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5章 成立兩院!

字數:5538   加入書籤

A+A-


    京都,釣魚台國賓館。
    在國防科技委員會那次會議後的翌日。
    一場規模隆重的會談在此展開。
    相較於前段時間和議郎的會談。
    此次會談的規格明顯更高,氣氛也更為莊重。
    不為別的,隻因今日會談的雙方一位是世界兩極之一。
    另一位是即將打破世界兩極局麵的第三極!
    會場內,龍國與大毛國的國旗並列懸掛。
    雙方代表團分坐長桌兩側。
    此次大毛國派來會談的代表團以主管工業與能源的副總理安東為首。
    代表團成員涵蓋了外交、國防工業、能源等多個部門的核心官員。
    此刻他們的表情嚴肅。
    細看之下,似乎還能看到一絲不易察覺的迫切。
    而龍國方麵則由一位負責經濟與外事的副總理牽頭。
    外交、商務、國防科工委等部門負責人陪同。
    馮鑒真作為國防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也位列其中。
    這是他首次以決策層成員的身份參與如此高規格的外事會談。
    安東副總理的開場白直接而務實。
    與以往帶著傲慢的姿態大相徑庭。
    “尊敬的龍國同仁們,基於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以及我們雙方共同的戰略利益。”
    “我方認為有必要摒棄前嫌,全麵深化我們之間的全麵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特別是在經濟貿易、能源合作、以及高科技領域,這些領域存在巨大的互補空間。”
    他著重提到了“高科技領域”。
    目光若有若無地掃過馮鑒真所在的方向。
    南海那場“導彈秀”的衝擊波的餘波顯然還未從他們心中褪去。
    在大毛國提出訴求後,那位副總理開口接話道。
    “當然,我們十分願意....”
    “......”
    這場會談持續了一整天。
    雙方在能源管道建設,農產品貿易、基礎工業品供應等方麵迅速達成了多項共識和意向。
    大毛國迫切希望鎖定龍國這個穩定且龐大的市場、
    以緩解因其在阿福汗等地戰略困境和西方持續製裁帶來的經濟壓力。
    然而當話題深入到敏感的軍事技術合作與尖端科技共享時。
    氣氛開始變得微妙起來。
    大毛國代表提出希望在某些航空航天、材料領域進行深入交流。
    甚至隱晦地提到了“共同應對某些區域性安全挑戰”。
    這顯然是希望拉攏龍國。
    在其與美麗國的博弈中增加籌碼。
    龍國代表則保持著禮貌而堅定的態度。
    原則性同意加強交流。
    但在具體項目上措辭謹慎強調“平等互利”“循序漸進”。
    並未第一時間輕易做出承諾。
    會談在還算融洽的氣氛中結束。
    送走大毛國代表團後,龍國高層並未散去。
    一場更為關鍵的內部決策會議在中北海緊接著召開。
    會議室內的氣氛與外事會談時的和風細雨截然不同,充滿了凝重與思辨。
    最高領導人坐在首位,傾聽著各位核心成員的發言。
    一位負責外交事務的領導率先開口。
    語氣中帶著審慎的樂觀。
    “從這次會談看大毛國的態度確實發生了積極轉變。”
    “他們在經濟和戰略上承受著巨大壓力,有求於我們。”
    “我認為這是一個契機!”
    “我們可以借此獲取一些我們急需的技術,比如航空航天發動機、核潛艇靜音技術等。”
    “同時穩定北方戰略方向,集中精力應對西方的挑戰。”
    他的觀點得到了部分成員的點頭認可。
    與一個穩定的北方鄰居合作,符合龍國當下的地緣政治利益。
    但很快,反對的聲音響起。
    一位身著軍裝,肩扛上將軍銜的將領眉頭緊鎖。
    “我同意合作,但必須保持最高警惕!”
    “曆史教訓告訴我們,這頭北方的巨熊其戰略文化中始終存在著擴張性和不信任感。”
    “現在他們是有求於我們,一旦緩過氣來難保不會調轉槍口。”
    “我們不能培養一個潛在的更強大的對手!”
    “那些核心技術絕對不能輕易做出妥協。”
    另一位負責經濟規劃的領導也補充道。
    “而且我們需要權衡。”
    “過度深入綁定大毛國可能會進一步刺激美麗國。”
    “這甚至影響我們與毆州的部分合作關係。”
    “當前的國際格局下,如何平衡各方關係至關重要。”
    會議室內分成了大致兩派。
    一派主張抓住機會,深化合作,快速提升自身實力。
    另一派則強調風險控製。
    認為合作應有底線,需防範未來可能出現的威脅。
    一時間,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下。
    最高領導人一直安靜地聽著。
    目光深邃,暫時看不出傾向。
    當爭論暫時告一段落時,他的視線緩緩移動。
    最終落在了坐在稍後位置,一直沉默記錄的馮鑒真身上。
    “鑒真同誌。”
    最高領導人的聲音平和,卻瞬間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過來。
    “你這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決策會議,又是未來國防的奠基人。”
    “對於如何處理與大毛國的關係。”
    “你有沒有什麽看法和建議?”
    刹那間,會議室安靜下來。
    大部分人的目光中帶著好奇。
    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不以為然。
    他們承認馮鑒真是百年難遇的科研奇才,是“鑄劍”的國士!
    但戰略決策尤其是如此複雜的大國博弈。
    涉及曆史、地緣、經濟、軍事等多重維度。
    這與實驗室裏的精確計算是兩回事。
    一個搞科研的在這種國事決策上,或許會差了點火候。
    隻有深知馮鑒真為人和能力的徐帥。
    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飾的期待。
    他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當初就是馮鑒真率先提出接觸議郎實現中東“平衡”。
    這小子在國際戰略上的眼光,毒辣得很!
    感受到眾人的注視。
    馮鑒真放下手中的筆,隨即緩緩抬起頭。
    他的表情依舊平靜。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鏡片後的目光清澈而銳利。
    他組織了一下語言,聲音一如既往地淡然。
    “關於大毛國....”
    “我認為一個強大到足以重新與美麗國全球爭霸的大毛國,絕非我們願意看到的鄰居。”
    “那意味著巨大直接的地緣壓力,甚至會壓縮我們的戰略發展空間。”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
    “但是一個即將崩潰的大毛國同樣不符合我們的根本利益。”
    “其龐大的核武庫失控風險,廣袤領土可能陷入的長期動蕩,以及權力真空可能引來的其他勢力介入等等....”
    “這些都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麻煩!”
    “尤其是北方邊境的穩定將麵臨嚴峻挑戰。”
    這兩句話直接點明了問題的核心矛盾。
    讓之前爭論的雙方都陷入了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