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什麽叫王道劇情啊(後仰)

字數:5678   加入書籤

A+A-


    “一字一金?”
    “對,一個字一塊港幣。”
    張新言剛拿起來的筷子又放下了。
    一個字一港幣,換算下來改編版權就是三萬多港幣,大約六千人民幣。
    這個價格幾乎約等於找倪匡寫劇本的費用了。
    而那可是香江四大才子之一啊!
    張新言一陣肉疼,搖搖頭,“鍾山,你的稿子相當不錯,但是價格也要不到這麽高,我買的是改編權,我還要雇人重新編劇、修改,這其中還有很多……”
    鍾山打斷道,“張導你別著急,我說的一字一金,本來也包含編劇的費用。我出讓小說電影版權,外加編劇費用,二者合一,折算到一字一塊錢,不算多吧?”
    鍾山這樣說,聽起來就很合理……個屁啊!
    張新言心中的底線大約是一萬港幣搞定版權,至於編劇,交給公司的編劇,左右就是兩個月的薪水,5000港幣,這樣加起來,成本控製在一萬五,屬於一個相當舒服的區間。
    而鍾山提出來的價格,恰恰屬於自己勉強可以接受的價格上限,但這樣掏出錢肯定還要被公司抱怨。
    此時正好新烤好的羊肉上了桌,他幹脆不答,重新吃起烤肉來。
    鍾山見狀也不急,陪著他吃吃喝喝。
    五個人又恢複到了幹飯的狀態。
    如此吃了一陣,張新言看到鍾山一副悠閑樣子,有點沉不住氣了。
    就像他之前說的,好故事不愁賣。
    現如今稿酬、版權每年都在上漲,鍾山完全可以等。
    可自己付出了這麽大的時間精力,跑到燕京,如果一無所獲的回去,未免有些虧得慌。
    當沉沒成本開始參與決策,張新言還是率先開口了。
    “考慮的怎麽樣,鍾山?價格方麵你多少退讓一些,我再適當加點,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和氣生財嘛。”
    鍾山瞥了他一眼,笑道,“那你加多少?”
    張新言狠狠心,“版權一萬,編劇另算!”
    鍾山還是搖搖頭,低頭吃了兩口肉,狀似不經意地問道,“張導你剛才說你們公司還有一部武俠劇在籌拍,是跟少林寺有關的?”
    “啊?我說了嗎?”
    張新言一愣,自己反而懵了。
    不過按理說鍾山不可能知道,肯定是自己剛才聊天的時候提了一嘴。
    “這個項目,其實之前已經拍過一部分,但是失敗了……”
    張新言簡單介紹了一番《少林寺》的情況。
    原來這個電影最初是新聯公司籌拍的,彼時的導演是新聯的陳文,演員則是無線的小生吳綱。
    隻可惜劇組來到內地拍攝時正值寒冬,鏡頭表現效果極差,前後花了40萬努力推進,愣是問題多得幹不下去。
    到最後,新聯找上了長城,決定聯合製片,導演也改成了張新言。
    張新言決心推翻之前的內容,重新編劇、拍攝,隻不過到現在劇本還在重新磨合。
    聽到劇本還在磨合,鍾山笑了。
    “不如這樣,張導你說說你的想法,我幫你想想辦法,酬勞嘛……就算在《黃河大俠》裏麵。”
    張新言心想,你能出什麽主意?
    不過轉念一想,鍾山既然能寫出《黃河大俠》,說不定對武俠有點研究。
    他也不再藏著掖著,把之前的劇本說了個大概。
    他總結道,“我現在想的是,一定要改劇本,原來的劇本苦大仇深,沒意思,觀眾不會喜歡。”
    鍾山聞言,直接起身,找經理要來了紙筆。
    飯店隻有一些泛黃的草紙,筆也隻有鉛筆。
    鍾山也不計較,拿著鉛筆在草紙上寫寫畫畫,不出二十分鍾,少林寺的故事梗概就已經新鮮出爐。
    把草紙遞給張新言,“您看看?”
    張新言將信將疑地接過來,一看之下大為震驚。
    不僅故事結構合理完整,而且提出的兩個建設性意見也跟自己的想法完全一致。
    其一是電影要定位於類似《醉拳》的輕喜劇功夫電影,集中突出友情、努力、勝利三要素。
    其二是要發揮內地山水優勢和人才儲備,尋找武術運動員參與武打表演,大幅度提高動作流暢度和真實感。
    “這、這、這……”
    張新言拿紙的手有點抖。
    僅僅是友情、努力、勝利這三個核心要素的提煉,就讓他一個老電影人豁然開朗。
    更不要說後麵武打演員的策劃,簡直就是自己目前困難的最好解決辦法!
    震撼之餘,再看看輕鬆寫意地吃著烤肉的鍾山,他心中默默想,難道這個世上真的有天才嗎?
    他自然不知道什麽叫做“王道劇情三要素”,也想不出鍾山兩世為人的身份,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鍾山的寶貴價值。
    此時鍾山吞下口中的烤肉,咧著油乎乎的嘴笑道。
    “怎麽樣張導,你現在還覺得一字一金貴嗎?”
    “不貴!根本不貴!”
    張新言哈哈大笑,揚了揚手裏的草紙,“光這個東西,就值三萬港幣!”
    “那你是要給我六萬?”
    張新言的笑聲戛然而止。
    他訕訕的搖搖頭,討好道,“就三萬吧,一字一金多吉利!你這樣的天才,以後不會沒錢賺的……”
    ……
    三個小時的晚餐吃完,一行人酒足飯飽,鍾山抹抹嘴出來結賬。
    一頓飯,五個人吃完了五道菜、八斤肉、喝光了十瓶啤酒,結賬時,鍾友為看著鍾山往外拿錢,心裏直肉疼。
    可是肉疼之餘,他也興奮得無以複加。
    一頓飯的功夫,就在自己的眼前,自己的好大兒就從這個香江導演手裏賺到了3萬港幣!
    足足六千塊錢!
    鍾友為當時心中默默算了算,打從上班算起,自己幹了二十五年,平均每年的收入是480塊錢,如此計算,一共也不過一萬兩千元。
    而自己的兒子鍾山,剛剛22歲,來到燕京半年不到的時間,裏裏外外已經賺了快七千塊錢,其中六千塊還是外匯!
    這可是他上班十幾年才能賺到的錢啊!
    更讓人鬱悶的是,他幹了半輩子,到頭來也沒剩幾個子兒,而鍾山呢,馬上就要成為萬元戶了。
    巨大的金錢衝擊讓他忽然感覺自己幾十年的人生價值搖搖欲墜。
    可是想到有如此非凡成就的是自己兒子,他又忍不住心花怒放。
    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在族群裏,老獅子眼看著新獅王踩著自己屍體上位的複雜感情。
    父子一場,你打敗了我,但又如何呢,是我成就了你。
    鍾友為蹬著二八大杠,夜風習習,心中的感懷滋生時,忽然,鍾小蘭的手抓在了自己腰際。
    緊接著是一個幸福的飽嗝。
    “嗝……爸!烤肉是真好吃啊!什麽時候能再吃啊?”
    鍾小蘭如是問道。
    鍾友為頓時清醒過來,長歎一聲,開始賣力蹬車。
    明天還得上班兒呢!
    轉過天來,匆匆赴京的張新言再次匆匆離去。
    他給鍾山留下了聯係方式,隻說幾天之內必定發電報到燕京,至於合同、款項一應事宜,到時候再交代人辦理。
    鍾山也不急,反正自己並沒有什麽需要花錢的項目。
    倒是家裏的三個人,經曆了張新言這一遭之後,反倒把鍾山寫小說投稿的事兒放在了一邊。
    開玩笑,一頓飯談六千塊的事情都見過了,這等事兒自然就不算事兒了。
    再加上眼下馬上就要高考,一家人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鍾小蘭的身上。
    經曆了鍾山兩個月的集中培訓,鍾小蘭的英語水平突飛猛進,最近一次的模擬考猛躥到了80分,輕鬆拿下英語年級第一。連英語老師偶爾都要過來找她討論答案。
    到了最後幾天,眼看自己這妹妹已經心如亂麻沉不住氣,鍾山幹脆另辟蹊徑,幫她順起其他科目的解題思路,還隨手給她組了一套語文作文的經典話術。
    什麽中國需要一劑藥啊、名人故事順口溜啊、自創名人名言啊、怎麽用排比句裝X等等。
    至考試當中的小技巧那就更多了,怎麽用排除法做題,如何借用其他題目作參考;怎樣合理安排答題順序,乃至如何能在不會的時候騙到一些分數,在高溫的教室怎麽防暑降溫,各種技巧一應俱全。
    這番後世考場的奇技淫巧灌輸到1979年的高中生腦子裏,鍾小蘭隻覺得自己醍醐灌頂,徹底醒悟,看題目的方式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再看看自己旁邊這個“根本沒上過學”的哥哥,鍾小蘭的眼中常含淚水:真不知道這個好大哥為自己的考試費了多少心思找別人搜羅、請教?
    就這樣,在《法源寺》依舊滿場滿座的7月7日,鍾小蘭走進了高考的考場。
    等到三天考試結束,再去學校找老師對答案估分的時候,鍾小蘭是哭著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