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78章 十一條
字數:4899 加入書籤
一個挨著雍州城,名為邳縣的小地方,居住了近千軍戶。
因為仗打完了,白王軍輪流可以回家探親。
午飯過後,一對中年夫婦走出門,送難得回家一趟的兒子回軍營。
這家軍戶姓劉,兒子劉同光早年有個兄長,按照律法,“羨卒”,也就是預備役,是可以讀書的。
劉同光年幼時讀了幾年書,可兄長戰死,他隻好棄筆從戎。
七年前,劉同光靠著機敏聰慧,騎術、槍法進步神速,且因為能識字讀書,受到了上官賞識。
同年,劉同光加入了銀甲軍,靠著七年磨練,身經數十戰,已經是銀甲軍的一名九品陪戎校尉。
“阿光,聽說外麵瘟病還很嚴重,雍州城都是關著的,你可要小心啊!”
“娘,您放心吧,如今雖然瘟病還在,可很少有人死了,鎮北軍的軍醫有神藥,特別管用!”
“哎喲,菩薩保佑,那為娘就放心多了……”
“爹,那筆錢,你們別不舍得花,全給小妹置辦嫁妝。”
劉同光這次回家,就是給家裏送一筆不菲的軍餉。
自從銀甲軍被並入鎮北軍,軍餉直接翻了三倍,讓他激動不已。
自家小妹都十八了,一直沒底氣找媒婆說親,可把爹娘愁壞了。
“阿光,這軍餉真不是你借來的高利貸?那東西可不能碰啊!”
老父親依舊有些不信,咋能一口氣拿回來這麽多?
以前三四個月,也才這麽點,還未必準時發!
“爹,您胡說啥呢?”
“我們都聽說,你們在甘州打了敗仗,如今陸大帥都投誠了,新來的林大將軍,能給那麽好的待遇嗎?”
劉同光苦笑:“鎮北軍向來給得多,您二老不信,問問別家,他們都拿了三倍軍餉!”
“那不會是要你們造反,去打京城吧?不然咋給這麽多……”
“娘!別亂說!讓人聽見了,要殺頭的!”
劉同光正色道:“鎮北軍的林大將軍,生財有道,那赫赫有名的北方商盟就是他的!”
“就是那蜂窩煤?肥皂?那生意是他的?”
“難怪,那是有錢……”
劉母心疼地看著兒子,“阿光,你把錢都留給家裏,自己啥時候才能娶媳婦兒?咱家就你一個兒了。”
“娘,我還不急,現在軍餉多了,我多攢攢”,劉同光笑道。
“唉……要不是咱家的十幾畝軍田被那些畜生收走了,也不至於一家老小,都要靠你來養著。”劉父苦歎。
劉同光皺了皺眉頭。
其實他小時候,家裏是有祖上傳下來的軍田的。
但因為他哥哥戰死,家裏有幾年沒人參軍,田就被雍州的豪紳霸占了。
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其實一大半的軍戶,都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祖上的軍田。
這些年來,父母為縣城的員外幹一些雜活,勉強維持生計,到他進了銀甲軍,才好了一些。
回軍營的路上,劉同光腦子裏也在想剛才的事。
鎮北軍的軍餉,著實豐厚地冠絕大乾。
開朝以來,也就最早的那批打江山的士兵,才有這待遇。
如此優渥的條件,真能一直維持下去嗎?
北方商盟再賺錢,也不可能養活二十萬大軍啊!
這個冬季,林大將軍會不會“擁兵自重,裂土封王”呢?
畢竟,整個北方,燕地三州百廢待興,西境四州元氣大傷。
擁有二十萬大軍,手握五大鐵騎中三支的林逍,其實完全符合稱王的條件。
何況白王死前,還特意在罪己書中,提及要將北境交給林逍……
“唉……”
劉同光不是單純的武夫,他識字念書,所以想得比較多。
一想到大軍迷茫的前路,就有些擔心。
“老劉!你可回來了!”
剛一到軍營,認識十年的好兄弟徐照,就拿著一張紙,匆匆跑了過來。
“有什麽急事?”劉同光納悶。
“看看,這是剛發下來的‘鎮北軍十一條’!”
徐照將印刷的一張紙遞過來,興奮道:
“陳參軍說了,前十個能背誦全文的,獎勵三貫錢,前一百的,也能獎勵一貫!”
“聽說這是給咱士兵的福利,他們那些七品以上的軍官,不僅要三天內背誦全文,還得寫出來,關鍵還不給獎勵!”
“你老劉可是咱營的筆杆子,趕緊抓把勁背出來,好去領了賞錢,請兄弟們喝杯酒啊!”
劉同光一臉意外,入伍十幾年,第一次聽說背文章能賺賞錢的!
他趕緊看了一下,隨即立刻表情大為吃驚!
倒不是這“十一條”多麽複雜,反而是非常簡單。
對於讀過幾年書的人來說,應該一兩個時辰就能背出來。
當天夜裏,劉同光給幾個老兄弟買了幾壺熱酒。
他自己則早早回到營中,在油燈下,攤開了最便宜的竹紙,久違地開始寫行軍日記:
……
洪治二十一年,臘月十七,於雍州軍營。
家中探親歸來,悉知鎮北軍頒布十一條。
餘自幼善強記,軍務處背誦全文後,得一貫賞錢,與同袍共飲。
歸營中,心中所想,仍是十一條新規:
一切行動聽指揮;
不拿百姓一針一線;
一切戰利品要歸公;
說話和氣;不打人罵人;
不調戲婦女;不虐待俘虜。
買東西要付錢;借東西要還;
損壞東西要賠;不損壞莊稼;
……
除此十一條,尚有諸多細節,懲處製度,在此不多贅述。
餘從軍十幾載,從未見如此軍規,看似淺顯易懂,實則暗藏大道至理。
軍中兄弟笑談此十一條,我等官兵,非山匪,自知軍令如山,亦知賞罰分明,更豈會汙人妻女,奪人財乎?
然曆朝曆代,官兵為禍一方,屢見不鮮,更有屠城劫掠三日者……
餘從未聽聞,有將此等通俗易懂之理,整理成文,並全軍背誦,貫之以恒者。
林逍將軍,當有史第一人!
聖人言,知之為易,行之則難。
餘以為,此十一條若能令行禁止,執法如山,林將軍功在千秋,鎮北軍亦當流芳萬世!
……
翌日清晨。
劉同光剛準備去校場訓練,就被軍務處叫了過去。
他一到現場,發現和他一起的,還有幾百個士兵,大部分也是基層校尉。
劉同光發現,好像就是昨天跟他一起,爭著背誦十一條的一批人。
錄事參軍吳煒,開門見山道:
“今日,你們不必參加訓練,林將軍有令,所有人隨他出征!”
現場數百人麵麵相覷,表情凝重。
仗不是打完了嗎?林大將軍這是要幹嘛?
什麽樣的大敵,需要他林大將軍親自出馬?
劉同光蹙眉,也是百思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