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宇宙的盡頭

字數:3904   加入書籤

A+A-


    六月的這一天,鍾山坐在藍田野的辦公室裏,頭頂上的吊扇忽忽悠悠地轉著,桌上的茶早已涼透。
    他不知道這是自己來到人藝之後,第幾次坐在藍田野的辦公室裏跟自己這舅舅聊天了。
    以往藍田野不是跟自己透露工作方麵的規則,就是提前告訴自己一些消息,裏裏外外讓鍾山的職場生涯順暢了不少。
    大多數時候他都是笑得儒雅,談笑間一切似乎都輕鬆平常。
    而這一次,藍田野的表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肅。
    “內部演出之後,我就開始幫你打聽了……事情沒有想象的好辦。”
    藍田野所說的事情,是關於鍾山轉正的申請。
    跟後世人們總是戲謔“宇宙的盡頭是考編”不同,在1979年,編製這玩意兒,還真不一定是考出來的。
    現如今,想跑步進入體製,首先還是考試,要麽考上大學、中專,畢了業就可以分配工作,雖然分配的工作你未必滿意,但總歸是有編製的;要麽直接去招錄的院團、單位考試,考過了就能進。
    如果走不了這條路,那麽還有兩個辦法,一個叫做子女頂班,顧名思義,就是父母一輩的職工退休,孩子可以頂替,很多國企單位、工廠都是如此。
    所以早些年多孩家庭的子女,往往因為稀缺的頂班名額而打破頭,兄弟鬩牆。
    鍾山自然沒有這個條件,所以隻有最後這一條,叫做內部推薦。
    “這些年,人藝進來的人,要麽是招錄進來的演員學員,要麽是分配過來的管理幹部,至於編劇,這個沒法考試招錄,大多也都是從別的單位調過來的,內部推薦這事兒,你倒是占了個頭一份兒。”
    藍田野一邊說,一邊歎氣。
    “可萬事開頭難啊,沒有先例的事兒最難辦。”
    鍾山默默聽著,伸手端起搪瓷缸子喝了口茶。
    這種事他前世屢見不鮮。
    對於上級部門來說,下級部門想要一個人,他們當然知道這個人有用。
    可是總要設個門檻吧,無論是考試也好、麵試也罷,一方麵為了公平,另一方麵,也是為了把絕大多數人攔在門外。
    所以門檻到底多高,就成了關鍵問題。
    門檻低了就會進水,門檻高了就缺乏靈活性,而門檻設得奇形怪狀,最後幹脆就成了蘿卜坑,早晚製度就會形同虛設,成了少數人的圈子。
    舅甥倆沉默片刻,鍾山放下茶缸,開口問道,“現在這事兒是卡在哪兒了?”
    “上麵!”藍田野伸手朝上指了指。
    “院裏沒阻礙,你的轉正申請是劇本組藍因海提上來的——這個你也知道。然後就是副院長簽字、院長簽字。
    “我本來以為俞民說不定要卡你一遭,沒想到他簽字最爽快,反倒是刁光譚還在考慮是不是等《法源寺》公演成功之後再說。
    “現如今,曹院長也簽了字,材料是遞到上麵,給打回來了,意思是條件不夠成熟。”
    藍田野苦笑道,“這事兒其實跟我們演員隊也有關係。”
    鍾山好奇,“怎麽還有演員隊的事兒?”
    藍田野伸手拿過一張表單遞給鍾山。
    “你看看咱們劇院的演員,年齡都多大了?”
    他掰著手盤算,“台柱子、核心演員年齡基本都五十開外,於適之跟我都是52歲,蘇民1926年生人,都53了,還在《雷雨》裏演周萍呢!實際就比演周樸園的鄭榮小兩歲!
    “在你們那戲裏演慈禧的朱琳,為什麽跟她的B角呂衷倒騰著一人演一場?——今年都56了!撐不住!要在別的單位,都可以退啦。”
    藍田野一臉愁容,歎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們這些老家夥,一場兩場還好,一連演三十場,有時候真盯不住了……
    “可為什麽還在當間站著?下麵沒人啊!隻能頂著。
    “所以院裏打算再開一期學員班,計劃是明年下半年開始招錄,後年入團,按照一個班演一出戲這麽培養,大約十幾個名額,材料遞上去,一開始也沒批過,還是曹院長親自去跑了兩趟,才給批下來……”
    藍田野說到這裏,壓低了聲音。
    “你是不知道現在的財政壓力有多大,這剛開始改開,我聽說今年把外匯儲備都快花光了!求新求變、到處都要用錢……”
    鍾山聽著藍田野的嘀咕,捏著演員隊的人名單看了看,確實沒想到這一層。
    作為一個演出團體,坐鎮首都劇場的人藝雖然一直有票房收入,但也不足以維持偌大的劇場運轉、同時養活二三百號人,所以還是要吃財政飯的。
    按照類別,人藝屬於差額撥款,也就是支出計劃報上去,隻按照一定比例劃撥資金,剩下的自己想辦法。
    饒是如此,每多加一個職工,相應的工資、福利待遇、各項支出都需要增加撥款。
    而全燕京有多少單位,多少院團?
    大家憋了這麽多年,如今都在招人,自然都不好要到名額。
    人藝算是麵子大的,一下子能搞定十幾人,可是到了鍾山這裏,自然就卡了殼。
    什麽意思,剛給你批了十幾個,現在又來,拿我們上級單位當自由市場啊?
    鍾山思忖了半天,開口道,“既然說條件不夠成熟,什麽樣的條件才是成熟?”
    藍田野一攤手,“上級怎麽會跟你說明白呢?”
    “無所謂,您就說您認為指定能成的。”
    鍾山心想,反正不會比那些“為了保研發明光刻機”的小說離譜吧?
    “指定能成?”藍田野思來想去,遲疑道,“怕不是要有全國影響力才行?”
    鍾山聞言笑得無語,有全國影響力的話劇,從建國後的話劇算起,滿打滿算才有幾出?
    藍田野說完自己也笑了。
    他拍拍鍾山的肩膀,“其實你也不用著急,你還年輕,等等嘛,早晚的事。再說了,事在人為嘛,等《法源寺》公演了,說不定還有機會。”
    鍾山心想,你也說“說不定”嘍。
    從藍田野的辦公室出來,鍾山跑回劇本組辦公室,剛坐下不久,藍因海果然遞過話來,“鍾山啊,轉正的事兒老俞找我講了,說是上麵暫時沒有消息,等等吧。”
    “好!”
    鍾山答應得爽快,卻默默地把手頭的《夕照街》放進包裏。
    這份劇本他一直憋著還沒給院裏看呢。
    現在看來,單靠這個,想要成功上岸恐怕有點難,應該怎麽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