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7章 雙龍困境!

字數:5513   加入書籤

A+A-


    至於龍國工程院則被定位為龍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及谘詢性學術機構。
    下設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等。
    其主要職責在於團結和帶領全國工程科技界。
    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對國家重大工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提供谘詢,推動工程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
    它是龍國工程師的聖殿。
    象征著龍國將知識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決心與能力。
    兩院並非割裂,而是相輔相成。
    科學院的前沿理論突破為工程院的技術創新提供源頭活水。
    工程院的實踐需求和應用反饋則為科學院的基礎研究指明方向。
    兩者共同構成了驅動龍國科技事業滾滾向前的雙輪。
    主席台上,
    馮鑒真從最高領導人手中接過那本沉甸甸的工程院院長聘書。
    他感到肩上的擔子又加重了幾分。
    他目光掃過台下那一張張熟悉或陌生的麵孔。
    他知道從此以後他不僅要“鑄劍”。
    更要為整個龍國的科技體係“築基”!
    台下,諸多馮鑒真的老熟人神情複雜。
    龍科大的校長嚴伯慈,9312研究所的路康順,中途退出9312又被選入‘鑄劍’工程的劉振軍等等。
    他們可是馮鑒真一路崛起的見證人。
    大會流程並不長,在大會結束之後。
    馮鑒真便馬不停蹄地返回了“鑄劍”工程總部。
    一個更為緊迫的技術匯報已然在他的辦公室外等候多時。
    總師辦公室內,氣氛略顯微妙。
    來自成飛和沈飛的兩撥技術專家分坐兩側。
    雖然同屬“鑄劍”工程旗下。
    更是名義上歸屬於同一家龍國航空工業集團。
    但那股源自曆史的較勁依舊在空氣中無聲地彌漫。
    他們此次前來,是共同匯報“威龍”和“潛龍”的原型機研製進展。
    順帶一提,在雙方的較勁中。
    原先的“威龍”代號被研發新一代隱身製空戰鬥機的成飛搶注。
    而氣不過的沈飛也幹脆給正在研發新一代重型多用途戰鬥機取名‘潛龍’,可謂雙龍並行!
    “馮總師!”
    成飛的負責人是馮鑒真的老熟人方天為。
    隻見他率先開口,語氣中一絲激動。
    “‘威龍’首架原型機已於上月完成總裝下線!”
    “氣動布局完全按照您提供的概念設計。”
    “采用了先進的鴨翼式布局和DSI進氣道。”
    “理論上具備極高的機動性和隱身潛力!”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厚厚的技術報告和照片推到馮鑒真麵前。
    照片上一架造型前衛,線條流暢的戰鬥機映入眼簾。
    雖然細節處看上去還有些粗糙。
    但那極具未來感的形態已初具雛形。
    見狀,馮鑒真呼吸急促了幾分。
    這造型,已然和後世的殲20有了八分神似!
    可就在此時,方天為話鋒一轉,臉色垮了下來。
    “但是在初步的地麵測試和低速滑行中,我們發現了嚴重的問題。”
    “首先是材料!”
    “機體結構在模擬高過載時,部分承力構件出現了超出預期的形變和疲勞跡象!”
    “我們現有的高溫高強鈦合金和複合材料無法完全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其次是飛控係統,對舵麵的精準控製存在延遲和抖動。”
    “我們懷疑是精密伺服機構和相關芯片的加工精度不足導致。”
    他的話還沒說完。
    沈飛的負責人齊子豪立刻接上,似乎生怕落後半分。
    他知道馮鑒真和成飛關係頗深,於是也是連忙開口。
    “馮總師,我們‘潛龍’的原型機也已完成總裝!”
    “但是我們遇到的問題和成飛方麵類似。”
    “雙發發動機的葉片材料和加工精度限製了推重比的進一步提升。”
    “我們現在已經在研製扶搖3型發動機,但就是一直卡在材料和精度方麵。”
    “另外機載雷達的T/R組件成品率極低,性能不穩定.....”
    齊子豪的話音落下。
    方天為不滿的看了他一眼。
    但礙於在馮鑒真麵前,他沒有開口。
    馮鑒真聽著,下意識陷入了沉思。
    兩家的問題總結起來,其實都是一個問題!
    高端材料和超精密加工能力!
    他提供的設計思路和核心參數是超越時代的,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先進的圖紙需要同樣先進的工業基礎來實現。
    雖然龍國已經在材料科學和精密製造上加大了投入。
    但這不代表就能一蹴而就。
    這需要時間技術和經驗的積累。
    這不是靠幾份圖紙就能瞬間解決的。
    而是需要完整的產業鏈升級和技術工人隊伍的培養。
    於是,辦公室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兩家單位的專家們都眼巴巴地看著馮鑒真,等待著他的決斷。
    馮鑒真沉吟片刻,腦海中飛速閃過對策。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眾人,言語中已然有了幾分底氣。
    “你們遇到的問題在意料之中。”
    “這也是我們邁向更高階段必須跨越的障礙。”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你們不必氣餒,更不要互相埋怨。”
    “‘威龍’和‘潛龍’的設計方向都是正確的,你們的工作也卓有成效。”
    “原型機能造出來,本身就是巨大的勝利!”
    “關於材料和加工的問題....”
    馮鑒真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
    “交給總部來解決!”
    “你們現在的任務是繼續深化研發,完善子係統。”
    “同時進行力所能及的測試和數據分析,特別是氣動、結構和飛控的驗證。”
    “把問題摸透,把數據積累紮實。”
    說到這裏,他身體微微前傾,意味深長地看了兩人一眼。
    “保持競爭的同時更要有協同。”
    “有些通用的技術難題可以組織聯合攻關。”
    “你們的對手不是彼此,而是世界最頂尖的水平。”
    “是!總師!”
    兩位負責人聞言心中一凜。
    知道這是總師在提醒他們競爭要有分寸。
    不能陷入惡性競爭的極端。
    雖然他們心中仍有疑慮,但馮鑒真的保證就是最大的信心來源。
    既然馮總師說能解決,那就是能解決。
    想到此,他們隨即起身告辭,離開辦公室。
    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馮鑒真緩緩靠回椅背。
    他拿起鋼筆。
    在一張便簽上寫下了一些諸如“複合材料”、“精密機床”、“發動機葉片”等關鍵詞。
    “這些問題或許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解決的鑰匙了。”
    他低聲自語,目光中帶著一縷深思。
    與大毛國的新一輪技術接觸,他心中已有腹案。
    這些卡脖子的技術,正是可以用來交換的重點目標。
    而龍國龐大的市場和即將到來的能源合作,就是最好的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