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15章 雪崩前夜!

字數:5565   加入書籤

A+A-


    會議結束後不久,
    東南海的最高決策如同中樞信號,迅速傳達到了龍國軍隊的神經末梢。
    龍國的戰爭機器在沉寂一年多後再次被徹底激活。
    並以一種更加驚人的效率開始全速運轉。
    龍國西南邊疆,蓉城軍區藏南軍分區。
    這裏的氣氛與京都的肅殺截然不同,帶著一種壓抑已久的沸騰。
    作為此次這場戰爭的東線主力。
    整個藏南軍分區早已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
    軍分區下轄的兩個山地輕型旅和一個重裝合成旅作為主力。
    其餘特戰旅,防空旅,炮兵旅,陸航旅和支援保障旅作為策應。
    雙方互補下構成了一個高度合成化的強大打擊集群。
    得益於“鑄劍”工程的優先列裝政策。
    即把合成化裝備優秀供應隨時可能發生衝突的邊防部隊。
    所以藏南軍分區成為了龍國軍隊現代化改革的標杆之一。
    此時此刻,整個營區內一片肅殺之氣。
    數萬人陸續開始集結,場麵十分宏大。
    某些執行特殊任務的精銳部隊裝備煥然一新。
    全新的高原作戰服加上頭盔和觀瞄設備。
    使得他們仿佛科幻小說中走出來的未來戰士。
    除去戰鬥人員之外,各種裝備陳列在隊列前方。
    放眼望去已然不再是那些老式裝備。
    而是清一色的龍式合成化裝備。
    高原荒漠數碼迷彩塗裝的“雪豹”主戰坦克和“雲中虎”輕型步戰車整齊列陣,粗壯的炮管直指蒼穹。
    隱藏在山體裏的機庫內。
    造型彪悍的“獵鷹者”武裝直升機和體型龐大的“山駝”重型運輸直升機若隱若現。
    這就是目前高度合成化的龍國邊防精銳!
    為了這一戰,他們忍耐了太久,也準備了太久!
    而在數百公裏外的西線。
    桂南軍區下轄的兩個輕型合成旅同樣厲兵秣馬。
    他們將以靈活的戰術策應東線主攻。
    像兩把鋒利的尖刀,直插敵人腹地。
    這一戰,總參謀長楊德誌被任命為本次戰役的前線總指揮。
    此刻正星夜兼程,趕往設在拉撒的前線指揮部。
    與此同時,京都,國防部部長辦公室。
    徐帥剛剛送走幾位負責後勤協調的將領。
    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
    馮鑒真坐在他對麵,神情平靜。
    但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徐帥眉頭微動。
    “徐帥,我請求帶一部分‘鑄劍’工程的技術團隊趕赴前線。”
    徐帥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看向馮鑒真。
    “你是擔心新裝備?”
    對此,馮鑒真沒有否認,點了點頭。
    徐帥當即安慰道。
    “新裝備雖然實裝不久,但經過朱日和多次極端環境測試,性能卓越。”
    馮鑒真微微皺眉。
    “我擔心在高壓環境下出現預料之外的技術問題,影響戰局。”
    “‘獵鷹者’的飛控邏輯在極端電磁環境下仍有微秒級延遲的風險。”
    “而‘山駝’的主減速器持續大功率輸出需要監控。”
    “合成旅的指揮數據鏈在複雜山地環境的抗幹擾能力也需要現場觀察。”
    “嚴格來說,這是咱們合成化部隊後的第一戰!”
    “紙上談兵終覺淺,如果我在一線,即便有問題也能立馬解決!”
    馮鑒真頓了頓,繼續道。
    “而且技術團隊在現場,可以對突發技術故障進行最快速度的研判和處置。”
    “甚至在必要時可以進行戰場應急改裝。”
    徐帥目光緊緊盯著馮鑒真,似乎在思索。
    他知道馮鑒真說得沒錯。
    上次和大毛國的對抗僅僅是初步合成化的部隊。
    由於有朱日和這塊磨刀石的存在。
    龍國部隊對合成化部隊的戰術和打法基本上已經形成了體係。
    但這並不代表著萬無一失。
    足足過了一分鍾。
    徐帥才長長吐出一口氣,做出了決斷。
    “好!我同意你去!”
    但他緊接著話鋒一轉,語氣變得無比嚴肅。
    “但是有一點!”
    “你的位置是指揮部,是技術保障中心,絕對不允許靠近一線交火區域!”
    “這是底線,沒有任何商量餘地!”
    “你的安全關係到的不隻是一場戰役的勝負,明白嗎?”
    馮鑒真迎著他的目光,鄭重地點了點頭。
    “明白,徐帥。”
    “我會待在後方指揮部。”
    “去吧,準備好就出發,時間不多了。”
    徐帥揮了揮手,語氣中帶著絲絲關切。
    馮鑒真點了點頭,轉身離開。
    望著他的背影,徐帥心中微微一歎。
    在他心中不僅視馮鑒真為國家未來的希望。
    更是將之視為自己的子侄輩。
    .....
    “鑄劍”工程總部,氣氛緊張而有序。
    馮鑒真返回之後便立刻召集了一個簡短的緊急會議。
    參會者都是各核心項目的負責人或頂尖專家。
    會議室內,馮鑒真言簡意賅。
    “我需要帶一個精幹的技術保障組,即刻前往西南邊疆。”
    即便沒有解釋原因,但在座的都是聰明人。
    從最近的風聲和馮鑒真的神態中,已然猜到了七八分。
    沒有人提出異議。
    隻有迅速而高效的響應。
    在經過一番討論後,馮鑒真望著定下的名單,緩緩開口。
    “劉工,‘獵鷹者’團隊你親自帶隊,挑最得力的飛控、火控、發動機專家。”
    “周工,‘山駝’團隊同樣,主減速器和傳動係統是關鍵。”
    “王工,你帶人負責陸軍合成裝備數據鏈和電子對抗模塊。”
    “李工,特種材料與戰場應急維修小組.....”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確。
    被點到名的人立刻起身領命,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他們深知這不僅是一次技術保障任務。
    更是對他們心血結晶的最終極檢驗。
    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
    一支由三十餘名頂尖專家組成的“鑄劍”前線技術保障組便已集結完畢。
    所需的檢測設備,各種備用核心零部件和專用工具等也迅速裝車。
    伴隨著深沉的夜色,
    車隊即將出發,直奔郊外的軍用機場。
    那裏有一架軍方運輸機正在待命。
    馮鑒真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做最後的準備。
    他的目光掃過整潔的桌麵,略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想到了什麽。
    他走到桌前拿起鋼筆,撕下一張信紙,隨後快速書寫起來。
    字跡一如既往地沉穩有力。
    寫完後他將信紙仔細折好,裝入一個普通的信封。
    沒有署名,隻是輕輕放在了辦公桌顯眼的位置。
    做完這一切後,他不再猶豫。
    轉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軍大衣,大步走出了辦公室。
    最終融入了門外肅立的隊伍之中。
    車隊在夜色中悄然駛出“鑄劍”工程總部,直奔機場。
    .........