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懸壺濟世,醫道揚名

字數:5446   加入書籤

A+A-


    被城主府羞辱的怒火在方雲胸中燃燒,但他很快冷靜下來,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計劃。
    "既然趙元朗看不起我的醫術,那我就讓全城的人都見識見識,什麽才是真正的神醫!"
    第二天清晨,方雲在鐵壁城最繁華的十字路口支起了一個簡易的醫攤。一塊白布上龍飛鳳舞地寫著幾行大字:
    "懸壺濟世,診病不分貴賤。
    治不好,分文不取。
    治得好,隨緣給賞。"
    這個與眾不同的招牌立刻引起了路人的注意。更讓人吃驚的是,方雲將診費定為區區幾文錢,對實在貧困的患者甚至分文不取。
    起初,隻有些窮苦百姓前來試探。一個老婦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方雲治療她多年的風濕痛。方雲幾針下去,配合特製的藥膏,老婦人當場就能直起腰來。
    "神醫!真是神醫啊!"老婦人激動得老淚縱橫,非要給方雲磕頭。
    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全城。不到三天,方雲的醫攤前就排起了長隊。
    "方神醫,我這咳嗽半年了..."
    "神醫,我爹的腿疾能治嗎?"
    "求神醫救救我女兒!"
    方雲來者不拒,從早忙到晚。他精湛的醫術和低廉的收費,很快就在貧苦百姓中贏得了極高聲譽。
    但這般盛況,自然引起了城內各大醫堂的不滿。
    ......
    仁心醫館內,幾位醫館主人聚在一起,個個麵色凝重。
    "這個方遠,分明是在砸我們的飯碗!"仁心醫館的館主陳大夫怒道,"區區幾文錢就給人看病,這讓我們怎麽經營?"
    濟世堂的劉大夫撚著胡須:"更可氣的是,他居然敢誇口"治不好不要錢"。這分明是在打我們所有醫館的臉!"
    "必須給他點顏色看看!"一個年輕氣盛的大夫拍案而起。
    陳大夫眼中閃過陰狠之色:"我有個主意。城南不是有個張屠戶的兒子得了怪病嗎?連巫醫都治不好。我們就慫恿他去找那個方遠..."
    ......
    第二天,張屠戶果然抱著兒子來到方雲的醫攤前。這一次,少年的病情明顯更加嚴重,不僅抽搐得更厲害,嘴角還不斷溢出白沫。
    "方神醫,求您再救救我兒子!"張屠戶跪地哭求,"自從上次發作後,這已經是第五次了,一次比一次嚴重啊!"
    圍觀的百姓中,混著幾個醫館派來的人,都在等著看方雲出醜。
    方雲不慌不忙地為少年診脈,隨後取出銀針。但這一次,他的手法明顯不同。銀針在陽光下閃著寒光,每一針都精準地刺入特定的穴位。
    更令人驚訝的是,方雲還在少年頭頂施了一針。這一針下去,少年突然劇烈地顫抖起來,口中噴出一口黑血。
    "殺人了!"人群中有人故意大喊。
    張屠戶臉色慘白,正要發作,卻見兒子突然停止了抽搐,緩緩睜開了眼睛。
    "爹..."少年虛弱地叫道,"我...我好像舒服多了..."
    方雲收起銀針,對張屠戶說:"令郎這是先天之疾,需要連服三個月的藥才能根治。這是藥方,按時服用便可。"
    張屠戶激動得連連磕頭:"多謝神醫!多謝神醫!"
    那些等著看笑話的醫館探子,一個個灰溜溜地溜走了。
    ......
    然而醫館的刁難並沒有結束。幾天後,幾個大漢抬著一個奄奄一息的老者來到醫攤前。
    "方神醫,聽說你治不好不要錢?"為首的大漢語氣挑釁,"這是我爹,臥床三年了,你要是能治好,我們兄弟給你十兩銀子!要是治不好..."
    他故意頓了頓,露出凶狠的表情:"你就得跪在地上,承認自己是騙子!"
    圍觀的百姓都替方雲捏了把汗。這個老者麵色蠟黃,呼吸微弱,明眼人都看得出已是油盡燈枯。
    方雲卻不慌不忙,仔細為老者診脈。片刻後,他抬起頭,語氣肯定:"能治。"
    在眾人驚訝的目光中,方雲取出一個布包,裏麵是各式各樣的銀針。他手法如飛,銀針精準地刺入老者周身大穴。更神奇的是,每一根銀針都在微微顫動,仿佛有自己的生命。
    半個時辰後,老者突然咳嗽起來,吐出一口濃痰,竟然緩緩睜開了眼睛!
    "我...我這是在哪?"老者虛弱地問。
    "爹!您醒了!"那幾個大漢又驚又喜,連忙跪地謝罪,"方神醫,我們有眼無珠,冒犯了神醫,請神醫恕罪!"
    方雲淡淡地說:"記住,醫者父母心,不是你們逞凶鬥狠的工具。"
    這件事之後,方雲的名聲更是如日中天。就連一些富貴人家,也悄悄派人來請方雲過府診治。
    但方雲始終堅持在街邊擺攤,對窮苦百姓依然隻收幾文錢。他深知,要扳倒趙元朗,光有醫術還不夠,還需要民心。
    這天傍晚,方雲正準備收攤,一個衣著華貴的老者走了過來。
    "方神醫,老朽是濟世堂的東家。"老者拱手道,"神醫醫術通神,何必在此風吹日曬?不如來我濟世堂坐堂,報酬必定讓神醫滿意。"
    方雲微微一笑:"多謝好意,但在下習慣在這裏行醫。"
    老者臉色微變:"神醫可知道,你這樣做,已經得罪了城中所有醫館?"
    "哦?"方雲挑眉,"醫者本分是治病救人,何來得罪之說?"
    老者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方雲望著老者的背影,嘴角泛起一絲冷笑。他知道,這場醫道之爭,才剛剛開始。而他要的,不僅僅是行醫濟世,更是要借此機會,在鐵壁城站穩腳跟,最終讓那個羞辱他的趙元朗付出代價,更是要布置自己的情報網絡。
    夜幕降臨,方雲收起醫攤。遠處,城主府的燈火依然輝煌,但在方雲眼中,那不過是即將傾覆的危樓罷了。
    方雲深知,僅僅在街頭行醫還不足以動搖趙元朗的根基。他需要一個更深層的計劃——既要報複,更要借此機會在鐵壁城建立自己的情報網絡。
    這天傍晚收攤時,方雲特意留下了幾個相熟的病人。
    "張屠戶,"方雲將一包藥材遞給對方,"這是令郎下個月的藥。不過我注意到,你最近似乎有些心事?"
    張屠戶歎了口氣:"不瞞神醫,最近城主府征收的"平安稅"又漲了三成,我們這些做小本生意的,實在是..."
    方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轉向另一位老婦人:"王大娘,聽說你兒子在城主府當差?"
    "是啊,"老婦人感激地看著方雲,"多虧神醫治好了我的風濕,現在我能給兒子做飯了。他在府裏當護衛,整天提心吊膽的..."
    方雲細心記下每一個病人的信息,暗中在腦海中構建著鐵壁城的人際關係圖。屠戶、工匠、小販、甚至是城主府的下人——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卻構成了這座城市最真實的麵貌。
    幾天後,方雲開始實施計劃的第二步。他在診治時,會有意無意地透露一些消息。
    "聽說城南的米價又漲了?"方雲一邊為一個老匠人針灸,一邊狀似隨意地問道。
    "可不是嘛!"老匠人憤憤地說,"都說是因為胡人騷擾商路,可我聽說啊,是有人在囤積居奇!"
    另一個病人插嘴道:"我侄子在碼頭幹活,說看見李府的商船運來大批糧食,都存進私人倉庫了。"
    方雲默默記下這些信息。李府,正是太子妃的娘家,也是與胡人暗中交易的關鍵一環。
    更妙的是,方雲發現這些普通百姓對他越來越信任。他們不僅來找他看病,更願意向他傾訴生活中的煩惱和對時政的不滿。
    "方神醫,您說這世道怎麽了?"一個菜販在診治時抱怨,"城主府天天說要剿匪,可土匪越剿越多!"
    方雲敏銳地捕捉到這句話中的玄機:"哦?這話怎麽說?"
    菜販壓低聲音:"我有個親戚在城外見過,有些土匪用的兵器,跟官兵的製式兵器一模一樣!"
    這些零碎的信息在方雲腦海中逐漸拚湊成一幅完整的圖景。他意識到,鐵壁城的局勢比他想象的還要複雜。不僅有太子勢力在暗中活動,可能還有人在養寇自重。
    一個月後,方雲已經通過行醫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絡。從市井小民到府中下人,無數雙眼睛在為他留意著城中的風吹草動。
    這天,張屠戶匆匆來到醫攤,趁無人時低聲道:"方神醫,我聽說城主公子病情加重,已經昏迷兩天了。城主府正在暗中尋找名醫,開出了千兩黃金的懸賞!"
    方雲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時機,終於成熟了。
    但他並不著急。他要等,等到趙元朗走投無路,等到城主府的人親自來求他。
    "繼續留意消息。"方雲平靜地對張屠戶說,"有什麽新情況,隨時告訴我。"
    傍晚收攤時,方雲望著城主府的方向,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趙元朗恐怕永遠也想不到,這個被他當作江湖騙子的年輕人,不僅掌握著救他兒子性命的醫術,更已經在這座城池布下了天羅地網。
    報複,隻是開始。掌控鐵壁城,才是他真正的目的。而這一切,都將從那個垂死的少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