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六君子?六土匪!

字數:3666   加入書籤

A+A-


    生產隊餘會計,他讀過三年半小學,也就是陳衛東選的未來小學老師。
    他在三合屯算是唯一的文化人,誰家想要和生產隊支取現金急用,他負責開具支條,小學當時想要在山上砍伐一些樹木搭課桌椅子,也是他寫的伐木申請。
    誰家豬長熟了待宰了,要他寫個批宰申請,誰家兒女談戀愛,也要他開結婚證明。
    還有生產隊各種製度,國家政策學習,報紙,都是他給村民宣讀。
    在陳衛東看來,他是生產隊的會計,又是秘書。
    像是莊稼地裏:“雞鴨下田損壞莊稼,每隻罰款五毛....”都是他寫的。
    他擦了擦嘴:“要你們參加掃盲班,多讀書,多認字,你們非要回家去喂豬,現在丟人現眼了吧?
    人家城裏運動那叫鍛煉身體,那是咱新國家鼓勵的勞衛製,報紙上都寫了,一百米跑跳遠,手榴彈,這個勞衛製二級標準,一百米跑步,是十六秒。
    看看小先生那速度,至少勞衛製二級。”
    “哎呦喂,先生就是先生,吃飯還不忘響應新國家號召。”
    陳衛東一路飛奔,將碗裏的蔥油餅和雞蛋吃了大半,剩下的他一個沒注意,結果被老大李榮兆半路截胡,給搶走了。
    陳衛東也沒客氣,直接搶了李榮兆半個窩窩頭。
    六君子?
    在吃的麵前,那就是六土匪。
    田招娣看著陳衛東被眾人圍攻,又是著急,又是心疼,他幹活那麽累,吃飯都不能歇歇,也不知道碗裏的飯菜,吃飽了嗎?
    晚上再給先生包一個蘑菇餡的餃子吧。
    下午又是熱火朝天的一頓忙碌,隻不過下午人有點少,因為生產隊還得上工,建學校屬於村子的義務勞動,沒有工分。
    就連飯菜都是村子各家湊份子,一人做一碗,送公飯。
    陳衛東也沒有閑著,忙的熱火朝天,一直到傍晚,呂長樂走過來,看著陳衛東,神色複雜:“陳衛東同學,張助教剛請我來,說你在三合屯想要給孩子們辦學校,我以為頂多一個掃盲班。
    沒有想到,你真的為這一座小山村蓋起了學校,以後這座村子的孩子們,都可以讀書識字。”
    陳衛東:“這不算什麽,我能讀書,不也是人民勒緊褲腰帶,用小米供養出來的嗎?
    大學的人民助學金,餐費,還有學費,沒有花一分錢。如今,正是需要我回報人民的時候。”
    陳衛東不是頑固不化的讀書人,涉及他的畢業分配前程,該往臉上貼金的時候,他毫不含糊。
    呂長樂將陳衛東的話記在筆記本上:“村長,陳衛東同學,這小學的名字,想好了嗎?”
    陳衛東:“還是讓老村長取名字吧。”
    餘會計和老村長對視一眼,“我們想好了,這座學校就叫衛東小學,小學第一任老師,是陳衛東同誌。
    第二任老師,是餘會計,以後我們會將這座小學怎麽來的,記載在學校曆史中。”
    呂長樂:“衛東?好名字,好,我的工作結束了,陳衛東同學,我就先回去了,我們有緣再見。”
    “有緣再見。”
    告別了人民日報的編輯兼記者,陳衛東再次將手中的活兒忙活的差不多,這才擦了擦汗水。
    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圍繞陳衛東身邊:“先生,歇一歇吧。”
    “先生,我們今天上課嗎?”
    “上課,上複習課,複習我之前教給你們的知識,走,我一邊送你們回家,大家跟我一起背誦:
    ㄅㄆㄇㄈ加油學,聲母韻母同時拚,拚出來了是語言.....”
    “ㄅㄆㄇㄈ加油學,聲母韻母同時拚,拚出來了是語言....”
    現在一九五七年,新國家掃盲班,推行的是速成識字法,學的也不是後世的拚音漢字,而是注音,人們總是稱呼它為“曲裏拐彎”的符號。
    像是“ㄅ、ㄆ、ㄙ、ㄉ、ㄊ、ㄓ、ㄟ、ㄊ“等注音字母(又稱國音字母)。1913年,由讀音統一會製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這是新國家第一套公定為漢字注音和推行漢語標準音的拚音字母。最初有39個字母,後來增加到40個。
    它包括濁音聲母和入聲調類,有尖團之分,以後四九城音為標準,增加了濁聲母,供方言注音使用。
    要一直到明年,也就是五八年,《漢語拚音方案》開始在全國推行,新國家才會開始學習後世所用的拚音。
    陳衛東每天帶孩子上課,下課也會送比較偏遠的孩子們回家。
    一群孩子圍繞陳衛東蹦蹦跳跳,走在鄉間小道上,兩邊田地理,正在忙碌的農民們看著這一幕,臉上帶著笑容:“瞧瞧,先生不在咱村子,這群孩子,沒少搗蛋,先生一來,這群孩子學的有模有樣。”
    “就是,咱村子可是出名了,隔壁村子掃盲班老師,隻是一個完小學曆的公社幹部,但是我們村子,卻吸引來一名大學生,說不準,將來我們的孩子,也會成為村子裏第一個大學生呢,”
    “那可了不得。”
    田招娣回家之後,忙活一下午,準備晚上的食材,他還惦記著,給陳衛東包一頓蘑菇餡的餃子吃。
    田招娣的母親聽著動靜:“弟兒呀!你咋這麽早就煮飯了?要送公飯是不?天兒還早著呢!急個啥?”
    田招娣:“還早?都下晌了……”
    “招娣,在家嗎?”
    “哎,夏木匠,在家。”
    夏木匠進屋,看著桌子上白麵:“招娣,好生活呀,這將白麵都拿出來了,日子不過了?”
    田招娣:“今個兒先生輪著來我家吃飯了,我想著先生蓋學校那麽累,我給先生做點好吃的,餘會計,你來有事兒嗎?”
    “還真有一件事,還必須你去做,咱村子的習俗你知道,上梁的時候,讓村子裏最好看的姑娘,織一塊紅,包在梁上。
    在蓋學校的進度很快,之前讓你織的紅,織好了嗎?”
    田招娣看看身後的織布機:“快了,放心,我一定趕趟兒!”
    夏木匠離開之後,她輕輕撫摸著織布機,在織布的時候,她似乎想她對小先生所有的情感,都織入這一塊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