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79章 獵鷹者!
字數:5608 加入書籤
馮鑒真的話語帶著強烈的說服力。
不少人麵色微變,心中已有猜測。
高原低空作戰,莫不成西南那邊....
在座的都是聰明人,意識至此神情嚴肅了幾分。
“我們未來的武裝直升機,必須具備以下關鍵能力。”
“第一是高原機動性,這代表發動機功率必須足夠,旋翼係統才能在稀薄空氣中提供足夠升力。”
“第二則是強大火力,我們配備的武器包括航炮、火箭彈、反坦克導彈乃至空對空導彈。”
“最後是高生存性,在關鍵部位要有裝甲防護,甚至考慮配備簡單的幹擾彈發射係統。”
“一句話,我們的目標是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
馮鑒真一邊說,一邊在白板上寫下了幾個關鍵的技術指標和要求。
台下專家們的眼神逐漸亮了起來。
他們都是行業內頂尖的人才,心中立馬就有了框架。
“總師,這個項目我們早就該上了!”
“高原環境對發動機和旋翼是極大的考驗,但也是我們實現技術超越的機會!”
一位負責旋翼技術的專家舉手投足間有些激動。
之前因為直升機的序列研發等級不高。
讓他一直感覺渾身才能沒有用武之地。
眼下見馮鑒真啟用武裝直升機項目。
他的心情頓時澎湃起來。
這時,另一位武器係統專家補充道。
“火力係統倒是我們可以整合現有的技術。”
“但需要針對直升機平台進行優化和減重。”
在此之後,會議氣氛瞬間熱烈起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紛紛就各自領域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發表看法。
馮鑒真滿意地看著這一幕。
他之所以將這個項目提升優先級。
正是因為預見到了西南方向潛在的威脅。
在那種特殊環境下。
一架優秀的武裝直升機,其作用比一架先進的戰鬥機更為直接和有效!
“好!”
馮鑒真壓下眾人的討論聲。
“項目代號暫定為.....”
馮鑒真沉吟一二,眼中寒光一閃。
“獵鷹者!”
隨後他看向一人。
“由張工牽頭,各係統抽調精幹力量參與。”
“是!總師!”
被點名的張工和其他專家齊聲應道,臉上充滿了幹勁。
會議結束後。
馮鑒真獨自留在會議室。
看著屏幕上定格的武裝直升機概念圖,思緒飄向遠方。
阿三的挑釁,武裝直升機的立項....這些都隻是眼前的棋步。
而美麗國在南部海域受挫後絕不會善罷甘休。
根據零星的情報顯示。
美麗國國內已經緊急上馬了數個針對性的武器研發項目。
從新一代的艦載防空係統到高速隱身戰機。
顯然是想與龍國展開一場全麵的軍備競賽!
“軍備競賽....”
馮鑒真輕輕敲著桌麵、
嘴角忽然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想用龐大的國防預算和科技優勢拖垮我們?”
“想法不錯,但是....”
一個靈感如同電光石火般在他腦海中閃現。
“你們不是想看看我們的底牌嗎?”
“不是想知道我們到底有多少先進裝備嗎?”
馮鑒真低聲自語。
“好啊,那我就舉辦一場‘盛會’,讓你們看個夠!”
他想到了後世那些規模宏大吸引全球目光的國際航展。
那不僅是展示國家航空工業成就的窗口。
更是開展軍事外交、甚至.....進行戰略忽悠的絕佳平台!
現在這個時間點主動舉辦一場高規格的航展。
向世界展示龍國“部分”的軍工成果。
這既可以提振國民士氣,吸引潛在合作夥伴。
更可以巧妙地釋放一些“煙霧彈”誤導對手的判斷。
從而在緊張的軍備競賽中。
為龍國爭取更多寶貴的時間和戰略主動權。
“就這麽辦!”
馮鑒真目光銳利,心中已然有了決斷。
一場名為“航展”,實為“戰忽”的大戲。
開始在他腦海中勾勒出清晰的輪廓。
他拿起筆迅速起草了一份文件。
標題名為《關於舉辦首屆“龍國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的命令》。
在文件最後簽上自己的名字後。
他喊來朱黎清將文件下發到‘鑄劍’工程負責行政的相關部門。
如今的他位高權重,這種級別的事情他一人就能決定。
接下來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
很快,簽發的關於舉辦航展的命令立馬被執行了。
“鑄劍”工程內部已然成立了工作組。
並且立馬製定了詳細的工作文件。
文件措辭簡潔,目標明確。
盡快遴選合適城市!
完成首屆龍國國際航展的籌備與舉辦工作。
命令通過“鑄劍”工程高效的行政係統迅速下發。
由於是馮總師親自下達的任務。
故負責具體執行此事的是工程總部下屬行政協調局的局長鄭國明。
這位年富力強以作風幹練著稱的幹部在接到文件的第一時間,便感到了肩膀上沉甸甸的壓力。
時間緊任務重。
關鍵是這選址牽動著太多方的神經。
在消息傳開的第一時間,就傳遍了國內數個有潛力有想法的中小城市。
尤其是那些沿海擁有較好基礎設施和開放姿態的城市。
聽到消息更是聞風而動。
“鑄劍”工程如今在龍國體製內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這已不僅僅是某個絕密的軍工研發計劃。
更是被高層屢次點名資源傾注。
甚至是主導未來十年龍國發展的核心國策!
由其主導的首次國際性航展,其象征意義和實際影響力不言而喻。
這不僅僅是展示幾件新式武器那麽簡單。
這將是龍國向全世界宣告科技崛起,展示綜合國力的窗口!
能夠承辦如此盛會對任何一座城市而言都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這意味著巨大的知名度提升,潛在的招商引資機會以及難以估量的政治資本。
一時間,鄭國明辦公室的電話幾乎被打爆。
各種打招呼,遞條子,甚至親自上門拜訪的城市代表絡繹不絕。
其中既有老牌的工業重鎮,也有新興的經濟特區。
更多的則是一些急於尋找發展突破口的沿海中小型城市。
如朱海,達利安,周山,清島等地,表現尤為積極。
競爭之激烈遠超鄭國明的預料。
他原本設想內部討論確定幾個候選城市再行磋商。
但眼下各方勢力交織,人情關係複雜,簡單的內部遴選已然無法服眾。
故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非議,也為了最大限度地體現公平和效率。
鄭國明當機立斷請示馮鑒真。
在得到馮鑒真盡快事畢批複後。
他決定召開一次小範圍的“航展承辦城市競標說明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