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5章 航母展望!

字數:4617   加入書籤

A+A-


    推開車門,馮鑒真緊了緊身上的夾襖。
    下車之後,在那名海軍少校的帶領下緩緩朝著辦公大樓走來。
    周廣富和李振華的目光幾乎是下意識地先聚焦在那位海軍少校身上。
    看到他肩章上的少校星徽,兩人心中同時泛起一絲疑惑。
    上級命令下得如此莊重,要求全麵戒嚴。
    來的主要首長....難道就是這位少校?
    這級別似乎對不上啊?
    李振華畢竟軍人反應更快,他壓下疑慮率先迎上前去,向那位海軍少校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少校同誌,大連海軍基地司令員李振華,奉命在此執行安保任務!”
    “這位是大連造船廠周廣富廠長。”
    周廣富也連忙跟著點頭示意。
    然而那位海軍少校側身一步。
    讓出主位,神情肅然地抬手介紹道。
    “李司令員,周廠長,這位是馮鑒真馮總師!”
    馮鑒真總師?
    在稍微的愣神之後,這個名號如同一聲驚雷,在周廣富和李振華耳邊炸響。
    兩人瞬間愣住,眼睛猛地瞪大。
    難以置信地看向那位一直被他們忽略的年輕人。
    馮鑒真?
    那個傳說中的“鑄劍”工程總負責人,龍國最年輕的將軍。
    剛剛被任命為全軍裝備發展總設計師的國之棟梁!
    馮鑒真的名字在軍工係統和軍隊高層早已如雷貫耳。
    隻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般傳說般的人物會出現在他們麵前。
    與此同時,後方等待的一幹專家們也傳來一陣陣騷動。
    畢竟馮鑒真這三個字,在龍國的軍工係統中可是如雷貫耳!
    可謂是每個軍工人的終極目標!
    周廣富率先反應過來,臉上瞬間堆滿了敬畏和熱情。
    伸出雙手緊緊握住馮鑒真已經伸出的手,聲音都有些發顫。
    “馮...馮總師!”
    “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熱烈歡迎您蒞臨我們大連造船廠指導工作!”
    李振華也立刻重新敬禮,鄭重中透著些許激動。
    “馮總師!大連海軍基地司令員李振華向您報到!請指示!”
    馮鑒真臉上帶著平和的微笑,與兩人一一握手。
    “周廠長,李司令員辛苦了。”
    “我這次來主要是想實地看看我們造船廠的情況,了解一下我們目前的造船能力,特別是大型船舶的建造潛力。”
    他沒有任何寒暄,直接切入主題。
    聞言,周廣富連忙道。
    “不辛苦!不辛苦!馮總師能來是我們全廠莫大的光榮!”
    “您想先從哪裏看起?”
    “要不先到會議室,我向您詳細匯報一下廠裏的基本情況?”
    馮鑒真擺了擺手,目光已經投向廠區深處那高聳的龍門吊和巨大的船塢輪廓。
    “匯報材料可以稍後看。”
    “先去船塢看看吧,我想親眼看看我們正在建造的船隻和我們的船塢設施。”
    “好的好的!這邊請!”
    周廣富和李振華連忙側身引路。
    一行人穿過廠區走向最大的那座船塢。
    海風裹脅著鋼鐵、油漆和海水的特殊氣味撲麵而來。
    遠處傳來鉚釘槍、電焊和金屬敲擊嘈雜聲。
    馮鑒真邊走邊看,眼神專注。
    來到巨大的船塢邊緣,一艘數千噸級的貨輪正在合攏建造中。
    工人們如同螞蟻般在鋼鐵巨獸的骨架上來回忙碌。
    馮鑒真停下腳步,雙手扶在冰冷的欄杆上,凝視著船塢的規模結構和那艘在建的貨輪。
    他沉默了片刻,然後轉向身旁陪同的周廣富。
    問出了第一個問題,語氣平靜卻直指核心。
    “咱們廠裏多久沒承接過海軍的訂單了?”
    周廣富聞言,有些局促的說道。
    “額...不瞞馮總師,有兩年了。”
    自從龍國轉型為經濟建設為核心之後,大連造船廠就沒接到過海軍的訂單了。
    目前廠裏基本上靠接一些民用貨輪作為主業。
    馮鑒真眉頭微皺,開口問道。
    “那之前的那些技術專家還在嘛?”
    周廣富連忙開口,說著還眼神看向後方。
    “在呢,都還在,後麵的這些都是。”
    馮鑒真扭頭一看,剛好對上了數十位技術專家的目光。
    見狀,馮鑒真這才稍稍鬆了口氣,目光重新投向這座船塢。
    “周廠長,以這座船塢的尺度和承載力,如果用來建造大型軍用艦艇,比如萬噸級的驅逐艦甚至更大一些的艦船。”
    “在基礎結構上有哪些需要重點評估和可能麵臨的瓶頸?”
    “特別是龍骨鋪設時的基礎沉降控製,大型分段吊裝合攏的精度與應力控製以及船體線型特別是艏部球鼻艏的加工和焊接工藝。”
    “目前我們的能力和極限在哪裏?”
    這個問題一出。
    周廣富和後方的專家們等人心中都是一凜。
    馮鑒真問的可不是普通問題。
    這明顯是衝著建造大型主力戰艦,甚至可能是...那個他們不敢輕易提及的夢想去的!
    想到這裏,他們明顯激動起來。
    周廣富不敢有絲毫怠慢,認真回答道、
    “馮總師,不瞞您說,這座船塢理論上具備建造萬噸級船舶的潛力。”
    “但目前主要挑戰在於幾個方麵,一是大型鋼結構件的加工能力和精度,比如您提到的球鼻艏,複雜的曲麵成型對我們現有的壓機和水刀切割能力是很大考驗。”
    “二是焊接工藝,主要是厚甲板鋼材的焊接,要保證強度同時控製變形,需要更先進的自動焊設備和工藝驗證”
    “三則是大型分段,特別是艦艇中部的總段,其吊裝、定位和合攏精度控製,對我們的龍門吊起重能力和測量校準係統要求極高。”
    “目前我們建造的最大船舶是七千噸級的散貨輪,萬噸級尤其是軍用艦艇要求的結構強度更高,需要全麵的技術升級和工藝攻關。”
    周廣富的言外之意很清楚。
    建是能建,但要建得符合需求,在某些技術方麵還需要改進。
    馮鑒真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繼續問道。
    “關於艦船的動力係統,如果未來考慮采用大功率蒸汽輪機甚至燃氣輪機。”
    “我們廠在主機基座鑄造和軸係對中安裝,特別是推進器尤其是低噪聲螺旋槳的精密加工方麵,有什麽基礎和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