵察和精準操作,而不是重火力。”
“幽靈的經驗無人能及,而且他更了解如何應對非物理層麵的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