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易容赴宴,才驚四座

字數:4196   加入書籤

A+A-


    得到那一百斤"特製"玉晶米後,安樂公主方玉漱連日來的煩悶一掃而空,心情大好。一方麵自覺完成了太子哥哥交代的重要任務,立下大功;另一方麵,每日食用那效果更勝從前的玉晶飯,隻覺身心愉悅,氣血順暢,連帶著看這江南風光都覺得更加明媚動人。
    一時興起,她便決定在皇家行館"凝香苑"大擺宴席,廣邀臨安城內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名義上是答謝地方款待,共享江南雅集,實則不乏炫耀皇家威儀、以及隱隱展示她與那神秘"玉晶米"關係匪淺的心思。
    請柬發出,臨安城內但凡有頭有臉的人物,無不以收到公主宴會請柬為榮,紛紛精心準備,期待在這場非同尋常的宴會上有所斬獲。
    望湖樓內,周福海接到請柬,卻是愁眉不展,急忙去找方雲商議。
    "公子,公主這宴會,聲勢不小,城中名流幾乎齊聚。小人……小人是否該稱病推脫?"周福海小心翼翼地問道,他怕在那種場合言多必失,暴露了與方雲的關係。
    方雲把玩著手中那份燙金請柬,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算計的光芒:"推脫?為何要推脫?這可是摸清臨安城各方勢力,順便……好好利用一下我們這位公主棋子的大好機會。"
    "公子的意思是……"
    "我也去。"方雲淡淡道。
    "您也去?"周福海一驚,"可您的身份……"
    "無妨。"方雲站起身,走到內室。片刻後,當他在次走出來時,周福海驚得差點叫出聲來!
    隻見眼前之人,麵容已完全改變,變成了一位約莫三十歲左右、麵容清臒、帶著幾分書卷氣卻又隱含風霜之色的陌生文士。不僅是容貌,連身形似乎都微微佝僂了一些,眼神也變得溫和而略帶滄桑,與方雲平日那沉穩銳利的形象判若兩人!若非親眼所見,周福海絕不敢相信這世上竟有如此精妙的易容之術!
    "這……這……"周福海指著方雲,瞠目結舌,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一點小手段罷了。"易容後的方雲,連聲音都變得略帶沙啞,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半新不舊的青色儒衫,"從現在起,我是遊學四方、途經臨安的落魄舉子,姓雲,名逸。是你周掌櫃的遠房表親,特來投奔,你帶我見見世麵。"
    周福海好不容易合上嘴巴,心中對這位神秘公子的敬畏更深了一層,連忙躬身應道:"是…是,雲先生。"
    宴會當日,凝香苑張燈結彩,賓客雲集。亭台樓閣間,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侍女們端著美酒佳肴穿梭如蝶。臨安知府、通判、當地名儒、豪商巨賈……幾乎整個臨安城的頭麵人物都齊聚於此,氣氛熱烈而奢華。
    方玉漱身著華美的宮裝,坐在主位,享受著眾人的奉承與矚目,誌得意滿。周福海帶著易容後的方雲,低調地坐在一個不甚起眼的角落。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宴會進入了文人雅士慣常的助興環節——吟詩作對,揮毫潑墨。一些自詡才子的官員和文人紛紛登場,或吟誦早已準備好的詩篇,或當場揮毫,引得陣陣喝彩,氣氛愈發熱烈。
    方玉漱看得津津有味,她久居深宮,雖也讀書,但對此等江南風雅之事頗覺新奇。
    這時,一位依附知府的老學究,為了討好公主,提議道:"公主殿下駕臨江南,實乃吾等之幸。今日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恰似當年蘭亭盛況。不如我等仿效古人,行一流觴曲水之令,以助雅興,公主以為如何?"
    所謂流觴曲水,便是將酒杯置於蜿蜒的水渠中,任其漂流,停在誰麵前,誰便需即興賦詩一首,若作不出,則罰酒三杯。此令極考驗急才與文采。
    方玉漱覺得有趣,便點頭應允。
    侍女們立刻在蜿蜒的亭廊水渠中注入清水,放入盛滿美酒的羽觴。酒杯順著水流緩緩漂動,賓客們既期待又緊張。
    羽觴幾經流轉,竟不偏不倚,停在了坐在角落的方雲麵前!
    刹那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麵容陌生、衣著樸素的"雲逸"身上。周福海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方雲(雲逸)神色平靜,在眾人或好奇、或審視、或帶著幾分看好戲的目光中,從容起身,對著公主和眾人微微一揖。
    就在他起身的瞬間,腦海中仿佛有一道清流淌過,一本古樸浩瀚、閃爍著智慧光芒的書籍虛影一閃而逝——【才氣之書】!一種文思泉湧、貫通古今的感覺油然而生,仿佛古今文章、詩詞歌賦的精華都已了然於胸。
    他緩步走到早已備好的書案前,目光掃過庭中盛放的梅花,又望向遠處朦朧的山水,略一沉吟,便提起狼毫,飽蘸濃墨,在那鋪開的宣紙上筆走龍蛇!
    他沒有吟誦,而是直接書寫!
    字跡矯若驚龍,翩若遊鴻,竟是極難得的草書!而其內容,更是一首長篇歌行!
    **"江南形勝,臨安自古繁華……"**
    開篇氣勢磅礴,勾勒出臨安的曆史與地理。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筆鋒一轉,細膩描繪臨安城的富庶與秀美。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裏荷花……"**
    將西湖美景寫得如夢似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刻畫市井生活的安樂祥和。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暗合今日宴會之盛況。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結尾巧妙恭維公主,預示其將江南盛景帶回鳳池(指皇宮),立意頓時拔高!
    一首長詩,一氣嗬成,文采斐然,字字珠璣!既有大場麵的鋪陳,又有小細節的勾勒;既有對江南美景的讚歎,又暗含對盛世和皇家的頌揚。尤其是那手精妙絕倫的草書,更是將詩中的氣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當方雲落下最後一筆,輕輕擱下毛筆時,整個凝香苑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落針可聞!
    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堪稱驚才絕豔的詩篇與書法震住了!那些原本準備看笑話的文人墨客,個個張大了嘴巴,難以置信地看著那墨跡未幹的詩稿。這等才華,莫說在場眾人,就是放眼整個江南文壇,也找不出幾人能與之比肩!
    短暫的寂靜後,不知是誰先帶頭喝了一聲彩:
    "好!好詩!好字!"
    "此詩此字,當為今日魁首!"
    "雲逸先生大才!我等佩服!"
    喝彩聲、讚歎聲如同潮水般湧來!連主位上的安樂公主方玉漱,也美目圓睜,俏臉上寫滿了驚訝與欣賞。她雖不完全懂詩書,但這首詩的好壞,以及周圍那些眼高於頂的文人們的反應,她卻是看得明白的!
    周福海更是目瞪口呆,他隻知道這位殿下手段通天,財力雄厚,卻萬萬沒想到,竟還有如此驚世的文采!這……這到底是什麽樣的妖孽啊?
    方雲(雲逸)在一片讚歎聲中,依舊神色平靜,寵辱不驚,隻是對著公主和眾人再次微微一揖,便退回自己的座位,仿佛剛才那石破天驚的表演,不過是信手為之。
    但他心中清楚,【才氣之書】帶來的文思,已讓他成功地在這臨安上流社會,投下了一顆重磅炸彈。"雲逸"這個名號,以及他與周福海的"關係",從此刻起,將進入許多人的視線。
    而他與那位自我感覺良好的安樂公主之間,那根無形的線,也因此役,纏繞得更緊了。這場宴會,無疑為他下一步的計劃,打開了一扇意想不到的方便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