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再起
字數:1971 加入書籤
聯賽開局順利,歐冠小組賽也高歌猛進,巴黎聖日耳曼似乎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穩步航行。然而,就在一切看似重回正軌之時,一個熟悉的、令人不安的信號再次出現——林陽的膝蓋。
在一次高強度的一周雙賽後,林陽的左膝再次出現了明顯的腫脹和積液。隊醫報告顯示,雖然遠未到結構性損傷的程度,但炎症反應和過度疲勞的跡象非常明確。醫療團隊的建議非常謹慎:必須進行輪休,並接受一個階段的強化理療,否則風險極高。
這個消息讓俱樂部高層的心瞬間揪緊。他們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林陽的膝蓋,就像一顆埋藏在這艘華麗航母深處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爆他們所有的賽季計劃。
與此同時,另一個微妙的變化在更衣室內悄然發生。
看到林陽可能因傷缺陣,隊內的一些巨星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想法。尤其是奧斯梅恩,他狀態正佳,進球感覺火熱,渴望成為球隊唯一的焦點。佩德裏也展現出頂級中場的組織能力,如果林陽不在,他將獲得更大的控球權和戰術權重。甚至登貝萊等球員,也暗自期待著更多的開火權。
一種“沒有林陽,我們或許也能贏,甚至可能踢得不一樣”的氛圍開始隱約彌漫。這並非公開的挑戰,而是一種在訓練和比賽中悄然流露的、更加積極的自我表現欲。
巴黎高層陷入了兩難境地:
健康優先?強製林陽休息是最安全的選擇,但這很可能導致球隊戰績出現波動,尤其是在即將到來的與英超豪門的歐冠關鍵戰。沒有林陽,巴黎的進攻威脅無疑會下降一個檔次。
戰績優先?讓林陽打封閉或服用止痛藥堅持比賽?這個選項風險極大,一旦造成更嚴重的傷病,不僅賽季報銷,甚至可能影響其整個職業生涯,俱樂部天價投資將打水漂,也會引發巨大的輿論批評。
更衣室平衡?如何安撫其他巨星的情緒,讓他們在林陽缺陣時全力為球隊付出,而不是隻顧著為自己踢球?又如何能在林陽回歸後,確保他核心地位的穩固,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內耗?
主席納賽爾和體育總監坎波斯緊急與恩裏克、隊醫組召開了閉門會議。會議氣氛凝重。
“我們不能拿林陽的職業生涯冒險,”隊醫主管態度堅決,“短期內的成績和球員的長遠健康,我們必須選擇後者。”
恩裏克眉頭緊鎖:“但接下來的比賽至關重要……而且,更衣室裏的情況也變得複雜了。”
坎波斯沉吟道:“或許……這是一個機會,考驗一下沒有林的情況下,我們這套陣容的下限究竟在哪裏。同時也看看,哪些人真正值得信賴。”
最終,一個折中但艱難的決定做出了:林陽將立即開始一個為期1014天的強化理療和恢複周期,缺席包括一場關鍵聯賽和一場歐冠小組賽在內的至少三場比賽。俱樂部對外宣布的原因是“肌肉疲勞”。
當林陽得知這個決定時,他內心充滿了挫敗感。他覺得自己可以堅持,他渴望帶領球隊度過每一個難關。但他也理解俱樂部的長遠考慮和醫療團隊的專業判斷。他隻能無奈地接受,看著隊友們奔赴賽場,而自己則留在訓練基地,與理療師為伴。
在林陽缺席的第一場比賽,巴黎客場挑戰勁敵馬賽。
盡管奧斯梅恩打入一球,但球隊中場組織混亂,最終12敗北,遭遇賽季首敗。這場比賽暴露了巴黎對林陽的依賴——缺少了他的梳理和關鍵時刻的創造力,進攻顯得滯澀而缺乏方向。
這場失利像一盆冷水,暫時澆熄了一些隊友的“小心思”,讓他們意識到想要輕易取代林陽並非易事。
高層們看著積分榜和更衣室報告,心情複雜。一方麵,林陽的健康必須保護;另一方麵,球隊的戰績和穩定性確實係於他一人之身;再者,如何平衡更衣室內日益增長的“自我感覺良好”,成了一個比戰術更難解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